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认知现状调查
——以“一带一路”信息传播为中心
2018-06-30胡梦齐朱梦克
胡梦齐 韩 斌 朱梦克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1993年,美国媒介认知领域的学者在媒介认知能力全国领导会议上提出了媒介认知能力的概念,即“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从这一概念可知,媒介认知能力是一种关于信息、媒介、意义的能力,其具体表现在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意义解读的能力和对媒介信息进行适当传播的能力。
关于媒介认知能力的研究虽起源于西方,但国内目前已经展开了媒介认知及媒介认知能力的研究。蔡骐在《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中对媒介认知能力运动的源起进行了梳理,并对美国媒介认知能力运动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概述了西方的媒介认知能力教育情况。[1]戴朝阳在《媒介认知论》中从媒介符号的使用、媒介参与者的地位、媒介认知系统的构成等方面对媒介认知进行了探讨,提出“媒介认知是稳定的,但也需要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认知稳定,媒介人才能在符号通道中与受众沟通,发展媒介才有生命力”的观点。[2]将对象范围缩小至大学生群体,吕尚彬等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期待四个方面进行了全国的问卷调查。[3]姜红通过对合肥地区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并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头脑清醒、找到有用信息、进行独立思考、获得健康成长。[4]董莹洁提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动机是学习和获取信息,同时娱乐、关注公共事务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对传统媒体比较信任。同时,她也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5]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媒介认知领域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加以论述,鲜有结合具体的传播事例加以分析的,因此其结论和建议略显空泛。同时,对于大学生媒介认知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存在研究偏向,不够全面。我们认为媒介认知能力是具象的,它必须依附于某一传播实践才能被描述,而且媒介认知能力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全面研究。本文着重将具体的传播实践、大学生群体和媒介认知能力三者相结合,将媒介认知能力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内容,力图呈现具体传播实践中特定人群的媒介认知能力全貌。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人群覆盖安徽省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主要通过问卷星在线测评系统发放问卷,共回收500份问卷。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删除无效问卷(跳过)0份,剩余500份数据。本文以这500份问卷为数据源展开数据分析。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用美国媒介认知领域所提出的媒介认知能力的概念,以“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来考察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认知能力。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国家级顶层设计,其传播力度十分强势。在信息时代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的忠实拥趸,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学习发展都与新媒体息息相关。那么,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了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认知能力呢?笔者选择大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就是想要探究在渠道多样、纷繁复杂、真假难分、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究竟该如何正确理解、分析、辨别,乃至作出适当的反应,尤其是对于“一带一路”这样的传播实践,大学生在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这4个阶段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2017年以来,安徽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截至2017年4月29日,全国31个省2017年一季度GDP排名出炉,安徽省GDP增速排名前十,位列第九。[6]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文化底蕴还是经济现状来看,安徽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选取安徽地区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笔者目前在安徽大学读书,发放问卷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综上考量,本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共16题,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和传播4个部分。对调查问卷进行内容编码后,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4.0统计处理,得出本研究的量化调查数据并进行交叉分析和对应分析。
三、研究发现
(一)基本信息描述
在这500份问卷中,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4.6%和35.4%。大一学生的人数最多,超过了总量的一半,为52.6%;大二学生为18.4%;大三和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数持平,为11.8%;大四学生所占比例最少,仅为总数的5.4%。在政治面貌方面,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均是共青团员,比重达91.8%,群众和党员分别占2.2%和6%。专业分布上,文科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70%,其余30%分布于理科、工科和其他专业,且比例相当,其中理科占8.4%,工科占15%,其他专业达6.6%。
(二)获取:新媒体的火热与主流媒体的强势宣传
20世纪90年代,人类就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且目前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受所处时代的影响,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条件下,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对于不断接触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更是如此。当被问及“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一带一路’相关信息?”时,有86.68%的大学生偏向于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从主流媒体电视上获取信息的占82.79%,值得一提的是,有64.34%的学生是从课堂上获得“一带一路”信息的,所占比例超过六成,而通过书籍杂志(42.21%)、日常交流(34.22%)、报纸(29.1%)、广播(19.47%)和“一带一路”专题讲座(10.45%)这些渠道获得信息的比例较少。综合图1,通过电视获取“一带一路”相关信息的学生细分至具体平台,多数是从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了解相关知识,占总体的72.4%,说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信息的传播十分强势;仅有9.6%的大学生选择了安徽日报等地方媒体,所占比例最低,说明地方媒体对“一带一路”信息的宣传力度较弱。此外,在新闻APP、门户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上获得该信息的比例也相当大,均超过了总体的50%。
图1
(三)分析评价:浅层认知与国家视角
当问及“您听说过‘一带一路’建设吗?”一题时,仅有2.4%的大学生选择没有听说过,97.6%的人听说过。而具体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它的全称、提出者、路线图、沿途经过多少个国家时,回答正确的比例却不容乐观。其中,关于“一带一路”全称的具体描述,500名大学生中仅有187名大学生选择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经济带”这一正确选项,仅占总体的37.4%。“一带一路”的提出者这一题回答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毛泽东(1.4%)、邓小平(12%)和胡锦涛(8%),该题错误率达27%。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路线图的了解情况,有55.6%的大学生表示曾经看过,“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仅占总体的2.8%和20.6%,二者总和还未达到整体的三分之一,不知道的占21%。“‘一带一路’沿途经过多少个国家?”这一题,选择“大约40个”的人数仅占24.4%,甚至不超过整体的四分之一。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得知,大学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程度仅停留在表层,对“一带一路”相关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您觉得国家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题中,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已有的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选择最多的两个选项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和“促进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二者均超过了整体的80%。其中,“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这一原因的认可度最低,占整体的46.4%。被调查者在选择“一带一路”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时,有44.8%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带一路’开创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这一项,有30%的大学生选择“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项。而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旅行、就业、创业和留学等选项的比例少之又少,总和不到整体的10%。可见,大学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以国家视角为主导,而对于一个国家政策对个体生活实践的影响并不关心。此外,对“一带一路”政策的总体评价,有67.8%的大学生评价“一带一路”政策很好,为国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认为还行,解决一些问题的占27.4%;认为不太好,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不大的占4.8%。同样反映了以上提到的问题。
(四)传播:意愿低与被“规避”
关于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信息的传播,有66.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丰富媒体报道的形式,采用时下比较流行的方式进行解读。有65.2%的大学生认为媒体在报道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报道主题要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53%的人认为消息来源要有权威性,报道内容要客观真实,选择增加新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报道数量(37.6%)、语言表达上要轻松幽默(35.2%)、报道对象要涵盖社会各界人士(34.2%)的比例较少。可见,大学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存在国家视角与媒体报道的呈现方式及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在媒体宏观性报道的影响下产生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认识,不过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大学生也十分渴望了解“一带一路”在微观层面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图2
图3
关于个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信息的传播,有50%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分享过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信息,45.4%的人偶尔分享,仅有4.6%的大学生经常分享。在分享方式上,有57.58%的大学生选择与人交流和探讨,所占比重最大;21.97%的人仅转发“一带一路”的相关信息至微博、微信平台;转发至QQ群和微信群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少(9.85%);转发并评论分析“一带一路”相关文章的也只有10.61%,说明大学生不喜欢在线上交流“一带一路”,更不愿意将此类信息转发至个人的社交平台。此类话题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规避。但一旦他们去分享相关内容,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去确认信息的准确性(74.24%),只有25.76%的人不会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四、结语
从大学生对“一带一路”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政策类信息的媒介认知能力较弱。在媒介信息的获取方面,大学生受主流媒体强势宣传的影响,习惯于通过新媒体获得“一带一路”相关信息的同时,也会从传统媒体中被动接收一些此类信息。在媒介信息的分析和评价方面,大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一带一路”的具体信息,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并且大学生很容易受媒体传播的影响,在看待“一带一路”问题时,倾向于与媒介话语保持一致,呈现出以国家视角仰望的姿态。在媒介信息的传播方面,大学生分享“一带一路”相关信息的意愿比较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规避对此类话题的探讨。
人们通过媒介获得信息,通过信息进行交往,通过交往得以融合、共生,从而形成社会整体。所以,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其中的个体能够对媒介提供的信息产生正确的理解并作出恰当的反应,是这个社会得以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媒介认知能力更要进一步提升。
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首先,从媒体角度出发,传统媒体在报道国家政策时,要丰富报道的形式,采用时下比较流行的方式进行解读;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报道主题要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要增加新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数量,在内容上具有贴近性的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以及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其次,学校要加强“一带一路”信息的教育和普及,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于时政类信息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其媒介意识,改善其媒介使用习惯。最后,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媒介认知能力建设,不仅要能全面获取各种信息,还要提升对所获取的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将信息内化,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信息,并将信息传播出去,减少误读、误传。
[1]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1(5):56-61.
[2]戴朝阳.媒介认知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47.
[3]吕尚彬,方苏,胡新桥.大学生媒介认知调查分析[J].当代传播,2009(5):36-40.
[4]姜红,朱静.合肥地区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调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5-9.
[5]董莹洁,刘冉,刘锐桦,周肖迪,姚珺.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动机及其媒介认知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9):156-158.
[6]31省市一季度GDP增速:上海与全国持平,辽宁首现负增长[DB/OL].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5240,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