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018-02-14刘文娟
刘文娟
【摘要】 由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调整,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能力的提高,班级中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焦虑和烦躁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及高中生活,因此,教师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帮助这些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困生;数学能力
“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数学的畏惧、焦虑,数学在学困生的心理就是“难不可攀”.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数学的重视,考好数学就意味着考试“成功了一半”.学困生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教师应给予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一、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知识面更广、容量更大、语言更为抽象,例如,人教A版《必修1》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语言、函数概念等,这让刚从初中上来的学生觉得高中知识生疏、难以理解.初高中的这种变化,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适应.
高中的解题方式不再像初中那样模仿教师的得分,而是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就让学困生不像初中那样“教了就会”,而是产生“教了还不会,听懂了还不会做”的学习焦虑,如果教师没有多加关注,就会造成学生惧怕数学,甚至厌恶数学的情绪,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及高中生活.
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生活化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椭圆”时,我们可以同过实验:将圆柱形茶杯装一些水(不要装满),拿在手上,观察水面的形状.(1)当杯底和上沿都在水平方向时,水面是什么形状?(2)将茶杯倾斜,观察水面变成什么形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而且在学习椭圆定义时,即“平面上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协作动手画出椭圆,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以实际生活为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
(二)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数学能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提高. [1]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设计,以国王奖励小麦给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为问题切入点,问题1:麥粒总数S的表达式是?如何计算S=1+2+22+…+2 63 ?这个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出发点”,留出时间给学生探究、思考、讨论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两边乘2”.问题2:2S的表达式是?接下来如何处理?问题3: 1 2 S的表达式是?能否计算出S的结果?总结2、3问题,教授“错位相减法”问题4:式子两边同乘其他数(不是2或 1 2 )?
当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和思考活动,就能不自觉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定理多,内容又抽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而从以往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集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于一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能将抽象的数学教学简化,还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趣味十足,例如,在学习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时,在计算机的帮助下,A、ω、φ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能直观地得到反映.
如此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习知识,思考知识、实践知识. [2]
三、耐心鼓励,多些关爱,激发学习动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上,多给学困生与教师互动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另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不单单是别人的游戏”.提问中,遇到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不要急于让其他同学回答,而应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题目的思考,如果他们答错了,教师不要直接纠错,因为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我好笨啊,怎么总是犯错”的错觉,教师应该采取间接纠错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对比、感悟、思辨、总结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纠错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3]
练习及作业布置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布置分层练习,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深化题,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检测.教师在改作业时,注意用较多时间关注学困生的解答情况,必要时面批面改,给予他们辅导帮助,促其进步.
高中学困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时期,不管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都要学会倾听,耐心地解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高中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关心、耐心,真诚地帮助他们、尊重他们,并持之以恒做好这项工作,定能换来他们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志敏.“问题化”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6(5):18-20.
[2]王英.浅谈如何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技视界,2014(33):284.
[3]潘梅耘.错解改题 探因发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5(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