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挑战、机遇和对策
2018-02-11方瑜,左剑
方 瑜,左 剑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引言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便捷的通过网络传媒获取数量巨大、内容分散的信息。同时,完整的信息也被分解为信息片段,信息“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让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束缚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对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巩固主流意识阵地,引导高职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成为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这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下面将介绍与之相关的概念。
(一)“碎片化”的概念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微信、微博、互联网的应用,让信息传播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特征,使高职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呈多元化态势。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碎片化”这一概念就被提出,具体是指完整的东西被破成诸多零块。而在传播学等领域,“碎片化”是指社会阶层中各种思维和行动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1]。目前,随着微博、微信、贴吧、虚拟社区等广泛应用,各种信息在传播上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不仅有利于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需求,还可以让他们不受时间和地点束缚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二)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
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是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体系为教育内容,对高职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活动[2]。通过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更好规范和引导高职学生日常行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特征。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网站,查看微博,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资源和信息数量多种多样,分布广泛,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资源和信息甚至不完整、不清晰,加大鉴别和分析难度[3]。部分高职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给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挑战。
二、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和智能手机。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获取所需要的“碎片化”信息。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高职学生一味根据兴趣爱好去获取信息,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对官方信息持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同时也给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一)资源传播渠道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学习和任课老师课堂教学,而是更多的依赖互联网开展。同时,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传播平台和渠道呈“碎片化”特征,高职学生可利用众多网络平台,零碎的、及时的、多领域学习与意识形态教育相关的内容。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发展和普及,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播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资源传播呈显著的“碎片化”特征[4]。
(二)资源传播形式碎片化
在资源传播形式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文字形式传播,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传播。灵活多样的资源形式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更受高职学生喜爱和欢迎。它们不仅形象、生动,传播速度和效率高,还能充分调动高职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让他们接收更为形象、直观,更具有人情味的信息,有利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三)弱化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在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微信、微博等得到广泛普及的现代社会,高职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渠道和途径在不断增多。此外,由于信息“碎片化”特征愈加明显,再加上互联网各种信息交织,各种思潮碰撞,对高职学生思想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高职学生选择信息的自主性扩大,当他们发现主流意识形态与自身经验和认知不相符时,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弱化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给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挑战。
三、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
信息“碎片化”不仅给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挑战,它所带来的机遇同样也不容忽视。
(一)丰富教育内容
互联网上有着海量的丰富信息,并且更新速度快,能有效满足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同时,信息“碎片化”特征可以让高职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束缚获取所需资源,有利于丰富其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更好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服务。
(二)拓宽教育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学术讲座、课外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而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应用,拓宽了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学习,有利于增进师生联系与互动,同时还能实现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5]。
(三)提高教育时间利用效率
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各地联系进一步增强,人们生活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个小地方。此外,生活节奏加快增加了人们空间移动频率,并由此产生大量“碎片化”时间。而“碎片化”时间正是高职学生接收信息,学习知识的良好机会。因此,引导高职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学生传播和接收信息的“碎片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综合应用技术手段、制度、管理等,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行为特征和思维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此,应该顺应信息“碎片化”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参与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要构建开放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重视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开放性网络课程,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需要。同时还要丰富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密切与高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合作式、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6]。并引导高职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效果。
(二)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认同感
顺应信息“碎片化”要求,发挥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的引导作用,搭建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平台,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和先进思想文化,更好发挥对学生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关注度和吸引力。要牢牢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综合应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高职学生中加大中华优秀文化宣传力度,营造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高职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专题网站,开发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机客户端,弘扬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职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周末、假期等“碎片化”时间加强学习[7]。从而有效感化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更好指导自身行动。
(三)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学生辨识能力
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为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应该从源头上对信息把关,加强信息甄别。互联网上,一些人会将负面情绪和对社会的不满发布到网络平台,部分网络平台创建者为吸引观众眼球,不惜编造甚至夸大负面信息,这对高职学生可能产生误导。再加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导致负面信息流出。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重视高职学生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8]。并在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发挥主流网络媒体作用,为高职学生提供有序、规范、绿色的网络环境,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五、结束语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应该敢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在认真分析高职学生思想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健全规章制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约束并规范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动,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高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