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2018-02-18孙丽
孙丽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精当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使教学的进程得到及时的调控,而且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发展。本文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与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以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59-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下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功能
在教学的各个实施阶段,问题的提出起着不同作用,但教学中设计的问题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课程引入阶段,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甜甜的泥土》中“泥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泥土怎么会是甜甜的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被激发了,想一探事情的究竟,从而就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在初读课文阶段,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课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教学中的提问“课文开头所说的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出现在哪里?”“这个背影为什么令作者如此感动?”通过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确定了思维的方向。
在细读课文阶段,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主体,实现文章的教学目标。如《父母的心》教学中的提问“财主夫人提出了领养孩子的要求,并开出了优越的条件,如果贫穷父母一开始就加以拒绝,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的爱子之心?”通过问题的解答,完成了教学目标中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教学目标。
在总结阶段,提问的目的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应通过总结性提问,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从中了解知识重点、难点,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如《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教学总结提问“西双版纳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再如《蓝蓝的威尼斯》的总结提问“课文标题比较特别,不说‘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你认为好在哪里?”学生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能将课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检测出学习效果。
二、提问要有鲜明的针对性,紧扣重点
每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设计都必须建立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教学目标提出。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教学重点是“理解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学生通读课文后,可以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因此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文章主题。为了突破重点,我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找出有关孔乙己断腿前和断腿后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说说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②断腿前和断腿后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反映了孔乙己遭遇的悲惨,也突现了他迂腐的性格特征。那么造成人物如此性格和下场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挖掘小说的主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可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媚上欺下”“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要有思维的发散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这样既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時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石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石榴”的精神品质可以与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这样去问,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
总之,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脚手架。教师要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将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扣住教材,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