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018-02-12李赤斌汪佩利
李赤斌 汪佩利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是多么重要。众所周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在小学生幼小的心中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呢?
关键词:创新;实验教学;提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提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杠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小力士怎样才可以战胜大力士呢?这又是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很容易活跃学习气氛。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科学原理,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让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让课堂置于学生的生活中,贴合他们的实际。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创设情景教学,从而可以大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努力探知“为什么”的科学精神和學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斜面”时,我就不局限于实验室中对实验器材的操作,而是带着学生走到课堂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斜面,了解斜面,从而引导到斜面这个教学点上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变得轻松快乐。
二、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保护
科学无处不在,创新随时可行。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里满满的都是求知欲和探究欲望。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到科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和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提问尤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古怪问题和各种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想法要有充分的耐心,否则教师不经意间的一次否定,就会把一颗创新的种子扼杀在萌芽之中。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就是一次智慧的闪光,一颗创新种子的萌芽。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我们教师就是要保护这颗萌芽的种子。
三、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没有不成功的实验
科学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是科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在实验前把要观察的现象、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都设计好了。只要学生在不出差错的情况下,按部就班,这样的实验都能成功。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想得不多。教师注重让学生在既定的实验步骤中得到既定的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创新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生理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获得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往往会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实验结果我们无需特别注重,不要让学生追求完美,创新精神从来就不是从循规蹈矩中培养出来的。“发表自己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①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学习实验来说,没有不成功的实验。因为所谓的不成功实际上已为我们验证了这样做是行不通的,这就是成功之处。所有的实验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样。成功的评价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催发剂。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古人没发现的东西。”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是让学生胡思乱想。这个过程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对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还要在对待挫折时有不懈的心态和精神。
新世纪的突出特点是创新。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注释:
①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
②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