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六年级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2018-02-11陈金周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衔接初中数学

陈金周

摘要: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承载了基础教育教学的三个阶段:一、二、三年级为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为第三学段,从学制上进行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也考虑到了这种衔接,但在中小学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断层现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关注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是一项顺应时势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初中数学;衔接

1课堂上,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虽已进入第二学段,但仍是小学生,六年级的学生还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意识。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识记的方式学习,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抱着不在意的态度,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因此,六年级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都与初中的学习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前学后忘的想象较严重。为了六年级学生到了初中能够尽快适应学习上能力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知识点,归纳题型,渗透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如:六年级上册中,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比、百分数这四个单元的实际应用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数学模型:“单位“1”的量对应量的分率=对应量的具体数量“展开的,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使用这个关系式。再如:发芽率、命中率、及格率、增长率等都是:考查对象的数量单位“1”的量100%这种模型,在解决应用问题时,把问题抽象出模型来解决。刚开始学生不能顺利的接受这种思维训练的方式,但在不断的渗透过程中,在这学期第三个月时,部分头脑聪明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主动归纳、对比所学的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明显感觉到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本质

小学课堂较重视数学的趣味性,但冲淡了课堂上的数学味。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本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时,通过情景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存在的意义,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加深对百分率概念的理解,通过应用反复体会,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四个单元的实际应用问题分析中,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3指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数学课上指导学生要处理好“听”、“思”、“做”的关系。指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听懂”例题的解法及思路和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要听“懂”,就要弄清“为什么?怎么回事?”把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对比、分析、归纳。重视学生接受式学习与主动学习的结合,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做的环节,切实落实数学学习中:“听的懂---说的清---做的对”三个重要环节,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会高效学习。

4鼓励动手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动手和爱问问题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指导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的知识要比教师灌进去的知识牢固得多。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即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智力。如教学圆柱、圆锥体积,可准备两组圆柱和圆锥教具,每组分别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向圆柱里装沙子,学生肯定会积极参与,而试验结果却是:用装满沙子的圆锥向圆柱里装,有的三次装不满;有的三次刚好装满,有的三次装不完。虽然结果不同,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有效的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趁着探究兴趣正浓,笔者引导学生对圆柱、圆锥的底和高进行比较,然后再装,学生就在操作中轻松地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的效果远比我们硬塞公式要好得多。

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5.1真心换真情

新课改背景下,师生是平等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交流,跟他们交朋友,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其次,尊重每一位学生,决不能偏爱优生,歧视学困生;再次,课外常与学生一块游戏,交流学习心得,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真心换真情。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少一些讲解,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将课堂变成师生心音共鸣、情感交流的园地。这时,我们才能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在自己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5.2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

社会在迅速发展,学生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适应且能掌控这种变化以及了解学生的心理,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也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6结语

开展衔接教学研究是改进教师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径。我校的生源比较复杂,主要是农村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对初中的教学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瞻前”还要“顾后“,还要从多方面研究六年级学生与初中学生的智力、情感等变化规律,才能更好的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叶小红.中小学数学过渡衔接现状及对策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 (01):83.

[2]孙宏.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6 (26):197.

[3]吕寻琛,宋清爽.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时效途径和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 (01):116-117.

[4]刘晓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5 (09):66.

猜你喜欢

衔接初中数学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