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
2018-02-20夏玉汉
夏玉汉
( 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十九大报告出现与人民相关的词汇多达203处,同时也确立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对于新时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动人民群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使人民群众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广阔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蕴
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开启社会历史发展研究之门的“钥匙”,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发动机”,因而人民性深深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处,也熔铸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始终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的本质特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是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指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从实践主体、奋斗目标和价值评价上做到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奋斗目标、发展进路和价值评价的有机统一。一个理论是否具有人民性,不是看它是否贴上人民的“标签”,而是要看它是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从实践主体、奋斗目标和价值评价上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宗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的理论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定了动力基础。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就是尊重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就是人民群众实践力量的自然彰显。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历史任务。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来看,中国共产党人无疑是把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目标,从服务个人和国家的层面上凸显了人民性。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在各项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性纳入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唯物辩证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的方法论武器以来,人民性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苏联因失掉了人民的拥护而解体,中国共产党因人民拥护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底色,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关系,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和主要推动者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因而,如何在新时代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所需、达成人民群众的所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人民性特质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新实践的发展需求,依据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如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新需要的关切,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利益和成果共享的关切和新时代新青年成长成才的关切凸显着新思想人民性的时代意蕴。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彰显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深深地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与担当,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初心是前行的动力,决定着我们能走多远,使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决定我们要怎么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表征着党把人民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遵循和基本方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聚了人民力量,汇聚了前行动力,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伟大光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怀揣着这样一颗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初心”,正因为这样一颗“初心”,中国共产党人才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灌注一腔热血,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带领下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一,关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种种表征,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信心和决心,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然超越单纯以物质为内容的生存需要,而更多地是精神层面和自我价值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努力的方向。其二,关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处理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重点的治国理政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体系的健全促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关注人民群众的发展性需求,以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为人民谋幸福的赤诚初心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彰显着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内蕴在它的历史任务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四个伟大”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是自觉承担自己的历史任务: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民族独立,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人民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忘初心是为了更好地牢记使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落实到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上来,要贯彻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这个总任务始终是围绕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这个初心来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提升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必将高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旗,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在物质生产上得到保证,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才更加健康和向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推动新实践的发展,彰显着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三、在新发展理念和科学规划中实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只有靠发展才能彰显,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只有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和新的科学规划中才能实现。因而,新时代要以新思想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要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凸显新思想的人民性,以新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规划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执政者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P30)没有发展,人民性就无从谈起,以人民为中心也将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话,制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并把它融入到新发展理念之中,具体到科学发展规划中,落实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以发展促进新思想人民性的落地生根。
其一,新发展理念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方式,为新思想人民性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邓小平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3](P137)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才有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有可能实现。长期以来,经过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从“发展就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许多发展经验,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发展理念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汲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人民的力量带动发展、以更好的发展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的发展经验,是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新时代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是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发展与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变革与创新的新引擎,它通过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能。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不仅强调要把“蛋糕”做大,而且强调把“蛋糕”分好,也就是不仅强调人民群众的共商共建,更加强调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形成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分配格局。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既是社会发展宏观意义上的指挥棒,又是助力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内驱力,为通过发展贯彻新思想的人民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二,新的科学发展规划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新思想人民性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科学认识和科学规划的精准把握,把人民对发展的期待转化为科学的顶层设计,使得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落到了实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和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时代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的奋力追求,希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摆脱落后生产力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困扰。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规划和接力奋斗,中华民族步入了强起来的时代,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领人民开创新的幸福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规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了“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这一规划和安排把党的历史任务具体化为科学的、务实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规划,为新时代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竖起了伟大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的战略安排,既考虑到了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的实现,又兼顾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能力,必将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篇章。
其三,新的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举措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生活实际的价值关切,为新思想人民性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四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的获得感源自于改革的红利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直接相关的,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和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本途径。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的共同富裕和解决中国当前民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精准扶贫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卫生、社会保障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体系越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P36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标和实现手段的人民性。
四、在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实践过程中保证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以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为行动导向,因而它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人民性的政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取得的一次次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拥护中实现的。因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作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新时代党的坚定的政治立场的鲜明体现,也是党的人民性价值诉求的深刻表达,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深深地根植于人民性之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贯彻新思想人民性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原则,也是彰显新时代新思想人民性,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新时代新实践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我们必然在新实践中面临新问题和新困难,因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新实践的理论指导,用这一理论武器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特质,但这种特质的现实性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基础上的。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后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智慧和力量之源,中国发生的一次次革命性变革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的结果。新时代中国人民面临着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了科学的回答。因而全党、全体人民要进行一次思想上、理论上、观念上的大学习和大转变,与时俱进,紧紧把握“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锤炼而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为人民谋出路、谋发展、谋幸福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攻坚克难,既要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谋定大局,也要为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做好规划。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不断健全,党员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从严治党的路上不断加强,党员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矫正了不正之风、惩治了违法乱纪,为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形象。过去五年“打虎、拍蝇、猎狐”式的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呼和强烈支持,党内“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不断增强,一个纪律严明、风清气正、为民服务的政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还凸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之中,依靠制度优势和法治保障维护新时代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性纳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制度建设范畴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依法治国的深刻实践之中,发挥长期形成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优势,以坚强领导、制度优势和法治保障形成贯彻新思想的时代合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是新时代新实践的法治保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处理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形成的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有力武器,因而新时代继续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新思想的人民性实现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彰显、人民群众的权利能够得到尊重,人民的生产生活也能够有序展开。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显现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过程中,大到关系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小到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厕所革命”,都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的生动体现,这种实践就是新时代新思想人民性实现的根本保证。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和倡导新时代新思想的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中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遵循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走向的价值期待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6次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中国人民在强起来的新时代条件下积极承担人类发展历史责任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基本方略,站在人类命运和全球发展的高度,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人类的和平梦与全球的发展梦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彰显中国人民承担世界的道义和责任的理论光辉和实践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的发展也必将推动世界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新时代中国人民应当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性的大党的带领下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积极扩大中国的外交朋友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新格局;积极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与共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等。面对全球治理面临着的中东之乱、欧美日困、日韩渐衰背后的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环境问题、金融风险等全球治理问题,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正在发生新变革、能为世界提供新智慧和新方案的中国。同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证明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功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发展经验的可行性,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优于资本主义的,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成了中国人民从被孤立到逐步开放,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战略为人类社会构想了全新的和平与发展的前景,因而是真正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发展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世界人民的支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深知闭关锁国给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带来的危害,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经验永不过时,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会走回头路。中国的发展不是封闭性的发展,而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基础上不断向世界先进文明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不同形式的围堵和形式各异的和平演变不可能阻止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发展进步和友好交流。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是面向世界的,世界人民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顺乎世界发展之大势,为世界共商、共建和共享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奇迹”的赞誉和支持。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在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地创造、创新和创生的,因而中国的发展在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统一于中国和世界人民进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实践之中,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在诸多理论内容和理论逻辑上闪耀着人民性思想的光辉。[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长期扎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的结果,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实践底蕴,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创新性地发展。要精准理解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牢牢把握党的“初心”和“使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为新思想人民性实现的现实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党性作为新思想人民性的政治保证,以构建人民共同体作为倡导和传播新思想人民性的人类命运的世界担当和时代责任,在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中深入贯彻新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战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世界人民的支持,也能够创造出新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