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下县级市中医医院的传承发展

2018-02-13顾丽琴

现代医院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县级市中医师中医医院

顾丽琴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进入新时代,立足新方位,健康中国战略如何落地实施,怎样才能充分认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要求,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向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和发力,传承、发展好县级市中医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呢?

1 顶层设计,绘就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蓝图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健康中国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健康公平的关注,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再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这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中医药工作者要在十九大报告精神引领下创新工作,把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一个不少、一个不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国民健康水平才能得到同步提高。

2 “两个坚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

2.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种种成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真理。医院管理,亦是如此。随着《中医药法》[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4]正式实施,中医药发展旗帜更加鲜明,如何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医院公益性,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治理和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新时代中医医院管理制度,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医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国古代先进技术的体现。中医疗法确实“简、便、廉、验”,中医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防未病,与老百姓的需要紧密相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中医药服务便捷感和获得感。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5]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以这一天为标志设立的“中国医师节”,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1 1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笔者认为,无论对患方、还是医方,都充分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下县级市中医医院的传承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来说,将会起到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

3 “三个给力”[6],提升县级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3.1 医院管理者要“给力”

当下,很多县级市中医医院发展不尽人意,特别是“不姓中”,让很多热爱中医药事业的群众不满。其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有一点普遍存在,那就是医院领导的中医药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县级市中医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远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县级市中医医院的管理者也应该与时俱进,拿出勇气和魄力,解放思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政治为起点、以政治为底线、以政治为标准、以政治为考量思考决断工作;坚持以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战略思维分析和解决医院实际问题;善于统筹整体和全局,充分认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形势、新论断、新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执行力、落实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中医医院的发展符合中医药事业本身。

同时,在对医院职工的日常管理和培训中,应贯彻严格管理和热情关怀相结合的方针。医师成熟周期很长,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岗位设置和任务分工,激发医师以患者为中心精研医术。另外医院快速发展存在,医师存在工作超负荷,职业风险大、疲惫感重,对薪资满意度低以及各种培训晋升考核等问题,需要医院管理层在医院管理中重视人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从医,不断增强他们能看病、看好病的能力。

3.2 中医师要“给力”

中医师是中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只有中医师的医术医德提高了,中医医院发展才能有突破。可是,有的县级市中医医院没有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国医大师李佃贵说:“中医的灵魂在于经典之中,只有把握经典,把握临床,才能真正成为能看好病的好大夫!”中医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自古以来学习中医犹如挖矿,需要在浩瀚典籍中去自我摸索,医院应努力为每个中医师提供个人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比如统一组织青年中医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开展师带徒工作、开展中医西医互学互进、完善中医师科室轮转与定向培养工作等,将中医的学习站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站在当下优化的体系中,既可缩短中医师成材的时间,又可规范拓展中医师培养渠道。

在这方面,笔者所在的太仓市中医医院通过把中医师传承教育和临证抄方实践相结合,强化中医理论和经典学习,较好补足了“高学历、低临证”的短板,让青年中医师在临床情况复杂的病例中得到充分学习和成长。太仓中医学术沙龙作为中医院的专属沙龙,既是医师总结、思考、感悟、分享的学术平台,又提供了精神上的沟通和共鸣,引导医师们不断涵养医术医德。

3.3 县级市政府要“给力”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市级地方人民政府应贯彻《中医药法》,把县市级的中医药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大对县级市中医医院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近日出台的太仓市《卫生与健康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当地政府层面加强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切实将中医药事业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值得欣慰。

另外,优秀的中医药人才需要鼓励。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宣传、引进优秀中医药人才方面做到“给力”,不拘一格柔性引才、引进专家团队,让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和专家团队引领、带动县级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其传承、发展、提升。

4 “四个优势”,加强县级市中医医院管理能力

4.1 充分发挥中医院技术龙头优势

县级市中医医院应根据国家、省、市各级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组建中医专科联盟,以实施中医药人才能力培训项目和拓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为工作重点,形成以县级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中心镇级人民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基层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县级市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探索更多形式放大优势、医养结合、精准交流等,让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有路径,传承有抓手,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均衡化、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以医共体建设为例,县级市中医院要充分发挥技术龙头优势,以当地健康大战略为中心,牵头引领,在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和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观念融合、文化融合、行动融合、管理融合的多平台宣传医共体建设,提高知晓率,努力让全体职工和广大居民了解、接受、享受医共体,从而支持医共体建设,相信此举能逐步促进医共体单位的中医药能力建设、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特色护理等发展,初步实现分级诊疗和中医药基层化。

4.2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应该是指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新形势下,县级市中医医院在深化医改、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比如通过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简、验、便、廉”地服务群众健康。

县级市中医医院可以围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的建设,拓宽治未病服务领域,不断向亚健康人群发展延伸,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益,满足人们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药需求。也可以以中医养生理论与历代养生实践经验为基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开展药膳、中医茶饮方,注重从心、食、性调养精、气、神,推广中医药养生、防病、延年的健康理念,尝试中医药服务从单纯的治疗向养生、保健方向转变,和西医医院错位发展。也可以尝试开发中医药资源,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4.3 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

2012年12月7—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室谈到:“改革也要辨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工作发挥最大效能[8]。”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又称“辨证论治”,是对运用理、法、方、药于诊治病证的全过程的概括,要求对症状表现、疾病原因、性质、部位、病人的体质,以及各种检查的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辨别,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养血润燥”、“固本培元”也都是中医术语。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讲到:“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9]。”精、气、神,都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被视为人身“三宝”。

然而,当下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还不是很充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知之不多。县级市中医医院应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上,从制度建设、组织管理、经费保障、专家参与、活动数量、活动内容等方面加大力度,实施“医”与“文”的融合,强化医院文化建设[10]。比如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文化陈列室、中医博物馆,更新和完善院训、院歌、发展战略及员工手册,举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拜师仪式与青年中医宣誓仪式,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融入职工的服务与医疗行为之中,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力量。

4.4 充分发挥中医院区位优势

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医疗卫生领域,老百姓看病从原来关注的“有没有”转而追求“好不好”。过去,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标配”,体验感、舒适度是“高配”;而在今天,体验感、舒适度变成了“标配”。县级市中医医院大都处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对于患者选择就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医院应进一步提档升级院内环境、深化惠民、便民服务内涵,完善安全生产人防、技防工作,努力塑造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融入人文关怀,通过抓服务体验、抓获得感,将医疗服务从院中向院前、院后辐射延伸。另外,可依托“互联网+”思维,试点和实践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看中医减少跑”的模式,引入智能服务强化管理,推行自助服务和移动服务,以各类服务人群需求为导向,开展重点人群特需服务、行业人群特色服务等,提升患者就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增强医院对群众的吸引力。

5 讨论

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理论经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同样如此。随着医改的深人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保支付、药品零差率、《中医药法》出台等政策对公立中医医院产生深远、全方位影响,为医院尤其是县级市中医医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复杂挑战。曾经有个说法,叫“最大的医改,就是要推广中医”。因为长久以来,中医院不姓“中”,或者是“不中不西”。当然,有很多基层医院也运用中医,但没有运用和发挥好中医优势。

当没有理论指导的时候,就需要去推进实践的创新传承的发展。县级市中医医院要正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医院在人才梯队建设、综合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改革举措落实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及不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对标群众需求,创新改革举措,调整结构,增强中医药自信,培植资源优势,借助《中医药法》及其配套法规和政策举措,在传承发展创新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县级市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推动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为医院未来发展赢得良好的生存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县级市中医师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江苏某县级市放射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层女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一个县级市的调查
高社光主任中医师治未病思想浅述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
赵国岑主任中医师治疗瘿瘤经验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