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认识论思想重要论述探析

2018-02-20崔治忠

学术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

崔治忠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不管是在地方担任领导工作,还是担任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聚焦治国理政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和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强调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依靠调查研究掌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深入把握各种问题和挑战出现的原因、内在本质以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做到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有机统一。这些重要论述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蕴涵着习近平在认识论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

一、加强理论学习,解决“本领恐慌”

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获得知识的一般规律。通常,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两种。由于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重要性的看法不同,自古希腊以来,认识论就分为经验主义认识论和理性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肯定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对人类认识活动作出了科学描述。从获取渠道来分,知识可以分为直接知识和习得知识。前者是认识主体在实践活动当中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获得并由实践检验为真的知识,后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对个体来说,理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而直接知识的获得是干好工作和开拓创新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非常重视理论学习,提出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他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及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习实践观。[1]习近平之所以重视理论学习,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成功经验。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成功转变为执政党,从一个主要从事革命斗争的党成功转变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党,从组织人民开展国内革命斗争的党成功转变为处理各种国内国际复杂关系的世界性大党。这些重大转变都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指出,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会掀起理论学习的热潮,不断增强驾驭局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理论学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邓小平曾经指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问题要比没有发展起来时更多。而要认识和解决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就迫切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习近平明确指出,面对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存在的风险考验,许多党员存在“本领恐慌”。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知识不够、本领不足的危机意识,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增强干好工作的本领。最后,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创业干事能力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习近平做了一个形象对比,在农耕社会,一个人读几本书就可以受用一生;在工业社会,一个人要读十几年书才能够用一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反之,如果不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不自觉提高各方面知识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就无法在激烈的党内外和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2](P403)

加强理论学习,必须要明确学习内容。习近平讲,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首先,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为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解释,而且致力于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为止它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3]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党内有更多的同志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战斗力将会得到极大提高。[4](P533)习近平非常认同毛泽东的观点,认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要任务。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科学方法指导工作,以崇高的价值目标引导行动。其次,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史国史。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作出决策和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熟练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政治性,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掌握党和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能为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提供有益借鉴。再次,要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塑造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结构,又要结合工作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最后,要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学习文学知识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写作和发言的感染力,有助于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借鉴吸收蕴含于其中的思想精华,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外国历史和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进一步拓宽理论视野,增强开放发展的主动意识。习近平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P406)

习近平指出,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加强理论学习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如果不坚持正确学习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东西,反而容易被各种错误思潮和天花乱坠的空洞说辞左右。他强调,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衡量辨别各种信息,选择真正的知识和科学理论。其次,要进行多维度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不断夯实理想信念,而且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所在专业的行家里手;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掌握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向实践学习,掌握所在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向专家学者学习,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且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次,要带着问题学、有目的地学。[5]习近平指出,问题是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解决突出问题是打开工作局面的重要突破口。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明确学习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肤浅学习;要开展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在乐于接受新知识的同时,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新知识,进一步明确新知识得以成立的领域、范围和条件,要杜绝无限夸大真理绝对性的教条主义做法。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习近平要求学习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学习掌握矛盾运动规律,积极面对和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最后,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坚持不懈地学习。习近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少一些无谓的应酬,多一些学习和思考,每天挤点时间读读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6](P41)当大家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时,要我学就转变为我要学,学一阵就转变为学一生。习近平指出,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广大党员干部就能干一行精一行。[7](P296)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就必须通过学习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但只重视理论学习或仅凭理论知识,是无法干好工作的,甚至有可能沦为“纸上谈兵”和“虚谈废务”。因此,习近平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指出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

二、依靠调查研究,掌握事实真相和全貌

理论知识的获取既可以通过学习,也可以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提炼概括。相比之下,关于事物的感性知识就只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活动来获得。对于广大党政干部来说,在工作当中获取感性知识的根本途径就是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的知识既包括感性知识,也包括理论知识。只不过这里的理论知识或者是认识主体从感性知识当中抽象而来的,或者是容纳感性知识之后的具体的理论知识。从实践哲学的维度来看,感性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间环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备要素。

习近平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并进一步把调查研究视为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调查研究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首先,调查研究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我们党来自人民,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就需要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现在过得怎么样,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期待什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8](P70)我国城乡行业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现实需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次,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要前提。陈云同志曾经讲,领导干部要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放在调查研究上,只要把实际情况掌握好了,最后的决策只需要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9](P189)习近平高度认同陈云的观点,指出正确的决策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坐在屋子里面凭空想出来的,而只能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他要求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和会议室,走进车间码头、田间地头,通过“交换、比较、反复”的认识过程,得到真实可信的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6](P15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这些战略部署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深入了解各自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靠的实施方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例,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查明情况、摸清底数,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具体特点的实施方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最后,调查研究是提高党政干部认识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手段。党政干部认识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看他们拥有什么样的学历学位,而是要看他们能不能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所在行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能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调查结论有机结合起来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因此,党政干部要提高认识能力和领导水平,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进群众中间,深入生产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查找发展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获得三种知识。首先,掌握事实真相和全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调查的对象不是类似梨子的味道、花朵的颜色等简单易判断的事物,而往往是具有复杂利益关系、真假是非对错难以辨明的突出问题。要获得这些突出问题的真相和全貌,只能深入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搞清楚问题现在所处的状态,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通过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走访群众搞清楚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突发事件,更需要相关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事件的真相和全貌,牢牢把握应对事件的主动权。对于复杂问题,要会同有关部门集体开展调查研究,从不同学科和行业的角度掌握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其次,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仅仅了解问题的真相和全貌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真相和全貌是生动具体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发展的趋势有多种可能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做好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工作,透过生动具体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在诸多原因当中找到主要原因及其主要方面,在多种发展可能性中明确问题发展的基本走向。同时,要积极预测影响问题发生质变的偶然因素,做好应急预案。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认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要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在全面掌握问题真相和本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思路和方案初步制定出来之后,还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

调查研究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活动,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的认识活动。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原则。首先,调查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指出,在党和国家层面,调查研究要围绕五类问题展开:一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点问题。例如,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问题。二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三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例如,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规范的问题,党内残留的“四风”问题以及极少数党员干部顶风违纪贪污腐化的问题等。四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例如,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问题,如何处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的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等。五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例如,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等。对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来说,同样需要针对突出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其次,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系统。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并不是一看就知道的,很多时候,需要多角度调查、反复调查。既要调查机关单位,又要调查基层一线;既要解剖典型,又要调查全局;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7](P290)再次,调查研究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调查研究的根本要求。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就要求领导干部有一说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调查研究,又要到问题和矛盾比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既要了解正面积极的情况,又要客观面对存在的问题,使调查得到的数据准确全面,使调查基础上形成的意见和结论符合实际情况。最后,调查研究要制度化规范化。鉴于调查研究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要求必须把调查研究制度化经常化。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诊断,我们党也制定了一系列开展调查研究的制度。习近平要求在用好这些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先调查后决策的体制机制,把调查研究融入决策的全过程。此外,他还要求领导干部拿出一定时间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深化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展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运用理论知识制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如果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调查研究就只能提供零散的感性知识,无法形成有深度的结论。因此,只有把理论知识和调查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实情、认识本质、取得实效,理论知识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还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深化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从本质上讲,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毛泽东讲“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当中探求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实事”和“事实”的区别看起来只是两个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实际上,两个词的含义是不同的。有学者将“实事求是”当中的“实事”解释为事实,认为实事是外在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事实则是人们认识到的外在事物的实际情况。[10]笔者认为,这种区分是有必要的,但对事实的理解还比较狭窄。金岳霖认为,事实是由意念所接受的所与,事实没有真假之分。在认识论当中,事实是关于客观事物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11](P301)相对于抽象普遍的客观规律,事实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正因为如此,才要从事实当中探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并不局限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而是贯穿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整个过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和国家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大家正在做的工作出发,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因此,将“实事求是”当中的“实事”理解为实践就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也更加符合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而且是一种认识活动。作为认识活动,实事求是具有三层含义。首先,探究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和规律。这也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的解释。探究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离不开理论学习,但不能唯书本是从,更不能脱离实际主观臆测。正是为了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毛泽东才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认识方法。如上所述,认识主体只能从关于客观事物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即事实当中分析归纳事物的内部联系。因此,事实是真理的依据。[12](P43)实事求是是复杂的认识活动,要从诸多事实当中找到客观规律就要求认识主体既要拥有充足的理论准备,又要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既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又要运用其他科学思维方法;既要坚持严格的探究程序,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此同时,实事求是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是因为认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上升过程,再加上客观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把实事求是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依靠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假。从事实当中探究出来的内容是不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3](P500)对于如何衡量认识结果的真假,哲学家们提出了符合论、融贯论、效用论等观点。但是,由于脱离人类的实践活动,符合论无法提供验证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是否符合的平台,因而只能蜕变为融贯论。同样,不借助于实践活动,融贯论也无法彻底区分科学理论和神话故事。效用论把是否有用和能否实现目标作为衡量认识真假的标准,直观来看,这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相一致。实际上,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效用论把真归结为有用,但事实上,真的不一定有用,假的不一定无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符合论,维护了真理的客观性。坚持实践标准是实事求是的题中应有之意。对于某一类事实,可以提出多种理论进行解释,那么,哪一种理论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真理呢?逻辑证明和理论论证有助于理论真假的检验,但不是根本性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只能是实践活动。最后,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随着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将会向具有绝地性的真理转化,这就需要不断发展真理。直观来看,发展真理或者表现为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或者表现为新的更为完善的理论代替陈旧的有缺陷的理论。但从根本上来说,发展真理是建立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之上的,是满足不断发展的实践的需要的产物,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来实现的。

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从以下四个方面坚持好实事求是。首先,深入实际,不断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而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一方面需要充分掌握事物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需要透过零乱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习近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时之需,而要持之以恒,并随着事物变化因时而变,不断探求变化了的事物蕴涵的规律。其次,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内在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定方针政策、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坚持实事求是就需要把握基本国情当中还没有改变的本质和已经发生变化的因素,既不能因为国情发生了一些变化而提出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基本国情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应该立足不断变化的国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再次,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求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光明磊落,敢于坚持事实真相,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同时,要勇于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失误,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各种批评意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真理。最后,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4]当前,党和国家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整体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这就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给出解答。同时,我们也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新鲜经验,探索新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8](P696~697)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论述不是对认识活动和知识理论进行纯粹学术研究的理论产物,而是围绕治国理政这一具体实践对认识活动的理性思考。如果说哲学层面的认识论是理论认识论的话,那么,习近平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论述就是实践认识论。这是因为习近平关于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开展实践活动是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调查研究是掌握实际情况和制定工作方案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