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2018-02-14张宏梅崔佰吉时念秋王丽娜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张宏梅,崔佰吉,时念秋,王丽娜,王 丹,关 皎

(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近年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分级制愈加明显,结合各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严格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即现今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着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本科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完成转型工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明确办学服务对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规模等内容,更好地提高就业能力、专业素质及激发学生核心竞争意识。

1 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意义

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二是要符合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即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理念,本着“学得会、走得出、重实践”的专业规划,培养比学术型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做到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科学技术真正的应用到现代化,不空想、不焦躁,有的放矢;其次,专业技术一定要以推动科学技术为依托,专业技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基础上,最终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专业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二者在观念上不存在普遍冲突,专业技术人才的进步完成质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研究进步的基石。本科教育是培养各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可以快速适应不同技术岗位要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 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本科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处在起步期,是工业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并且必将是长期、稳步发展的过程。

2.1 传统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由于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结构形成多年,基础建设和基本设备完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完整,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框架基本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教师结构组成都已明确。面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首要是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要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二是要符合岗位要求对于人才的需求。资源整合和观念转变是一个首要问题,资源的整合再利用是发展集中型、资源节约型的必由之路,是最小投入最大利用的有效途径。观念转变首先是一线教师的观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学手段的转变。只有通过教学手段的不断推进,才能从根本上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推进计划。但正是由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各方面技术成熟度较高,整体结构稳固,形成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在转变的过程也必将是一个持续“阵痛”的过程,整个的转变过程是一个长期而不平坦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正是由于传统院校有着稳固的基础,优良的资源,优秀的专业团队,如何改革、怎么改革,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都是一个时间和空间转变的过程。传统的本科院校一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战役过程中的主力军。

2.2 非传统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相对传统本科院校存在的本科院校有两类,一是专科院校刚刚升为本科院校,二是刚刚进行本科专业建设时间不久的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这两类院校有着共同的特点。基础设施与资源相对薄弱,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处在“专科培养—本科培养”的过渡期,专业教师结构层次性建设有待完善。基于以上的原因,必然会凸显出本科教育基本培养目标的认知和完善过程的问题。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首先是完成本科教育,达到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按照国家有关本科教育的基本计划进行;其次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这是一先一后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先后问题没有分析透彻,必将会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失去指引,不利于整个人才建设的布局。最后,在前两个问题充分解决之后,才能过渡到针对岗位需要的人才“特需化”的转变,最终完成整个本科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 两类本科院校的对比性分析

作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的传统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资源的调整再利用、组织结构的重组再架构、培养观念的剖析再消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再建设,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但“转型”是首要任务,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最终的目标。

相对传统型本科院校,非传统型本科院校在改革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基础差距和有待于提升的资源、技术和结构,但也有其自身发展的长处。首先,专业门类多,各个专业门类所属不同的技术领域,同时各个门类之间具有一定的技术联系,可以做到取长补短,多学科协同共进;其次,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共同存在,且没有哪一个学科孤立存在的情况发生,基础学科为应用型学科提供基础,应用型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检验场所;再次,学科针对性、实用性强,培养目标为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工员,提升到本科教育培养后,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只要在原有培养方向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基础知识面拓展和径向加深,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时间跨度上缩短进程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社会转型的需要,二是地方区域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基于高等教育区域化差异发展的需要,四是基于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的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正处于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成为必然选择,即应用型人才是掌握应用技术的人才。本科高校对于自身的特点,应当制定适合自身特点发展的战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应有的教学手段,有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建设的推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