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8-02-14俞兴发
俞兴发
【摘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学生思维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数学问题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清楚理解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数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做出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数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数学问题教学方式造成一定的冲击,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将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起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数学问题教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法的种种弊端,适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而且抽象性比较强,而小学高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不成熟,对于抽象性的数学公式和概念等不能完全了解,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数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问题教学法,教师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构建知识,提倡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1] .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多样化的问题
情境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对于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学科而言,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顾名思义,信息化情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情境当中提出与教学主题以及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情境,能够清楚领会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师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尽量体现出生活性.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信息化情境的创设需要以多媒体为载体,多媒体是信息时代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的重要资源,集图片、声音及视频于一体,具有虚拟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课件中加入动画、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元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创设逼真的、形象的信息化情境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前提 [2]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等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物体,比如,长方体的鱼缸、餐桌以及正方体的凳子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物体的展示,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第二,创设符合教学条件的信息化情境.信息化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到情境的真实性.信息化情境和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和学生联系的越密切的教学情境,越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二)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之后,数学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笔者认为,数学教师适合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从而解决问题.综合教具的演示策略是信息技术支持下效果非常突出的一种教学措施,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形象的认知和真实的体验,从而不知不觉走进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在情境之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创设与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情境,同时运用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道具,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堂中自主去探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逐步突破,从中感受到问题解决的过程 [3] .
三、结 论
综上所述,数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跃.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 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J].中国数学教育,2013(1):3-6,9.
[2]吳俊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30):81.
[3]郭素贤.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形式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