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2-12孟福平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培养策略初中

孟福平

摘 要: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和良好运行直接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正是构建先进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国家的接班人,其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真正重视起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这一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观点以及心理情感等,在接触法律知识的背景下,人们常常能自发形成对法律本质和意义的看法并产生一系列的诉求,经过针对性的教育,人们也逐步学会了去解释和评价法律,以一定的法律标准评判人们的各种行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相关教学,唤醒学生学法、思法、用法的意识。本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提升教师法律素养、结合生活实例展开教学、促进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一、提升教师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对学生直接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其自身素养决定着整体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成为学生的榜

样,以示范之行带动学生。如果教师一味灌输给学生法律知识而自己却不予重视或不加遵守的话,那么学生也很难建立起强烈的法律意识,法治教育过程将会变得空泛而苍白。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认真学习并遵守各类法律制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立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众多重要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落实到教育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强烈的法治教育思想观念,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以法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学法、懂法、依法执教的教师。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不仅是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动教师产生的内在意愿,因此教师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努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例如,教师经过隔壁教室门口时,发现一位班主任正欲体罚几名学生,于是教师及时制止该同事的行为并告诉他体罚学生是触犯法律的,仔细询问缘由之后教师用合理的方式化解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二、结合生活实例展开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初中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增长见闻的主阵地,教师应将相关案例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观念,打造高效、开放化的课堂。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开相关教学,促使学生自觉思考和分析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通常教师可以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具体讲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国家新闻、了解社会时事,科学利用多种媒介扩展法律知识面,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能够有效运用社会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三、促进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家庭是学生生活与发展的基地,而父母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引导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效果。同样地,如果家长不懂法律、不用法律,甚至违反法律,那么学生将很难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每一个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沟通,唤醒家长学法守法教法的意识,让家长充分了解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使家庭成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强有力后盾。例如,教师可以開展法治主题的家长交流会,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学习和互动,引导他们就抚养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尊重子女隐私权等问题展开讨论,使其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主动与子女建立平等关系,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改进其家庭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知法守法氛围。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意识到中学生之于国家法治建设的真正意义,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肖石香.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7):73.

[2]卢光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2017,14(3).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培养策略初中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