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古籍涉医性状词研究运用的训诂方法

2018-02-13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籍训诂义项

宁 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中医古籍中使用了大量的与中医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既具有一般词汇的属性,又与中医的关系比较密切。涉医性状词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类,指用于描述与中医相关的性质或状态的词。主要包括描述人体疾病的性状词,描述脉象的性状词,描述本草、方剂的性状词等。从专业属性上看,涉医性状词相对于中医名物词与中医概念的关系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理解这些词汇又必须要结合中医概念,特别是要与语境中相应的中医名物词联系起来理解。从词汇属性上看,涉医性状词的词义相对空泛,即便有古代训释,也通常训释得比较模糊,且常见误释,因此有必要运用多种训诂方法对这些词汇进行训诂考据。就研究意义而言,不论准确理解医籍的相关语句、注释医籍,还是系统整理涉医词汇、编写辞书,解释涉医性状词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而涉医性状词作为专业词汇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以其检视训诂方法的运用,也有助于开扩训诂学的施展空间,补充材料和方法。

在实际的考据过程中,经常是多种训诂方法并用,下文具体谈到考释涉医性状词用到的某一种方法时,这种方法可能起主导作用也可能起辅助作用。

1 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

以“嘿嘿”为例。“嘿嘿”在《伤寒论》中有4处用例:《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1]81《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1]82《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1]159《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中风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以后,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烦心喜呕。[1]190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嘿嘿”作“默默”[2]82,84,162,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默,静也。胸胁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静默不言,不需饮食也。”[3]30《太素》中也有“嘿嘿”的用例,《卷三十·腰痛》“其病令人言嘿嘿然不慧,刺之三痏”[4]519在《素问·卷十一·刺腰痛篇第四十一》[5]529《甲乙经·卷九·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6]1601相应处作“默默”。《玉篇·口部》:“嘿,与默同。”《集韵·德韵》:“嘿,静也。通作默。”[7]737通过异文、字书可见,“嘿”“默”是异体字。在《伤寒论》“嘿嘿不欲(饮)食”的语境中,“嘿嘿”指症状,即不言语的默默的状态。上引《伤寒论》的第一、二、四3处用例说的都是小柴胡汤证,其病机是郁滞,与“嘿嘿”所指的默默不言的症状相一致。从字形上分析,“嘿”从口,正说明“嘿嘿”与口部动作相关,可以指默默不言,为《伤寒论》中的“嘿嘿”即“默默”提供了佐证。

2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以“施”为例。《太素》中“施”有“小筋施长”“节施肘废”“筋施骨消”“气施”“筋施纵缓”“施纵不收”“精气施坏”“宗筋施纵”等用法[4],这些“施”无法用它的常用义解释。语境中的“纵”“纵缓”为松弛义(《说文·糸部》:“纵,缓也”),“施”当为近义词,指人体的状态。根据异文,如《太素·卷九·经脉之二·十五络脉》的“节施肘废”在《灵枢·卷三·经脉第十》中作“节㢮肘废”[8],在《甲乙经·卷二·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中作“筋弛肘废”[6]343;《太素·卷二十五·伤寒·五藏痿》的“宗筋施纵”在《素问·卷十二·痿论篇第四十四》中作“宗筋㢮纵”[5]571,在《甲乙经·卷十·热在五藏发痿第四》中作“宗筋弛纵”[6]1702。可见,“施”为“弛(㢮)”的通假字。《周礼·地官·遂人》“与其施舍者”郑玄注:“施,读为弛。”《集韵·纸韵》:“施,通作弛。”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部》:“施,叚借为弛。”[9]从声音上看,“施”“弛(㢮)”同从“也”得声,音近可以通假。在上述《太素》的语境中,根据通假关系,把“施”解释为“弛”,即松弛义,正与上下文相通。《汉语大字典》[7]2332《汉语大词典》[10]6/1577在“施”的“通‘弛’”的词项下都没有“松弛”的义项,应据医籍用例补立义项。

涉医性状词的词义较难把握,有时还必须突破词形的限制,所以在对这些词进行考释时,词的读音和词所处的语境经常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训诂方法上看,在名物词考证中相对常用的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使用得较为有限,而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则较为常用。

从声音的角度考虑,可以沟通通假关系、同源关系,虽然有一些研究因此把它们都纳入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有所不同。以声音为线索沟通通假关系,目的在于找到本字,通过本字对词句准确释义;而沟通同源关系,虽然有时是为了找到同源通用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系联同源词证明词义。所以本文把前者称作因声求义,后者称作因源求义。

3 因源求义的训诂方法

以“几几”为例。“几几”在《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用例:

《素问·卷十一·刺腰痛篇第四十一》: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䀮䀮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5]540

《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4

《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引者按:“痓”为“痉”之讹,下同):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痓,栝蒌桂枝汤主之。[11]

在从古至今的考释中,“几几”被解释为几案[12]、《说文解字》“鸟之短羽飞拘束[13][14]、盛[15]、直[16]、通“掔掔”[17]、“沉沉”的坏字[5]540、河南南阳方言表示轻微的迭音词缀[18][19]等多种意义和用法。实则“几几”的意义可以通过同源词找到答案。

“几几”在《诗经·豳风·狼跋》有“赤舄几几”的用法,“赤舄几几”在《说文》读若中分别引作“赤舄掔掔”“赤舄己己”:

《说文·手部》:掔,固也,从手臤声,读若《诗》赤舄掔掔。段玉裁注:掔之言坚也、紧也,谓手持之固也……掔掔当依《豳风》作几几。传曰:几几,絇貌。掔在十二部,几在十五部,云读若者,古合音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读若二字疑衍。赤舄几几盖三家有作掔掔者,故许引之,言其履絇之固也。掔之声转如几。[20]5439

《说文·己部》:卺,谨身有所承也,从己丞,读若《诗》云赤舄己己。段玉裁注:几几各本作己己,非韵,《昏义》释文作几几,今据以正之。许读同几,今居隐切。十五、十三部之转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卺之言谨也,屈己以承人故曰谨身有所承,丞犹承也。赤舄几几,《豳风·狼跋》文。几、谨一声之转。[20]6578

《说文》、段注、徐灏《注笺》说明了“几”与“掔”“坚”“紧”“卺”“谨”等词音近义通。几,《广韵》居履切,见纽脂部;掔,《广韵》苦坚切,溪纽真部;坚,《广韵》古贤切,见纽真部;紧,《广韵》居忍切,见纽真部;卺、谨,《广韵》居隐切,见纽文部。这些字声母在见、溪纽,同为牙音;韵部在脂、真、文部,构成旁转、对转关系。意义上,“掔”“坚”“紧”“卺”“谨”等词都可以分析出/紧/的词义特点。“几几”与这些词音近义通,是同源词,且/紧/的词义特点也与使用“几几”的语境相符。在上述医籍中,“几几”正是指从后背部(有时范围能到腰部)到颈项到头部的发紧的状态。

《汉语大字典》[7]303《汉语大词典》[10]2/281都把医籍的“几几”与《说文》的“”归并为相同的词项,而在“几几”词条下只设从《诗经》等文献中分析出来的义项。《大字典》《大词典》“几几”词条下当补义项“拘紧”,书证用《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词条下当删去医籍书证和涉医义项。

通过“几几”的考释可以看到,一些涉医性状词很难从字面义出发解释词义,甚至很难说其用字是通假字。但是通过声音的线索系联同源词,仍然有可能找到该词的词义特点即词源意义,从而确定词义。虽然词源意义相对于词汇意义多为隐性的,但是在以形容词为主的涉医性状词中,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的界线有时较为模糊,甚至有分析得到的词义特点恰可作为词汇意义的情况。

4 因文求义的训诂方法

以“漐习”为例。此一例袁开惠等人《“漐习”形义考》[21]的结论基本可取,这里从训诂方法的角度做一些说明并补充一些论据。

“漐习”见于《伤寒论·卷一·辨脉法第一》:“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1]8《汉语大词典》把“漐习”解释为“谓病人手足出汗颤抖”[10]6/45,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的解释是“四肢振颤摇动不休貌”[1]9。“漐习”的“振颤”的解释来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对《伤寒论》的注释:“漐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2]10而“出汗颤抖”的解释则来自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注释:“漐,汗出焉。习,鸟数飞也。头摇如鸟之习飞奋振而不已。”[3]30根据上下文,“漐习”为肝绝的症状,而肝绝的典型症状包括汗出不止。晋·王叔和《脉经·卷四·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平脉·诊五臓六腑气绝证候第十一》[22]同此。也就是说,“漐习”当为汗出不止貌。“漐”在《伤寒论》中还有几处“漐漐”的用例,指汗出貌,如《卷五·辨阳明脉证并治第八》:“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1]127而“漐习”之“习”并没有鸟数飞义,也没有由鸟数飞义引申出振动义。金·刘完素《伤寒直格方·卷上·死生脉候》对“漐习”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肝先绝也。此言汗不止也。”“漐,丑入切,汗出也。习,水流不绝也。”[23]“习”由数飞的本义引申出积、重迭的引申义。[7]3565在“漐习”的组合中,“习”正是指“漐”的汗出貌的累积和延续,这也可以解释“漐漐”为汗出、“漐习”为汗出不止的用法上的差异。《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及医籍注释对“漐习”的释义应改为“手足出汗不止貌”,删除与“颤抖”相关的训释词。

此外还有两类词可以辅证“漐习”之“习”的意义和用法:一、如“霫”,《广雅·释训》:“霫霫,雨也。”王念孙疏证:“《玉篇》:‘雴霫,大雨也。’重言之则曰雴雴、霫霫。”《广韵·缉韵》引《字林》:“霫,雨皃。”[7]4342从同源词的角度上看,“霫”的雨貌当指雨连续不断的状态,可与“习”的积、重迭义互证。二、如“噏习”,《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飘忽飞起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汩淢噏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司马贞索隐:“噏,音许及反。《汉书》作‘靸’,靸,轻举意也。”[10]3/511假设“噏”或其本字确有轻举义,那么在“噏习”的结构中,“习”所表示的累积、延续的意义与“漐习”类似。以上这2类辅证的词例尚待详考。

通过“漐习”的考释可以看到,涉医性状词比名物词更依赖语境,考察共现的中医词汇,有助于确定涉医性状词的词义。因此因文求义的训诂方法在涉医性状词的考据过程中较为常用。

5 因实求义的训诂方法

以“翕翕”“蒸蒸”“熇熇”“暍暍”等词为例。这几个涉医性状词是近义词,它们所描述的对象一致,都表示人体发热。把这几个词聚合在一起考察,结合实际的体温变化,就可以看到它们所指的发热在程度上各有不同。从方法上看,立足于文献,再考察文献所对应的实际状况,有助于更确切地了解词义。在名物词考据中,以物证义是很常见的训诂方法,然而涉医性状词描述的是性质和状态,与实物的关联多是间接的,所以这一方法的使用相对受限。但是像体温的变化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因此用“因实求义”来概括这种方法可能更为准确。

《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1]50《伤寒论·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1]120《伤寒论·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痓,身强难以伸屈。[1]178

《伤寒论·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83《伤寒论·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134

《素问·卷十·疟论篇第三十五》: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5]466《素问·卷十·刺疟篇第三十六》: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5]474

以上列举了“翕翕”“蒸蒸”“熇熇”的典型用例,“暍暍”在《素问》中只有与“熇熇”连用的一处用例。当把这几个词聚合在一起考察,即认为它们记录了体温升高的不同阶段,再分别结合语境和词义来分析,就比较容易看到它们虽然都指发热,但是程度和特点明显不同。

“翕翕”形容轻微的发热。“翕翕如有热状”的上下文说明“翕翕”所指的发热的程度很轻,“翕翕发热”或“无汗”或“微汗出”。“翕”有收敛义,所以“翕翕”在指发热时不论从温度还是出汗上,都是指一种较为收敛的状态。

“蒸蒸”形容温度较高并伴有大汗的发热。“蒸蒸”的上下文有“发热汗”“发汗”等描述。“蒸”有利用水蒸气的热力加热物体的意思,出大汗的发热正与此类似。

“熇熇”“暍暍”形容严重的发热。《素问》王冰注:“熇熇,甚热状。暍暍,亦热盛也。”从上下文看,“无刺熇熇之热”指高热不能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结合上下文和疟疾的实际症状,“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说的是疟疾的体温变化,由畏寒而发热,至极热,后出汗而体温降低。从词源的角度考察,也支持“熇熇”“暍暍”指高热:“熇”为“高”声,有程度高的词义特点;“暍”为“曷”声,有尽的词义特点,“渴”“竭”等词可以互证,尽即为极端的状况。

在《汉语大词典》中,“翕翕”[10]9/653下第7个义项“形容发烧时的症状”,文献例证引《伤寒论》,释义不确,当改作“形容轻微的发热”;“蒸蒸”[10]9/531下没有相关释义,当补义项“形容温度较高并伴有大汗的发热”,并补医籍用例;“熇熇”[10]7/216下第2个义项“炽热貌;炽烈貌”文献例证引《素问》并王冰注,但释义不确,当析出医籍用例并单设义项“形容严重的发热”;“暍暍”[10]5/782的释义为“形容极热”,文献例证引《素问》,基本可取。

以上是中医古籍涉医性状词研究中较为常用的训诂方法。从中可以看到,涉医性状词的考释大多数情况下同时使用的不止一种训诂方法,因此在明确各种训诂方法的使用对象和效度之后,更重要的是综合运用多种训诂方法。对于中医古籍涉医性状词这批特定的词汇,较为常用的几种训诂方法在适用性上明显不同,这说明在总结训诂方法时,充分考虑不同范畴、不同类型的词汇,所得到的一般性和针对性的训诂方法应该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医籍训诂义项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3种医籍考对比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历代有关医籍中导引内容之评析(续完)——兼再述导引之内涵与外延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