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8-02-12顾程
顾 程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214221)
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综合征,其特征主要包括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以及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1]。用药后大部分癫痫患者的发作可以得到控制,但仍有20%~30%患者对药物反应差,发作难以控制,称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2]。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抗癫痫疗效良好,起效迅速,耐受性和安全性好,用于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辅助治疗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选择我科门诊2013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20例,观察添加左乙拉西坦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20例,男性 12例,女性 8例;年龄 15~62岁,平均 43.9±2.7岁;病程2~10年,平均5±2.1年;单纯部分性发作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0例。2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脊髓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符合《临床神经内科急诊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纳入标准:(1)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伴发或未伴发继发全面性发作;(2)服用1~2种一线抗癫痫药物2年以上无好转,每月发作至少4次;(3)剂量达到最大耐受剂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4)无心、脑、肺、肾等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病;(5)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中12例原先接受单一种药物治疗,8例接受2种药物联合用药,药物包括拉莫三嗪、丙戊酸、卡马西平等。所有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均添加左乙拉西坦(比利时UCB Pharma S.A.公司)口服,起始剂量为250 mg/次,每日2次,持续用药2周。根据患者临床效果及耐受性,逐渐增加药量至500 mg/次,每日2次,加量过程时间为4周。待药物剂量稳定为500 mg/次,每天2次,持续用药12周。整个治疗观察18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4]:控制,癫痫发作频率降低100%,且无复发;有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超过50%;无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少于50%。(控制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
2 结 果
20例患者治疗18周后,控制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在治疗期间出现反应迟钝2例,嗜睡2例,记忆力降低1例,症状均轻微,未予特殊处理,逐渐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900万左右癫痫患者,其中活动性癫痫患者500万左右,且每年新增患者40万左右,已经成为神经内科第二大常见疾病,仅次于头痛。抗癫痫药物可控制大部分患者的发作,但还是有20%~30%患者为难治性癫痫,其中儿童以Lennox-Gastaut综合征(又称儿童期弥漫性慢棘-慢波癫痫性脑病)、成人以难治性颞叶癫痫为代表[3]。
我国学者对难治性癫痫难治的原因提出以下危险因素:(1)多种癫痫类型同时存在;(2)复杂部分性癫痫;(3)丛集性癫痫发作;(4)癫痫持续状态;(5)精神发育迟滞;(6)经常引起外伤的癫痫发作;(7)有跌倒发作者;(8)脑电图背景异常;(9)婴儿期发病的某些癫痫类型;(10)有家族史者[5]。国外学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因:(1)脑器质性损害;(2)抗治疗的反复顽固性发作;(3)合并精神医学方面的问题;(4)不确切的诊断和治疗[6]。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传统抗癫痫药物的局限性,临床上需要耐受性强、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的抗癫痫新药,特别是对常规抗癫痫药物效果差的难治性患者,应考虑使用抗癫痫新药[7]。左乙拉西坦是一线抗癫痫新药,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近100%,药物代谢动力学呈直线,起效快,已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主要药物。通常在服用左乙拉西坦1小时内,药物血浆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无需经过肝脏代谢,因此不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损伤,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左乙拉西坦可通过肾脏快速排解,药物清除率在给药后1天内高达95%,其中经尿液排出达65%,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10%,因此不会影响血药浓度,不良反应率低[8]。本研究中20例患者在原有给药的基础上添加左乙拉西坦,在治疗18周后总有效率达90.0%,无效仅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在给药初期出现轻微的反应迟钝、嗜睡和记忆力降低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逐渐消失。
总之,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明显,可减少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