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对策
2018-02-18何振辉
何振辉
【摘要】 初中生处于重要的可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都逐步成型,同时,对待社会和世界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处于求知、求真的发展时期。中学时期同样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期,是奠定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期。新课改后,教育部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课业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其核心素养和学科综合素养,结合学科教育培养思维力和创新力。初中语文是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既承载着教授学生母语知识的重要任务,也需要培养学生相关素养,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综合素质人才。创新力是人才实践的基础,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挑战。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现状、教学价值,就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等课题展开了研讨。
【关键词】 学科教育 创新素养 理论搭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108-01
0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科教育的意义不只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社会竞争中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当前社会信息爆炸,多种渠道的信息层出不穷,人才竞争也愈演愈烈。要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出直面竞争的能力,还需要从各个教学阶段入手,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实践证明,社会对于人才的创新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甚高,教师也应当将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语文学科是培养中学生素养的基础课程之一,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责任。同时,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融合发展,是保证其他课程水平的基础保障。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识的重要举措,创新力是思维和实践的综合,也是帮助学生更好解决问题的必要素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文学艺术的启迪和熏陶,能够引导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2.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已经趋于完善,但并非尽美,仍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新课改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更先进、教学模式更多元、师生交流更深入,但依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在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我国大部分语文教学都围绕着升学和考试,可以说是“带着镣铐跳舞”。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教学计划尽可能从应试教育中剥离出来,或者说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部分处置语文教师对待新课改的认识不充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也不明确,在开展创新教学时力不从心,使得教学改革流于表面,学生不能获得自主学习、创新思考的快乐,也就很难培养出创新思维。
3.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3.1兴趣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不断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注点,通过信息导入、情境创设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共鸣。初中生对自身个性有较大的发掘热情,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联想,再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知识的学习。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导入课文内容的背后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积累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后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中段,为学生导入作者的其他作品,或教材同时期作品阅读等,让学生有更多知识比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教材内容。还可以将教材上的作品先提炼为故事,或结合相关作品提炼小故事,在课前为学生讲述,在营造了一定的学习气氛后,再展开教学活动也能够事半功倍。多种资源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打开思想创造的大门,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可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2问题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情感变化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多深入浅出,初中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在理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很難凭借自己的能力吃透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刻画教材上的情境,或通过表演、还原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构想,鼓励学生大胆求知、不断质疑,在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学而不思则敏,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考、质疑才能够形成创新型的精神,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初中语文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全文大意,分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在学生思考“大约”和“的确”两个词的差异时,就会逐渐找出文章隐含的主旨,在思考、重构文章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出自身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3深入思考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相较于小学,已经有了独立思考和纵览全局的能力,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大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思维更加辩证,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能越落到实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丰富联想。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再创造,通过内容新编、仿写等练习手段,激发学生潜力。也可以通过更多艺术形式,如相关的艺术作品等,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国画作品,让学生对石拱桥的外观有明确的认识,让后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相同的写作手法更灵动的表现一个常见的事物。并且大胆想象,让学生从工匠、设计者、游人的角度来剖析石拱桥对于不同人的精神价值,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参 考 文 献 ]
[1]刘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7,(15):258-259.
[2]朱丽.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7,(04):136.
[3]吴步健.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9).
[4]刘小盼.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