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书籍不同的印刷方式对眼健康的影响
2018-02-14蔡绍胤陈佰旭张金璐
蔡绍胤,陈佰旭,张金璐,彭 东
(吉林医药学院:1.口腔影像学院,2.解剖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人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触七种感觉,眼是在第一位的,对眼健康损伤的原因也很多,譬如长期看手机、电脑、电视以及眼的卫生等等原因。但是很多年轻的古代文人墨客画像为什么没有戴眼镜的呢?除古今环境及生活条件不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古代书籍的印刷方式与现代书籍完全不同。因此本研究从现代医学解剖眼的有关知识以及中医养生知识的角度,探讨古今书籍不同印刷方式对眼健康的影响。
1 眼有关疾病的解剖因素
眼部相关疾病很多,有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麦粒肿、散粒肿等等,还有外伤性疾病。总之,无论是眼球或眼副器结构,只要正常功能受损,皆可导致眼部疾病。
从解剖学因素来看,眼部区域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这些神经如果受到损伤就会产生相应的眼部疾病。如动眼神经,其分布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损伤后表现眼外斜视,上睑下垂;滑车神经,其分布上斜肌,损伤后眼不能外下斜视;视神经,其分布眼球视网膜,损伤后视觉障碍;三叉神经,其分布头面部皮肤、口腔、鼻腔黏膜、牙及牙龈、眼球和硬脑膜,损伤后头面部感觉障碍;面神经,其分布面部肌肉等,损伤后眼不能闭合等;展神经,其分布外直肌,损伤后眼内斜视;眼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源于胸1和胸2脊髓侧角,经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在干内上升,节后纤维来源于颈上神经节、颈内动脉丛内神经节,经颈内动脉丛进入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进入眼球;眼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源于动眼神经副核,经动眼神经进入睫状神经节的短根或睫状长神经,节后纤维来源于睫状神经节,经睫状短神经进入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损伤后导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1]。
2 眼保健的方法
2.1 中医关于眼的保健
内经讲义《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2]。眼之所以能视万物,辩五色,必须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行灌输,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眼也是依靠精气的充养,才得神光充沛,视觉正常。人食五谷杂粮,五谷入胃和肠,吸收后进入肝中代谢入血。空气通过鼻经呼吸道入肺,在肺中气体交换后也入血,入血后的营养和氧气,最后经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其中也包括眼周的解剖结构。从中医眼的五轮学说,白睛属肺主气(气轮)、目眦属心主血(血轮)、眼胞属脾主肉(肉轮)、黑睛属肝主风(风轮)、瞳孔属肾主水(水轮)[3]。五轮学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就把五脏与眼的解剖结构联系到一起了。
2.2 眼前6点定位练习
在自己的正前方定上、下、左、右和远、近6点,在6点上进行天天练习或训练。先按顺时针用眼看上、下、左、右4个点,并在每个点上定位2秒钟,如此反复转25圈;再按逆时针用眼看上、下、左、右4个点,并在每个点上定位2秒钟,如此反复转25圈;然后再看远、近,近、远2点,并在每个点上定位2秒钟,如此反复25次。开始就会感觉到头晕眼花,有的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并且是看的时间越长频率越快,这些症状更明显。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眼球的运动会刺激或影响脑中的一些中枢性反应。以运动眼球外肌和睫状肌来达到治疗和预防有关眼疾病的目的。
2.3 眼保健操的练习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综合体育医疗而成的眼部保健按摩法,旨在通经络、养气血,消除眼的疲劳,保护眼的视力和预防近视。2016年11月,每天2次眼保健操时间被纳入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表。眼保健操的每天练习,主要是刺激眼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冲动传入中枢神经,中枢神经重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眼有关疾病,使眼达到健康的目的。
3 古今书籍的印刷方式与眼保健的关系
3.1 古代书籍的印刷与眼解剖结构的关系
古代印刷出来的书籍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来阅读,主要是眼与书本中字远近距离的调节,即从上往下,之后又从下往上,如此反复,锻炼睫状肌的功能。从右往左,从左往右,如此反复,锻炼眼球外肌的功能,睫状肌的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眼球外肌的活动频率。由此可见,睫状肌起主导作用,眼球外肌起辅助性作用,所以阅读1 h的古代书籍眼不会疲劳。
3.2 现代书籍的印刷与眼解剖结构的关系
现代印刷出来的书籍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来阅读,主要是眼与书本中字左右距离的调节,从左往右,之后又从右往左,如此反复,锻炼眼球外肌的功能,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如此反复,锻炼睫状肌的功能,眼球外肌的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睫状肌的活动频率。由此可见,眼球外肌起主导作用,睫状肌的调节是辅助性作用。当阅读完1 h的现代书籍后,眼就会感到疲劳,而要看看远处来补充对睫状肌的调节才能缓解眼的疲劳。
综上,古代书籍的印刷方式主要是调节睫状肌的,这样更有利于眼的健康。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名人画像很少有戴眼镜的原因。因此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古代传统的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1]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3.
[2] 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56.
[3]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