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理念的乳腺癌“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建设及效果评价*

2019-01-21李一桔陈云霞胡汉美倪启超陆凤英

交通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置管患肢专科

李一桔,陈云霞,胡汉美,倪启超,陆凤英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甲乳外科,2外科,江苏226001)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等治疗措施[1]。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期,需要护理人员实施全程、专业化的护理[2]。“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即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设,在每个专科塑造一个高品质的专科护理项目[3]。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专科护理品牌形象,从而打造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品质链[4-5]。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一病一品”实施后10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8月—2016年4月实施“一病一品”前1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探讨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为女性,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100例,年龄32~78岁,平均(40.5±7.5)岁,病程 12±0.5 月,学历:初中及以下 19例,高中34例,大专及以上47例。观察组100例,年龄 28~76岁,平均(39.1±6.8)岁,病程 12±0.7 月,学历: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39例,大专及以上43例。两组年龄、病程、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2.2 观察组采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1)组建团队,同质化培训考核:科室成立专病护理建设团队,针对乳腺癌临床护理中的重点难点查找循证文献资料,系统培训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及操作规范与流程。筛选3名护理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组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组、PICC置管维护组和优质护理服务链接组。三组分别围绕乳腺癌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确立专科护理的重点内容与流程,并对科室N0-N3级护士进行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操、PICC置管维护拔管流程、从入院到院后的优质护理服务链等相关专科操作与服务流程的全员同质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共有18名NO-N3级护士进入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团队。(2)树立与实施专病护理品牌亮点:①落实责任:护士长全程对3个护理小组的护理重点进行指导,责任组长负责每日检查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全面护理,落实各小组的品牌实施战略。②患肢功能锻炼组:选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编制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循序渐进康复操为操作规范,每天下午15:00~16:00开设健康教育课堂,采用视频教育+护士现场演示模式,落实患肢功能锻炼6S教育。Sports锻炼: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Standard标准:责任护士示范患肢功能锻炼,动作具体、标准、量化;System系统:功能锻炼贯穿患者整个康复期,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Specialty专业: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健康指导;Smile微笑:护士态度和蔼、亲切,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无缝隙服务;Satisfaction满意: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以个体化的语言耐心讲解,以达到患者知、信、行的效果。③PICC置管维护组:以静脉治疗实践与规范为依据,编写置管前沟通及PICC居家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落实PICC置管维护5A管理。Administrate管理:遵循静脉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化疗方案、药物性质、患者经济状况等选择适宜的输液途径,确保安全;Assess评估:每班评估患者PICC管道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Assist协助:结合患者ADL评分,协助患者完成化疗期生活自理;Ability能力:责任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树立居家自我护理的能力;Always全程:护士从置管到拔管每一次都规范观察、维护、记录,始终关注管路安全。④优质护理服务链:对全体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情商等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人性化、亲情化、无缝隙护理”的实践能力,落实入院“热心接”、术前“耐心讲”,术后“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出院“温馨送”,出院后“爱心访”[6]等措施。

1.3 评价指标 (1)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参考王美等[7]的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表。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偶尔依从、不依从,具体标准:完全依从,锻炼3~5次/天,10~15分钟/次,且主动完成;基本依从,锻炼 2~3 次/天,5~15 分钟/次,需护士或家属督促;偶尔依从,偶尔锻炼或每次时间少于10分钟;不依从,从不锻炼。记录患者术后1~7天、2周、4周的依从情况,将依从性采用依从率进行量化,依从率=(完全依从患者数+基本依从患者数)/患者总数×100%。(2)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量健、患侧肘关节上10 cm处臂围,患侧臂围大于健侧臂围2 cm及以上者评定为淋巴水肿。(3)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在患者出院日发放自我护理知识问卷,共涉及5个方面10道问题,共100分,分为掌握(≥90分)、部分掌握(70~89分)、未掌握(<69分)。(4)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从患者置管到拔管期间,每周观察有无感染、堵管等置管后并发症。(5)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编制的出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专业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4方面,共10个问题,均为单选题,每题选项设非常满意(10分)、满意(8分)、较满意(6分)、一般(4分)、不满意(2分)。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日由主班护士负责发放并当场收回,无需填写患者姓名、床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独立样本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为79.75%±0.2%,高于对照组的32.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85份,观察组收回有效问卷95份。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例(4.2%)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1例(12.9%)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6,P=0.034)。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 论

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建设改进了专科健康教育模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术后早期整体和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淋巴和血液回流,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预防水肿的发生[7-8]。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9],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同时上肢的不对称影响了外形的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本研究表明,通过认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采用视频教育加护士现场演示,集中教育加一对一床边教育等多形式的教育模式,促使患者都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出院前指导患者掌握出院后的锻炼内容,保证患者可以掌握出院后自身锻炼内容及要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一病一品”患肢功能锻炼6S教育模式,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患肢功能的同时降低了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建设规范了专科护理流程,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三级医院评审明确要求临床科室要有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专科护理质量标准,为此我科制定了在PICC置管及维护过程的相关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11]。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实施从置管前到拔管的全程5A管理,护士规范落实PICC置管、维护流程,提高了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能力,帮助患者认识PICC导管自我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其早发现、早预防PICC导管并发症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患共同努力下,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降低,减轻了PICC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心理负担[12]。

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建设实施同质化优质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优质护理服务品质链的实施,要求护士知晓科室特色服务项目,接受同质护理服务训练,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同质护理[13]。我科通过同质化培训,实施入院“热心接”,术前“耐心讲”、术后“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出院“温馨送”,出院后“爱心访”,达到护理服务态度标准化、病情观察细致化、护理技术专业化、健康教育多元化,落实同质化的护理服务,顺应了现代护理的发展潮流,也是对深化优质护理内涵的一次主动探讨。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已经成为评价护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4]。本研究从入院到院后优质护理服务链链接着为患者提供全程、专业的优质护理,并且通过多形式健康教育,让患者参与疾病康复全过程,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实施乳腺癌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方案,降低了因处理并发症而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经济负担,因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提高。

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建设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本研究表明,乳腺癌一病一品顺应临床专科护理发展的方向,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4项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连续两年针对临床护理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品管圈进行改善与提高,科室护士发表护理论文10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专科护理质量、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服务能力均有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一病一品”专科护理通过改进专科健康教育模式,规范专科护理流程,提高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

猜你喜欢

置管患肢专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