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家政治向心力增强策略研究*

2018-02-11周亚辉郑元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向心力凝聚力核心

周亚辉,郑元景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国家政治向心力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治向心力建设更具紧迫性。在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应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政治向心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客观地分析我国政治向心力建设的优势所在与约束因素,扬长补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既要着眼于国内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要致力于促进我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出不断增强国家政治向心力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增强国家政治向心力的关键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向心力,是我国政治向心力的显著特征。在增强我国政治向心力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国家向心力强大起来的关键。实践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的政治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破浪前进、取得伟大胜利,在于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这对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以及对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均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贯彻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严要求看齐,自觉践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保持政治向心力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国家政治向心力的作用方向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引导人民奋斗的前进目标,保证了国家政治向心力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支点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国家政治向心力的作用方向和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国梦”相结合,凝聚人民力量,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逐步提升[1],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当然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还需廓清道路上的种种疑难,在实践中做好一切,充分肯定和证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也决不能动摇,如医改攻坚、保障性住房、平稳物价等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国情背景,中国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党和政府依然坚持不懈努力,时刻保有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加强理论学习武装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最大贡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均衡发展,是保持政治向心力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三、大力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增强政治向心力思想基础

第一,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对政治的认同体现为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或忠诚。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认同是政治向心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于一个国而言,受到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由于受不同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影响,人民群众价值取向存在多元现象,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一致,构成了国家稳定器和政治认同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充分反映、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政治向心力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应引导群众认真学习,提升道德品质与修养,辨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思想状况和政治素质对未来中国的发展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党员干部应引导青年学生着眼于变革的时代和现实国情的需要,要增强责任感与忧患意识,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念,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另一方面在面对“港独”“台独”等分裂势力时,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第三,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成果和经验,从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使民族精神焕发新的生机,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增强中国政治向心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除此之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应坚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文化认同,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文化对构建和谐两岸、促进和平统一的重要作用,国家统一对建设政治向心力必将产生巨大推动力。

四、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执政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国家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增强国家政治向心力,需将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放在首位。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心即政治,若执政党丧失了凝聚人心的力量,终将为人民所弃,前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证明。俗话有云“打铁尚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在加强自身建设,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基础上,才能领导和团结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因此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加强党的理论和制度建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之所以造成人心不稳究其原因在于未能科学解释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党员干部应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和落实下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开阔自己的政治视野,增强创新意识,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质的提高。

第二,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整体是由党员的个体组成的,没有党员个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也就没有党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党员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影响党员自身的形象和凝聚力,也影响着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党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廖俊波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党组织的无限忠诚,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共产党员要永远保持先进性,感染、带动、增强了人民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会增强党员自身的凝聚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始终坚持有效防治政治腐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 拍蝇’、‘ 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确如此,众所周知在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现场杨达才因面含微笑、佩戴奢侈名表被人拍照上网的“表哥”事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以及原国资委主任、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等案件中,党和国家给予高度关注,认真调查,依法判决,彰显了党和国家从严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对增强国家政治向心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打造诚信政府,共同推进“善治”与“良政”

在现代社会管理中,政府处于主导和引导地位。各级政府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到以为民赢公信、以公正建公信、以高效树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洁保公信,一定要练好内功,妥善解决国内的问题,提升党、政府和国家形象。诚然政府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疏忽,如2011年7月,铁道部在处理甬温动车追尾事故时应对表现失当,受到社会各界诟病与质疑,甚至引发国际上对中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安全发展模式的反思,极为不利于政治向心力建设的。但更多时候党和政府成功应对了重大突发事件,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救灾与灾后重建,2011年中国的利比亚撤侨事件,以及2013年浙江余姚水灾和2016年江西水灾的抢救工作等,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足够重视,震撼了全世界,为中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有效提升了国家政治向心力。所以党和政府很有必要加强对国内外重大社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处理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加快构建非常态化条件下政治向心力动态变化的信息反馈机制,并寻找化危为机的有效途径,共同推进“善治”与“良政”,以有效避免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对政府信誉和政治向心力的损害。[2]

六、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国家政治向心力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经济实力是提高政治向心力最基本的支撑点。如果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在国际上将会更具发言权,赢得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则国家的政治向心力得以增强;若经济实力不强、物质基础不足,国家政治向心力则会大打折扣。所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是国家政治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国家向心力才能增强,国家才能稳定,在国际格局中将占据更加有利地位。党和政府要始终聚精会神地搞建设,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缩小贫富分化,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解决好因为贫富差距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对国家克服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信心,才能保证国家向心力的长期稳定和增强。

七、提高全球治理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不断增多,但是在治理能力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由此也限制了我国政治向心力建设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能力,首先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当前的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只能将自身定位于现有国际体系的参与者、新的国际秩序的倡导者和建设者,既谋求本国利益,又尊重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的利益,要坚持做到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互信与共识。其次提高中国国际议程设置和国际制度创新的参与能力,及时把握住全球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与当前全球治理力量对比关系重大变化所提供的重要机遇,提高我国在经济、非传统安全治理等领域的议程设置和制度创新能力,倡导世界和平与发展,同国际社会分享我国发展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其他国际行为主体对中国所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的接受度。最后在面对全球突出治理困境时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自我外交理念和国际规范之间的平衡,为摆脱世界经济衰退、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发挥重要作用。[2]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与话语权的提高,对我国增强政治向心力必然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八、结语

面向当前和未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在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贴核心。始终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向着核心,形成强有力、牢不可破的向心力;同时,必须联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联系党和国家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增强国家政治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刘玉成.以加强党的凝聚力为重点增强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凝聚力[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

[2]黄金辉,丁忠毅.中国软实力建设战略的基本框架与优先序选择构想[J].教学与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向心力凝聚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为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向心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