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路径与探索
——以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2018-02-11吕国荣吕红军吴家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院校企协同

吕国荣,吕红军,吴家祥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一、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不适应、行业企业参与不充分、人才培养通道不畅通,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形成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匹配的矛盾。为化解这一矛盾,需要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和体制创新。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在政府层面尚未完全建立,存在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动力不足,直接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创新能力不足。本研究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为例,从实例验证和探讨如何开展校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的路径,并提出一些意见和政策建议。

二、泉州医高专影像技术专业开展校院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构建和成效

5年来明显增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构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突显。

1.校院协同建立名师工作站。依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等单位建立5个名师工作站。开展院校协同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培养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学校知名度;作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负责和承担影像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2.校院融合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对附属医院投资500万元,购置影像设备和创设苗圃科研基金,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设在附属医院,成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培训基地和教师服务社会的窗口,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校院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捐赠1000万元的医学影像旧设备,用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校院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培养医学影像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实验实训基地。

4.行业、医院、学校合作共建惠世超声医学QQ精品讲堂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依托福建省和泉州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附属漳州市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公益性惠世超声医学QQ精品讲堂,向全省及国内部分地区开展高端超声医师的技术技能培训。

依托上述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三年来取得较好成绩。校院协同,构建多层次医学影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规培生、兼职教师30余名,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共招收500余名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两届学生共135名,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在98.5%以上,主要服务于县级以上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共培训超声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4000余人次。近3年来联合制定福建省声学造影标准(草案),并申请著作权4宗;联合编写国内第一部《胎儿颅脑和心脏畸形超声诊断》专著,联合编译国内第一部《神经肌肉超声》专著;大型超声诊断学介入超声学副主编二部,参编本科教材和研究生参考教材各一部;联合开展MOOCs资源库建设并进行教学研究。开展介入性超声和三维超声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服务社会并将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校院耦合推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附属漳州市医院把泉州医高专纳入技术创新体系。两所医院把我校超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纳入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科研成果共享,科研课题共担,技术技能人才共育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三年来联合发表SCI论文10篇,荣获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三项,协同申报并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政、校、行、企协作,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增加。学校影像技术专业参加中国超声医师协会组织的腹部超声指南和妇科超声指南的编写;参与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组织的介入超声指南的编写,其中主笔三个分指南,参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分会组织的射频治疗肝癌中国指南(英文版)编写,参与国家卫计委超声专业能力建设培训教材的编写。三年来通过专家工作站(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会诊疑难病例1500余人次。这些成效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美誉度,也体现了学校服务国家、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开展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构建和实现路径的几点启示

1.构建校院协同的多层次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积累的主要路径。 构建院校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可有多种形式,可系统地培养多种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大师、名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心,都是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创新平台建设可培养多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1-2]。但是要建立这些创新平台,关键是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尽快地建立起政府、学校、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联动机制。要加大力度,围绕技术技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职业院校联盟建设。此外,学校要加快建立起特色专业群及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紧紧围绕产业链结构建专业群,要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建立校企(院)联合培养机制,重建课程体系,通过共建开放、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符合专业转型升级,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使区域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更加突显。

2.推动企业(医院)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首要任务。保证校企(院)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顺利开展,实现校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是首要要素[1-4]。因此,在校企(院)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过程中,要找准校企(院)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即以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途径、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摈弃校企(院)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案例说明只有企业(医院)主动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最终实现校企(院)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才能保证校企(院)长期稳定的技术技能积累的健康发展。

3.加快校企(院)的沟通衔接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关键。 本案例实践证实,通过多种创新平台建设,可以培养多种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人才。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沟通衔接,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一是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衔接,横向融通,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接受教育多种途径。确实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国家教育部要尽快建立相关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管理制度,切实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适应大规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建立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探索建立国家资源框架制度,构建与技术技能人才成才匹配的“进阶”结构的通道。三是省级教育部门要尽快制订学分银行和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细节。

4.构建探索性与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学习结合的企业学习制度是企业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制度。本案例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探索性与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耦合的学习制度是企业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制度。技术技能人才的学习需要两个维度的创新——广域开拓与深度挖掘。这就要求企业学习制度需要合理协同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是对已有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经验作出广域性拓展,通过岗位实践去验证并选择技术技能优化方案,逐步实践生产技术技能的完善与改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如本案例中开展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等多项新技术与声学造影标准的制定和多部指南的编写,体现了探索性与挖掘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本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开发和提升,也是企业技术技能积累水平和能力提升。要实现这两种提升,主要依靠企业学习实现路径即工学整合式学习和分散式学习相结合,工学整合式学习实质上是自我挑战、自我管理的岗位训练,需要积极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断从企业工作中挖掘、探索、总结,完善技术知识、细节、经验,开发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潜能。工学分散式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正式的集中式企业培训,正式与集中的企业培训难以完成高层次职业能力的开发使命,只有通过灵活的工学分散式学习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满足现代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包括创新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

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的必要路径是终身学习。因此企业(院校)必须构建探索性和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和分散式耦合的企业学习制度和文化,才能满足现代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需求。

[参考文献]

[1]王 秦,李慧凤,嗷静海.基于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12-18.

[2]于志晶,刘 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1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99):10-24.

[3]崔景贵,黄 亮.心理学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87-91.

[4]肖 坤,夏 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3):112-118.

猜你喜欢

校院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综合性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瞄准”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