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汉字差异框架下的日语汉语词习得难点分析

2018-02-12尚雅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难点分析差异

尚雅颀

内容摘要:中国和日本均为使用汉字的国家,汉字标示的词语集中或是分散地进入对方的语言中,两国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汉语词汇。对于从初级阶段开始学习日语的学习者及使用者,掌握日语中汉语词每一部分的特征对其后期的语言学习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日汉字 差异 日语汉语词习得 难点分析

一.前言

伴随中国和日本两国日渐频繁的外交、商贸、文化、政治和经济等交流,我国以日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语言学习的日语使用者及日语专业学习者也在逐年递增。依据JASSO(独立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2017年度对外国人留学生进行的在籍状况调查显示,在日留学生总数已达到239,287人,比2016年增加了30,908人(14.8%)。其中中国留学生(包含台湾)人数最多,占日本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居于首位,达到106,813人,比上年增加了5,388人,占日本留学生总数的44.6%。

在语言学习及使用过程中,词汇是日常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词汇,交流也就无法成立。日语词汇中,日语汉语词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被忽视的。所谓的汉语词,即为以汉字书写为特征共同存在于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中的词汇。日语中,常用汉字为1945个,其中1908个汉字与中国的汉字所重叠,这个比例占到日本常用汉字的98.1%,剩余的1.9%为日本人自己创造的汉字。在日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中日两国的汉字有着相似的书写形态,对于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而言,抱着“这个日语词汇的字形或词义与汉语词汇相似,那字形或词义也应该相似”这类想法学习日语汉语词的人不在少数,进而在这方面产生错误的解释、说明之类事情也是较常见的。日语词汇中使用频率高的汉语词占较大的比例,这则是我们在日语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部分。由于中日两国间的这种文化特性,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学习、理解及使用日语汉语词时,对词形和词义的理解乃至记忆等诸多方面不可避免的发挥着或正或负的作用,从而造成在日语学习中,日语汉语词难以习得的特性。本文拟在中日汉字差异框架下对日语汉语词的习得难点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明确日语汉语词的学习难点所在,掌握更好的、更高效的日语汉语词的学习方法,加深对中国和日本两国语言及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希望能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和日本人学习汉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实验设计

研究实验为问卷调查,借助中国和日本两国均有汉字的特点,利用中日两国汉字具有共同书写形态的特性,从中日汉字差异的角度出发,从日语汉语词习得难点着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河南省本科院校日语专业1~4年级的学生。调查对象均以汉语作为母语,日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全员均为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日语。问卷调查以各个年级为集团,组成4个集团,采取纸质问卷的形式,参与学生人数共计222名。在学校负责老师在场的情况下,禁止携带及使用电子词典和日语辞典,采用当场解答,当场回收的形式,收集书面数据。调查问卷采用高桥登·中村知靖(2009),高桥登·大伴洁·中村知靖(2012)针对以日语为母语的话语者为对象开发的适应型语言能力检查(ATLAN)中词汇问题中的汉语词汇问题。研究实验主要针对大学生日语学习者在日语习得过程中,对日语汉语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分析日语汉语词的习得难点,旨在明确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习得日语汉语词时的问题所在,从而达到更高效、更好地习得日语的目的。

问卷调查结合材料收集数据显示:

(1)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对日语汉语词的掌握能力也在提升

通过对日语汉语词项目所得成绩的差异进行分析,求得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大学1年级学生回答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43和0.21;大学2年级学生回答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和標准偏差分别为0.76和0.14;大学3年级学生回答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73和0.16;大学4年级学生回答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89和0.07。另外,通过对正答率进行词汇类型(3)×年级(4)进行2因素方差分析,由于交互作用差异显著,对各年级进行简单效应的检验,得出大学1年级学生和大学4年级学生之间,日语汉语词问题差异显著。但是,大学2年级学生和大学3年级学生之间,处于停滞状态,无显著差异。日语汉语词问题正答率的平均值与以日语作为母语的日本学习者相比较,仍存在差异。

(2)对日语汉语词的掌握,与日语词汇本身的难易度无直接关系

依据日语汉语词问题困难度和正答率的分布图,求得汉语词问题的困难度和正确率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454,p<.1。日语汉语词问题的困难度和正答率之间,相关程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汉语对日语中汉语词的习得主要产生正迁移影响,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日语汉语词词形、词义等与汉语词汇间的相似性导致误用。

三.归纳总结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归纳如下:

1.日语汉语词,是从汉语词汇演变而来的,很大一部分均与汉语词汇相似。这就造成,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学习日语汉语词时利用母语(汉语)知识,容易受到正迁移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均使用汉字书写,两国共通的词汇也非常多,日语汉字和汉语汉字的区别不太明显,对于日语汉语词进行对照学习还是比较容易的。从书写的角度来看,日语汉语词与汉语词汇词形相近,便于掌握和使用;从理解、思考的角度来看,日语汉语词与汉语词汇词义相近,也便于掌握和使用。因此,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及使用者来说,拥有的母语(汉语)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对日语汉语词的理解、思考及使用。

2.相比于日语汉语词的词形记忆,日语汉语词的词义理解和使用这方面就困难的多。日语中,存在不少中日同形异义词(两国同形词之间,词形相同而词义不同的汉语词),中日同形类义词(两国同形词之间,一部分词义相同,另一部分词义相异的汉语词)、中日同形同义词(两国同形词之间,词形相同,词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汉语词),中日异形同义字(两国书写形式不同,但词义相同的汉语词)。这些与我们汉语词汇形态、词义相似的日语汉语词,使用却与汉语词汇不完全相同。一定比例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日语汉语词的学习过程中,受母语(汉语)的影响较大,较容易忽略某些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词性,产生负迁移,从而引起日语汉语词的误用,这也给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endprint

因此,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母语对于日语汉语词的习得,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必须认真对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以致影响正常的日语使用及交际。

四.结语

本文在中日汉字差异的框架下,基于河南省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汉语词的习得进行研究分析。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日语汉语词方面受母语的迁移影响较大。日语中的汉语词,借鉴我国汉字的字形和词义,很大一部分日语词汇中的汉语词与汉语中对应的词汇的意义相差甚小,这为我们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及使用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利用已有的汉语知识、汉语思维和汉字知识来理解、记忆和使用日语汉语词,从而促进对日语汉语词的处理。也由于中日两国语言之间汉字和汉语词的相似性,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会对日语汉语词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容易依照汉字和汉语思维人为地创造一些在日语词汇中不存在的日语词,这也是日语汉语词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虽然笔者根据日语汉语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日语汉语词的习得难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也只是片面的想法。就如何联系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的实际,践行和细化日语汉语词的习得难点,则是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还需要结合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研究,一定能针对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开发出更好更高效的日语汉语词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加藤美雪.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研究 ——日语词汇在中国流传情况的调查报告.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2]余慧明.关于日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考察 ——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中心.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3]蔡凤香·松见法男.「中国語を母語とする上級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日本語漢字単語の処理過程―同根語と非同根語を用いた言語間プライミング法による検討―」.『日本語教育』.2009.

[4]畑佐由紀子.「第一部 語彙と習得 総論. 畑佐一味?畑佐由紀子?百済正和?清水崇文(編)」.『第二言語習得研究と言語教育』.2012.

[5]高桥登·中村知靖.「適応型言語能力検査(ATLAN)の作成とその評価」.『教育心理学研究』.2009.

[6]高桥登·大伴洁·中村知靖.「インターネットで利用可能な適応型言語能力検査(ATLAN):文法?談話検査の開発とその評価」.『発達心理学研究』.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难点分析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关于钢琴演奏技术练习的难点与技巧分析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非英语专业学生说英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
当前班主任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