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农村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的应用价值

2019-01-21王晓蔚

交通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受检者定期检出率

沈 燕,王晓蔚

(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226361)

我院地处沿海发达地区,通过数十年健康普及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城市居民已能做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农村居民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健康检查覆盖率较低,主动性也相对较差,导致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偏低,而一旦等到有症状就医,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几年我院体检管理中心把提高农村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率作为研究课题,首先从护理措施入手,提高筛查人群的主动性、依从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地区健康检查人群中具有早期癌症高危倾向的农村体检者120例,其中肺结节28例,甲状腺结节26例,宫颈异型鳞状上皮细胞或可疑高、低级上皮内瘤变36例,乳腺实质性肿物12例,前列腺PSA异常18例,根据病种检出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22~70岁,平均44.58±19.97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3±20.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追踪随访2年以上。

1.2 方法 对照组暂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不同检出结果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体检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1]。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1.2.1 不随意舍弃检查项目:告知受检者不要随意舍弃检查项目,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有的体检者因怕麻烦或隐私问题,自动放弃了部分检查项目[2]。

1.2.2 建立个体电子档案:由体检中心护士对每个具有恶性肿瘤高危倾向者建立个体电子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史、既往史、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从事工种等,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等,并预留一位备用联系人电话以备急用。

1.2.3 做好针对性健康服务:农村人群信息闭锁,医疗知识相对缺乏,对需要复检甚至疑似肿瘤等状况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疏导、帮助:(1)利用体检等候的时间,通过LTD屏循环播放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度;(2)根据总检医生给患者的健康指导意见,护士在其档案中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处方以及肿瘤防治的科普资料,使其对疾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有计划地管理好自己的健康;(3)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主动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根据不同的负性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帮助和安慰,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程度。动员家属给患者以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支持,使其按时进行复检;(4)开设短信督导与提示项目,提醒可疑患者定期复检,同时发送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链接,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营养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于不能或没有及时到检人员,及时电话通知并告知检测的重要性,了解不能及时复检的原因,同时协助预约检查时间。

1.2.4 注重个性化复检项目:肺结节(含磨玻璃影)行胸部高分辨扫描;甲状腺结节行彩色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宫颈病变行刮片、活检+HPV检测;前列腺查TPSA及FPSA/TPSA占比,必要时行核磁共振检查,同时关照其检查前4~5天禁忌性生活和肛门直肠指检;乳腺肿块行钼靶摄像及磁共振检查。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复检周期一般安排6个月左右一次。

1.2.5 后续治疗及康复指导:根据复查结果指导就医方向,并帮助预约诊疗专家及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健康指导介绍后期治疗方法,强调恶性肿瘤早期治疗的意义,简述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受检人群中具有恶性肿瘤高危倾向者定期复查参检人数(率)、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率以及对体检中心护士满意度的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观察时间以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为时间点,两组人员均随访2年以上。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具有恶性肿瘤高危倾向者的定期复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观察组得到及时的复查和诊治,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通过发放满意度测评表结合电话随访对两组人员在追踪服务、指导分诊、结果解读、专家预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统计分析,由于对照组主动复检依从性差,定期到检人数偏低,从而导致其护理满意度相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定期复检及早期恶性肿瘤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定期复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检后符合手术指征者术后病理分别为:肺原位癌或微浸润癌,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或原位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或乳头状癌,乳腺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前列腺原位癌。除观察组1例乳腺高级别导管内癌伴浸润、1例宫颈鳞癌,对照组1例浸润性肺癌、1例甲状腺癌、1例前列腺癌需行术后综合性治疗外,其他所有病例均未见病灶浸润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需进行术后补充治疗。两组局部或全灶晚期病例未做对比性分析。但对照组由于定期复检率低于观察组,部分病例有可能会因为丧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后期医疗资源投入增加且治疗效果下降,由此可见,恶性肿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而健康体检作为疾病筛查手段将越来越重要[3],健康体检是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控制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4]。因此提高普通人群尤其是农村人群体检筛查的覆盖率、主动性、依从性护理干预不可或缺。分析农村人群定期体检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1)文化水平差,接受信息及医疗知识能力偏低,甚至部分群众宁可搞迷信活动也不去医院看病;(2)主观不重视或有逃避心理,认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不会有问题;(3)经济原因:一是纯农民户,无经济收入,认为健康检查是浪费,二是常年外出务工者小病拖着,必须等到年底领到工资放假回乡才会想起去医院检查身体,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4)工作繁忙:部分农民既忙于进城打工又忙于回乡种地,无暇顾及健康体检。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健康管理师有义务加大宣传的力度,除做好以上文中提到的干预措施外我们要多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义诊咨询、肿瘤防治的科普讲座、发放防癌的科普资料,并扩大健康教育的辐射面,向体检客户以外的人群外延,对受检者和非受检者的生活习惯、就医等进行科学指导,提升公众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度,进一步促进和优化公众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让健康体检这种新的健康消费方式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同时,我们体检中心的质控小组要严把质量关,从受检者的登记到检后的随访要层层把关,保证每位受检者在检前、检中、检后都能得到一套完整的服务。因为体检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水平[5],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复检人员对疾病的认识高度,优化体检环境,合理安排体检顺序,节约体检费用、缩短检查等待时间等,是提高农村健康体检人群主动性、依从性的有力措施。

猜你喜欢

受检者定期检出率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