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赫哲族的历史与族源*

2018-02-11鄂善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氏族赫哲族黑水

鄂善军

(佳木斯博物馆 历史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有人口5354人。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插草以记事。目前,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同江市街津口乡、八岔乡以及饶河县四排乡等地。长期以来,赫哲族沿江、沿河居住,渔猎经济是赫哲族主要经济活动。因此,有“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的记载。

一、民族名称

“赫哲”这一名称,来源于原居于伯力以下的一部分赫哲人,名为“赫哲喀喇”的自称或他称,后来,转变为民族名称。“赫哲”名称是从“赫真”变音而来。“赫真”是“黑斤”、“黑津”、“黑哲”、“赫斤”、“赫金”等名称的同语异写。“赫真” 或“赫吉斯勒”(即“赫真们”)在赫哲语中是同一词汇,意为“东方的人们”或“下游的人们”之意。

“赫哲”名称,在历史文献中始见于《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1663年5月1日)清廷“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1]。赫哲的族称又见于《皇清职贡图》中的绘画与记载。

“赫哲”名称在20世纪上半叶,还不为赫哲人们所普遍熟知,只知有“赫真”和“奇楞”的名称。在学术界普遍应用“赫哲”这一名词,是从1934年凌纯声先生出版《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后,广为传开。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赫哲族民歌,1963年,由著名歌唱家郭颂首先演唱,之后,这首歌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迅速传遍了祖国大地。它原是运用传统民歌《等阿哥》的曲调进行创作的,但曲调经音乐工作者作了合乎赫哲族传统民歌发展规律的创造性变化和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歌曲,《船歌》的歌词也随之响遍祖国各地。歌中唱到的乌苏里江,高高的大顶子山,成为赫哲人生活变化的见证。千网齐张,船儿满江的壮丽景象是赫哲人热火朝天在江上开展生产活动的写照。从此以后,赫哲族名称在全国范围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汉族人最早称赫哲为“黑斤”,现在称赫哲。汉族劳动人民则以居住地域为区分,对居住在下游的赫哲族,称 “下江人”,汉族原居住在松花江最上游,对居住其下游的赫哲族称“下江人”。

俄国人称赫哲族为“高尔牒”、“果尔德”或称之为‘那笃奇斯’”人与“纳特基”人。苏联人称赫哲族为“那乃”或“那敖”人。

日本人称赫哲族为“高里特”(即果尔特),与俄国人称“高尔碟”出于一语的变音。“果尔特”一词的含义和来源,苏联学者О·П·苏尼克在《乌尔奇语》(1985)一书中指出:“果尔特”是乌尔奇人对那乃人的称呼,意为“剃发的人”,相对而言,乌尔奇人则是“不剃发的人”。这一解释令学术界十分信服。将其与中国文献尤其是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相参照对证,可以认为中国的“赫哲”,俄罗斯的“那乃”和“乌尔奇”,从前都属于“黑斤”群体,统称为“黑斤”。只是,由于受满族影响程度不同,赫哲(那乃)剃发而辨,是为“剃发黑斤”,乌尔奇则为“不剃发黑斤”。

二、赫哲族历史

赫哲族历史悠久,赫哲族先世,自古就生活在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地区。赫哲族的祖先在舜时期,是息慎的组成部分,先秦时称肃慎或稷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分为七部,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一支称黑水靺鞨,赫哲族先世是黑水部主要成员。

为了巩固边疆,唐王朝对东北边疆各民族实行了许多治理措施。

一是封官授爵,治理本土。唐朝开始的武德初年,对东北边疆各族酋帅、渠长到中原朝贡者,都授予官爵。在黑水靺鞨之地,公元622年即“唐高祖武德五年渠长阿固朗始来。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臣附,所献有常,以其地为燕州”,黑水靺鞨首领向中原唐王朝臣服朝贡极为频繁。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赴长安朝贡,唐玄宗封他为勃利州刺史,州治所在地为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倪属利稽等十人到长安进贡,朝廷授他为中郎将。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二月癸卯)靺鞨派遣使者朝贡,授为将军。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正月甲午)靺鞨首领九异朝贡,也授他为中郎将,令治理本土。公元746年(天宝五年三月)黑水靺鞨遣使者至唐,献金银和六十综布、鱼牙紬、朝霞紬、牛黄、头发、人参。唐王朝与黑水靺鞨的统属关系是很密切的。可以说是朝贡、使者络绎相连,赏赐受封经常相继的。

二是派长史共同管理。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应安东都护薛泰的申请,在黑水靺鞨内设置黑水军。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在黑水靺鞨最大部落设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唐王朝派长史官员共同管理其地,所谓监领之。这种建置,与唐朝初期授封黑水靺鞨首领以官爵,治理本土的管辖措施,又推进了一步。

三是赐姓移名。以唐王室之姓,赐姓移名,表示精诚内服。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唐玄宗赐黑水靺鞨都督姓李名献诚,以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仍隶属于幽州。

四是派遣使臣。唐王朝对东北边疆各民族极为重视,除采取许多措施,封赏本地各族首领为显贵官员,治理当地,设置较完备的军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外,还经常派遣使臣前往东北边疆宣谕,使黑水靺鞨各族诚服中原王朝。

辽代的五国部是五个大部落集团,它的地理范围广阔。五国部的族属绝大部分以赫哲族的先世为主。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通古斯语族中的满族、鄂伦春族的先世,也有更多的费雅喀(原称吉烈迷)杂居其中。

金朝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依兰县附近设置胡里改路。管辖松花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金朝初期,在胡里改路设置万户,海陵时代罢了万户,乃改设节度使。

元朝在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直达东部沿海的广阔地区设置的军事行政机构较完备。尤其征东元帅府和女直、水达达万户府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对赫哲、吉烈迷、鄂伦春等族先世的统治,有效地承袭了历代王朝在此广大地区行使的管辖权,而且为后来攻取库页岛(当时称骨嵬),扼守从鞑靼海峡进入黑龙江水域的交通咽喉要地,保卫疆土,奠定了基础。

元朝为了使内地与遥远的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和库页岛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地处极寒,积雪时间长的地理条件,组织兀者、吉烈迷人在松花江下游到黑龙江流域地区,设置了许多狗站,用来传递信息与运输物资。《辍耕录》中曾载:狗站,在高丽以北,名称“别十八”,即汉话的五国城,流放罪人于奴儿干必经此地。这个地方最冷,海水也结冰,自八月即封冻,到次年的四五月方可解冻,人在冰上行走,如同走在平地上。征东行中书省每年委派官吏到奴儿干,给流放犯人散囚粮时,必须用狗站的狗拉雪橇(赫哲语“拖日气”),每个雪橇套四只狗做挽力。狗听从赶雪橇人的指使,疾驰如飞。停止时,赶雪橇的人用“栲力”(指挥棍)交叉拄地,即刹住了雪橇。

明朝继承元朝的管辖权,镇守东北部边疆,尤其对黑龙江下游的特林一带直抵入海口的治理,与元朝时一样,极为重视。 明朝之初,在赫哲、满、鄂伦春、费雅喀、库页等族先世分布的地方,一时尚无设置卫的需求,则先设置千户所、地面、站、寨等。永乐七年(1409年)夏初,奴儿干地区头目、蒙古族后裔忽刺冬奴等六十五人来朝,复奏言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明朝政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年闰四月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是明代在东北地区带有军事性质的最高行政机构,隶属明朝兵部。都司相当于“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二人。卫是次于都司的地方军政机构,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其属官有镇抚司镇抚二人。千户所(简称所)是比卫低一级的基层行政机构,设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镇抚二人。所下辖为百户,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卫所的这些“土官”,均由未脱离生产的氏族、部落酋长担任,没有官俸。

从明朝的万历年间起,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女真族的民族英雄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皇太极,用了近六十年的时间,先后征服了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下游女真各部,并招降了贝加尔湖至额尔古纳河的蒙古诸部,从而统一了整个黑龙江流域。清崇德六年(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皇太极在诏书中庄严宣告:“自东北海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迄西北海滨(贝加尔湖),期间使犬使鹿之部,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2]这段话概括了清代前期东北的疆域。

三、民族源流

赫哲族是多源多流的民族。它作为一个族体,是由17世纪初的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至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约22个氏族构成的。

赫哲氏族是构成赫哲族的22个氏族之一,赫哲氏族在清代档案中又称赫吉格勒氏族或赫吉斯勒氏族,是一个古老氏族,为黑龙江下游赫哲族的四大氏族之一,赫哲氏族移居黑龙江沿岸后,吸收了一些通古斯人和土著居民。赫哲氏族的一部分人参与了满族的形成,为满族的一个氏族。

17世纪中叶,赫哲氏族称“赫哲喀喇”[3],分布在伯力迤下黑龙江沿岸,即今俄罗斯境内“那乃”(赫哲)人聚居区,有83户,300余人。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军与入侵乌扎拉村的“罗刹”交战时,该氏族的章京阿交哈曾援助清军寻回战马,立下功劳,受北京清廷的奖赏。顺治十年(1653年),赫哲氏族继续向清朝纳贡。

赫哲氏族包括15个父系氏族分支。其分支名称多起源于各分支所处的村庄名、河流名:达乌堪(达乌)、多克达堪(多克达)、居安堪(居安喀)、吉里达堪(吉里)、喀里托米堪(喀里托米)、蚂蚁堪(蚂蚁)、鄂勒旦堪(鄂勒旦)、卜通堪(卜通)、山东堪、赛楞堪(赛来米)、托勒格堪堪(托勒格堪)、托毕拉堪(托毕兰)、博朗堪(博朗)、洪棍堪(洪棍)等。 “堪”字音,为通古斯语“人”之意。

赫哲族的源流和族体形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吸收了一些通古斯语族中其他民族成分,并参与了这些民族的形成,同时有些氏族也吸收了蒙古人,东北沿海和黑龙江流域某些土著居民及古亚洲人的库页族成分,又与汉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所有这些,从语言、体质、文化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尤其近些年来,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遗存,令人信服地证实,赫哲族的族体在清朝初期已形成为多源多流的民族融合体。

清朝统治者统一黑龙江流域过程中,赫哲族己形成了多源多流的民族融合体。清朝为了加强其统治,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将大批赫哲人迁徙至三姓城,集中管辖。一方面,任用赫哲族的首领,封官赐爵各列军功,实行怀柔措施。另一方面,将赫哲人编入八旗,企图为清朝统治出力。加之,生产力日益提高,渔猎生产迅速发展,促使原始社会末期的经济形态日趋解体。特别是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清朝将富锦县大屯、嘎尔当和桦川县苏苏屯等地的赫哲族编入旗籍后,在嘎尔当设置协领衙门,任命赫哲族头人为佐领、拨什库、哈番等官吏,使松花江中、下游沿岸的赫哲族有机联系起来。又因与汉、满等族接触日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加快了松花江沿岸赫哲族社会等级制的建立。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渔猎产品大量商品化。生产工具中出现了棉线网和火绳枪、快枪,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从而也进一步加速了赫哲族的阶级分化。氏族首领成为地方官吏和富裕人家,逐渐形成富有者。

从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赫哲族中出现了大量土地占有者和枪、马主。他们自己虽然参加狩猎劳动,但也通过占有枪、马、渔具入股批成和出租土地,对渔、猎民进行剥削。赫哲族的社会形态,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阶级社会的门槛。

赫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三江流域地区。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插草以记事。赫哲族的族体在清朝初期已形成为多源多流的民族融合体,自古以来赫哲族先世就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了祖国东北的辽阔边疆。

[1]清圣祖实录:卷八[O].台北:华联出版社影印,1964:21.

[2]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一[O].文渊阁版.北京:中华书局,1985:3.

[3](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O]//辽海丛书.沈阳:辽海书社,1985:34.

猜你喜欢

氏族赫哲族黑水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阿穆尔”源于契丹语“黑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