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习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018-02-12张晓果
张晓果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写作教学是前提,注重材料的积累、多样化的训练、倡导创新写作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优化;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整体目标。其中,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多少,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完整表达的主要指标。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水准相对较低。新课改下的写作教学,优化写作教学课堂,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不衰的话题。笔者就如何优化写作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确定梯度性目标,注重循序渐进训练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深入领会语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开展不同的写作活动,但最终目标应凸显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兴趣的激发、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写作教学首先应确定梯度性的目标、层次性的任务,遵循循序渐进、逐渐推进的原则。
如小学一年级以写话为主,形式是写一句话,多以仿写、想象写话为主,如《棉花姑娘》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棉花姑娘生病了……蚜虫不断地在棉花姑娘的身上爬来爬去,棉花姑娘流着泪,好像在说_________。二年级以看图写话为主。中段的语文写作教学以仿写、拓展写等为主要形式,如学习了《泉城》《秋天》等写景的文章后,让学生仿照这类文章,写一篇以写景为主的短文,学会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会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而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不能停留在写话、仿写的层面上,应鼓励学生创新作文,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如教师可以一条直线、一条波浪线、一条斜线、一个圆,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或者选择几个进行组合,写一篇作文。对于这篇作文,教师应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所给材料的意义,然后,题目自拟、文章自主创作……这样的作文教学,立足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找准教学的起点,提出科学的要求,并突出循序渐进性,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重素材的积累,奠定有效习作基础
写作离不开素材。没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会苦于“无米之炊”的窘境,写不出好的文章。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而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根据阅读的时间和形式,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教师应引领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修辞的运用,品味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如《泉城》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描写“泉水”的一段,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这句话分为几个分句?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泉水的?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帮助学生不仅学会对景物的细腻描写的方法,还可以掌握一些优美的词语,如“白浪翻滚”“晶莹剔透”“虎啸狮吼”等,对于这句话的赏析,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中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之精妙,对自己的写作起借鉴作用。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记读书笔记,将阅读中看到的优美的词语、优秀的句子、对文章的感悟和体会等随时记录下来,也是积累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积累写作素材,除了阅读,观察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现象、事件,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收获,将观察到的东西,用于自己的习作中,习作才不会内容空洞。如要求学生写自己的宠物,没有细心地观察宠物的外貌、动作特点、生活习性等,描写宠物时会束手无策,只好“闭门造车”,而细心观察,不仅描写细致,叙述有条理,也融情于中。而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文章不仅“下笔如有神”,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高了写作效率。
三、注重写作指导,创设写作情景
情境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凸显,熟悉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创设写作情境,也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途径,要合理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如让学生写一篇介绍水果的习作训练,虽然学生对苹果、香蕉、草莓等都非常熟悉,但是,课堂上,如果缺少实物的呈现,学生拿起笔来,也会有“熟悉的陌生”的感觉,往往不知从哪儿写起。而如果教师将一些水果带进教室,让学生观察外形,说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剥开香蕉皮,切开西瓜、苹果等,让学生再次品尝水果,说说水果的味道,再呈现水果对身体有好处的文字材料,“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等的句子,为自己的习作加分。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熟悉要写的内容,写作过程也不枯燥,写作降低了难度,兴趣也得到提升。
情境的创设、素材的积累,为学生习作推波助澜,激发写作兴趣、调动写作欲望。而学生写出文道俱佳的习作,还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从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如何首位呼应,以及文章的主体部分如何分层次进行构建,怎样谋篇等,给学生针对性指导,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和要领,促使学生有效写作。教师的指导,还应该包括带领学生感知形象、体验意境、感染情绪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为有效写作埋下伏笔。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应从写作课堂的优化,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等着手,注重写作的层次性、注重素材的积累、方法的指导,以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以能力的提高为归宿,坚持以生為本,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才有效。
参考文献:
[1]罗秋莲.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49).
[2]高明旻.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