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教学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2018-02-18刘欧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机会情境

刘欧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只限于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

关键词:情境;机会;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46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只局限于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果仅仅以教为中心、以教案为本、围绕教材学习,也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课堂气氛就会沉闷。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就是:天真活泼,爱说爱动。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实现新课标下七年级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目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中小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教学内容时,力求通俗、有趣、形象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学生能否学好一堂课的关键。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教材的表述却不如语文那么丰富,这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采取挤压、灌输的教学方法,强迫学生学习,而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把握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自主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自己挖掘问题,自主学习。

如在《字母表示数》的教授中,笔者是这样引入的:先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年龄。笔者的要求是:将年龄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说出结果。笔者就可以一口说出他的年龄。学生觉得很好奇,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教师怎么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呢?有位同学说:“你是我们的班主任,你当然很了解我们。”于是,笔者就让他用他父亲的年龄来算,说出结果。笔者也能一口就说出他父亲的年龄。这下学生的兴趣更高了。笔者乘机“卖关子”,问:“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学生都说:“想”。接着,笔者说学了本章内容后你也就有了这样的“特异功能”了。这样,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主动积极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的需要。

二、创造机会,营造合作交流氛围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是教学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尽量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创造“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使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合作学习,增加了信息交流量。笔者发现,学生渴望被同伴认可,一次认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学生产生自信。

笔者在《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在班级采取了“五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五人”中,一人是组长,四人是组员。授课时,笔者设计如下探究活动。

1. 引导学生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

(1)每个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

(2)将自己得到的平面图形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并说明各自的不同剪法。

(3)先请一组学生将他们的展开图画到黑板上,其他小组有不同的展开图的上讲台来补充。

2. 你能设法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吗?得到的学生请上台演示。

3. 反之,怎样的平面图形(六个正方形相连的图形)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呢?如图所示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试折叠一下,并进行小组交流。

首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找出问题,再独立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最后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在组内与学生互相帮助、合作探索,共同解决问题,一起体验交流的喜悦。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

三、留足空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一样,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留足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想象就能张开翅膀,在学习的领空遨游。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七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除给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和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外,还要把学习与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解决。比如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过程中,笔者有这样的设计:

1. 日历中横行相邻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的关系吗?竖行三个数呢?斜对角的三个数呢?

2. 阴影方框中的9个数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3. 这个关系对其他方框成立吗?用代数式怎么表示?

4. 這个关系对所有的月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讨论得也很激烈。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也许花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反映了课堂上问题意识的延续性、后继性。最活跃、最便于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状态,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让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间增强了交流、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使用数学的意识。这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形式的转变意义深远,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五中学校    563000)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机会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没机会下手
成长的机会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