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影新说:浅析林黛玉和林红玉之间的关系
2018-02-11郭思远
郭思远
摘要:《红楼梦》一书多用借影,如“袭乃钗副,晴有林风”等等。实际上林红玉也是林黛玉的一个影子,除了姓名、容貌、性格上的相似之外。两个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念也构成对比互补的联系。芸红之恋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宝黛爱情对照映射和延伸。
关键词:《红楼梦》;借影;林红玉;林黛玉
姹紫嫣红的大观园里,“如果说宝玉是一块五彩斑斓的通灵宝玉,那么与之相辉映的:来自幻境的黛玉,翠绿欲滴;来自佛界的妙玉,洁白如冰;来自尘世的红玉,鲜红似血。”[1]红楼用字无一处闲置,“玉”字更是全书的精要之字,曹雪芹自热不会随便使用“玉”字,而林红玉作为贾府众多丫鬟里名中带“玉”字的,其对于构建与林黛玉和贾宝玉形象、突出小说主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试着从林红玉是林黛玉的另一个影子切入,研究她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探寻林红玉人物形象的重要意义。
一、外貌性格的正向联系
小红本名林红玉,乃林之孝之女,正可与“林黛玉”三字相对。“林”与“林”同姓,“玉”与“玉”重名。女子点唇用“红”,画眉用“黛”,二者皆为女子梳妆打扮之物。一红一绿,倒也符合了賈宝玉“红香绿玉”、“怡红快绿”的审美倾向。徐雯雯在《林黛玉的镜像式人物小红》中从色彩学的角度分析过“黛”和“红”两种颜色的不同,“黛乃是绿色,一旦和别种颜色调和,呈现出来的将是污浊一片,而绿色则不堪忍受这种人为的侮辱,悄声隐退,这恰如孤标傲世,目下无尘,悄然避世之黛玉。”[2]而红色,作为三原色之一,与许多颜色都可以调和,恰如八面圆通、积极入世的红玉。
甲戌本二十四回脂批:“又是个林”,“红字切绛珠‘玉字则直通矣。”此处没有用简单的“同”字,而是用了“通”,情意相达曰通,可见二者互为映照的关系。“红”与“黛”是书中最突出的两种颜色,第一回“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句旁侧批: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此处就将“红玉”和“绛珠”紧紧联系在一起。戚序本二十七回有一条脂批:“凡小红传皆为黛晴而作”,直接点明林红玉和林黛玉的映衬关系。
同黛玉一样,红玉也是“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小说第二十四回以贾芸和宝玉的视角侧面进行描绘:“贾芸往外瞧时,是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生得倒也细巧干净。”“宝玉一面吃茶,一面仔细打量那丫头,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鬒鬒的头发,挽着鬒儿,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由此可见林红玉长相不俗。书中也多次描写林红玉在怡红院中的生活状态:“闷闷的走至房中”、“闷闷的睡在床上”、“无精打采”等等。小丫头佳慧曾直接点明小红的黛玉之风:“林姑娘生的弱,时常她吃药,你就和她要些来吃,也是一样。”
同样,她们都喜散不喜聚,因为她们都明白,热闹过后必然是荒凉。刘心武曾言:“小红是贾府中难得的清醒者。”在贾府过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时,小红就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谁受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是谁还管谁呢?”而黛玉寄人篱下的惆怅,自怜自哀的敏感使得她对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小说第三十一回中曾言:"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二人对以后贾府的兴衰都有了极强的预见性。
二、价值观念的互补延伸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许多人物的互相映照来进行人物类型化的构设。这种借影式的描写,既包含上文所阐释和总结的正面相关性描述,也包含反面不同性格之间的互补构建,而我认为,正是这些反向式的互补,更能延伸小说人物的性格,让红楼里面的女性更加真实,形成更全面的人物分析。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黛玉是感性的化身,表面上林红玉的世俗和林黛玉的孤高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但既然我们认为林红玉是林黛玉的一个影子,便可以从林红玉的典型特点——理性(世俗),尝试去探寻林黛玉性格中的另一面。不难发现林黛玉的性格还是存在一定理性的,而这些鲜为人知的理性,正是通过林红玉这样的影子表现出来的。
林红玉的精明伶俐,对照着黛玉的冰雪聪慧。林红玉是一心想“入世”的,她迫切地想改变自己四等丫头的地位,不愿意成为封建制度的阶下囚,于是她争着为王熙凤做事,抓住机会给宝玉倒茶等等,她的功于心计只不过是她“遂志”的垫脚石。而黛玉很多时候有意识地在抗拒俗世,高冷旁观。小心翼翼地构建内心世界来避开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和纠纷。但换个角度考虑,一个人要做到与世俗保持理性的距离,他首先要对世俗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避世”者同样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而很大程度上,“避世”者对社会的敏锐洞察近乎于“入世”者的功于心计。
事实上,黛玉体弱多病、无依无靠的处境,再加上大观园内众人普遍看好“金玉良缘”的氛围,她也在积极地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地位。《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众姐妹题诗。文中写到:“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当宝钗成为宝玉的“一字师”后,“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再看林黛玉帮宝玉写的《杏帘在望》:“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此句被元妃认为是最好的“颂圣”佳句。
要知道,元春在勾心斗角的宫里生活,黛玉帮宝玉写的诗,不可能看不出来,再加上元妃周围乌泱泱一屋子的太监、宫女,他们整日在宫里察言观色、吹毛求疵,黛玉这样的小举动自然躲不过他们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点凭借黛玉的敏锐的性格,她不会想不到。因此很大程度上,黛玉是在元妃面前故意地表现自己,而元妃也只是看破不说破。这样看来,林黛玉与中国传统式内敛淑女形象比较起来,还是有比较大的突破的。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女孩,如此敏锐的眼光,缜密的心思。说她没有一些心眼,没有一些心计,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人生来具有利己主义的劣根性,这使得任何人想完全脱离社会变得几乎不可能。即便是“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自己寻找着世外桃源,却希望儿子能做官扬名。而正是林红玉这样一个形象,从反面揭开了林黛玉性格中的理性,甚至是世俗的一面。使得黛玉的形象更为丰满和真实,让人们了解到一个更具人情味的红楼女性。
三、爱情婚姻的对照映射
除了林红玉自身的性格特征和林黛玉多方面的观照,她和贾芸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宝黛的爱情。林红玉的“玉”乃是“石”,贾芸的“芸”乃是“木”,恰好又是一个“木石前盟”。同为“手帕情缘”:绮散斋书房里,红玉初见贾芸,心生欢喜;蜂腰桥下,红玉遗帕惹相思,私定终身。而另外一边,病榻上的宝玉,托晴雯送去两张旧手帕,表明自己的心意。脂批说芸红“原非书中正文之人,写来间色耳”,点明作者写芸红之恋为烘托宝黛爱情。芸红之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四回至第二十七回中,“这几回正是宝黛爱情由朦胧过渡到明朗的转折点,读西厢、葬花等重要事件都發生在这一阶段。芸红爱情穿插在宝黛爱情的节骨眼上,除了造成小说结构上摇曳多姿的艺术效果外,用意似还在于为两段‘木石姻缘建立联系,为后半部情节预设伏笔。”[3]
“虽然她们都有着同样的手帕情事,但产生的基础和目标却不相同”,[4]宝黛的爱情更多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宝玉也曾毫不忌口地称赞过林黛玉不会说那些个考取功名的混账话,他们的爱情是曹雪芹呕心创设出的对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挑战。而芸红之恋,一见定情,不仅在于喜欢对方的容貌,更在于他们向上攀高的共同追求。甲戌本二十七回旁批:“小红以中上人物垂青一贾芸,固贾芸足以动之,要亦不得其上而思其次耳。”曹雪芹不愿把理想中的宝黛之情写死,只好选择将现实中的芸红之恋写活。即使这样的爱情多了一份现实的苟且,那也是对理想爱情的延续。
“曹雪芹先生希望通过贾芸和小红,把读者的视野引出贵族府第之外,呈现一派市井风景。这种辐射式的写法是非常高明的。”[5]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历史环境下,没有人去肯定女性的社会价值,自由的恋爱观更是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小红和贾芸的相爱却是一个很好的折射点,曹雪芹没有在社会边缘人物的塑造上惜墨。也正是他笔下这些边缘人物的光彩与尊严,体现出作家对自由人格的肯定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四、小结
总览《红楼梦》全书,虽然留给林红玉的笔墨并不多,但其不卑不亢、善于抓住机遇、在俗世之中能游刃有余的突出性格让林黛玉的另一种性格特征得以显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当然,说红玉是黛玉的影子大可不必过于拘泥。林红玉有她作为一个独立人物形象的作用:一方面,她爱得大胆,爱得有人情味,寄托了曹雪芹的平等意识和反抗精神;另外一面,从宝玉的生平来看,他一生情系大观园的女儿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她们、保护她们。但在封建社会残酷的事实背景下,宝玉根本无能为力,先是金钏儿,接着是晴雯、司棋……她们一个个在残酷的封建制度下悲惨地离去。理想和现实交织的巨大精神打击让宝玉看破红尘,彻底地绝望了。因而小说后半部分对林红玉、刘姥姥等社会底层人物的歌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正是曹雪芹寄托希望之处。从林红玉身上,曹雪芹开始反思贵族之间的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的种种弊处。林红玉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社会边缘人物的肯定与尊重。
参考文献:
[1]《林红玉索隐》,沈治均,《红楼梦学刊》,1993年03期,P338
[2]《林黛玉的镜像式人物小红》,徐雯雯,《山东教育》,2013年z5期,P114
[3]《林红玉索隐》,沈治均,《红楼梦学刊》,1993年03期,P332
[4]《林红玉形象探析》,郑继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P50
[5]《从芸红之恋解读〈红楼梦〉》,班岚,《林区教学》,2015年第2期,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