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我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18-02-11张秋爱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杜 荣,张秋爱

(1.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的决定》,服务国家和河北省重大发展战略,立足现代要求,着眼长远需求,推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提升河北职业教育综合实力和核心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河北方案。

一、我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截至2017年底,我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59所(公办学校48所,民办院校11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所,国家骨干院校4所,国家优质校13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1所,省优质校11所,在校生49.6万人。我省高职院校数量多,但在全国拔尖的少。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我省排名前100位的高职院校,仅有承德石油高专(第33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第72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第73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第81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第83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第85位)和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99位),虽然数量上在全国排进前10,但学校培训人才与产业结合水平不够,产教融合不高,仍处于发展阶段。

二、我省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幅度增加投入,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高职院校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教育大而不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学校培育学生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校企“两张皮”现象,制约了高职院校作用的发挥。

(一)产教融合各方利益机制的不健全

纵观我省产教融合虽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但融合度依然不高,难以深入,其根源在于体制不健全,相关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于是出现各种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一头热现象,如政府热校企不热、行业组织热校企不热、学校热企业不热、中介热校企都不热、校企热学生不热等现象。

政府是产教融合于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对各企业、行业组织、高职院校等各种利益体,起综合协调作用。尽管政策频出,但对校企各方根本利益鼓励政策未见具体规定。

1.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是产教融合的最大受益方,通过产教融合,企业可以直接获得能够胜任的员工。但学生参加实习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安排专人指导也会产生一部分劳务费用。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实习学生所产生的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各种机械使用费、安全文明施工费、财务费用、各种培训费等,都远远比正常在职职工要高许多,以及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严重的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

2. 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是产教融合的产品转换方,起着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员工的作用。要办好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必须在实训场地、师资、教材、管理制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学校禁止收取除规定外的任何费用,财力不足成为学校进行产教融合的一个瓶颈。

3. 对于行业组织来说。行业组织是产教融合中把政府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系起来的桥梁,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把握着巨大的话语权。但当前大多数行业协会的会员数目,不能涵盖本行业的多数企业,不能完全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难以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如当下行业组织比较热衷于各种大赛,其本意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但在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工科类竞赛,竞赛往往指定某些设备,在行业协会、承办方、供应商等相关方存在太多猫腻,没有相关制度制约。

4.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的人。但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利益一直处于最弱势方,如学生实习时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给企业带来利益而不能享有合理报酬等。

(二)产教融合各方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国办发〔2017〕95号文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产教融合各方各自为营,顾虑太多,相互不能完全信任,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不能使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及其学生完全融合。

1. 政府方面。产教融合是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促进全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共同育人机制,培养支撑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但缺乏长效机制,目光不够长远,虽然参与部门较多,政策频出,但不能给行业组织、企业、学校打强力针,导致产教融合各方,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不能深入。再有和产教融合相关的部门,有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农业厅等多部门,政策协调不够,虽政府频繁制定出台政策,但学校、企业却难以执行。

2. 企业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法律并未赋于企业产教融合的义务。产教融合对于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需要技术技能人才为其服务,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又怕在产教融合中投入过多,减少其当下利润。再有一些高精技术又往往是企业的重要商业机密,若给学生培训太多,当学生不到其企业工作,不仅在产教融合中得不到好处,要是学生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3. 学校方面。当前学校过于保守,戒备心太强,不能全方面开展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对企业要求太高,如在企业类型、总资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拒之门外,加之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必须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统计排名,如三方协议要求、学生档案接收情况等,都是统计指标,而中小企业往往都不能达到,加剧了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难度。

4. 行业组织方面。目前我国的行业组织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许多行业协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筹办的,往往代行使的是政府职能,缺乏独立性、中介性,不能担负起产教融合的真正使命。即使是一些行业协会虽由行业内企业发起成立,但在目前管理体制下,不同程度地受到各主管部门的干预,没有自主权,难以发挥其桥梁作用。

5. 学生方面。总体上看,学生及家长对未来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专业、行业、企业了解不够。现在每所院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不只一家,甚至每个系部都有多家。于是出现学生“一家企业争着去,两家企业挑着去,多家企业没人去”现象。致使学校、企业做了太多工作,作为关键的学生却不愿参与。即使参与了由于各种原因,频繁跳槽,给校企都带来一定的困扰。另外北方学生往往比较恋家,外地企业往往不是他们首选,即使是外地比较好的企业,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地域性也是制约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深化我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为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促进全省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共同育人机制,培养支撑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及其学生共同努力,共创美丽河北。

(一)发挥政府职能,协调各方利益

政府部门在制定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时,必须统筹协调全省的产教融合工作,必要时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机构,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 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坚持实施科教兴冀、人才强省,制定教育与产业结构同步规划,综合协调经济发展中产教融合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源,确保资金保障。

对企业设置专项资金或是减税等,让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有利可图。制定关于产教融合中学生跳槽等问题的法律法规,避免企业培养学生却不能留下的损失,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对于职业学校方面,减少学校之间不必要排名比较,拓宽校企合作范围,加大高职院校的内驱力,根据我省的产业规划,为大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多方面提供服务。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进多方社会资金进入校园,确保学生出口质量。

对于行业组织方面,完善相关政策,减少行政干预,支持建立和完善行业组织机构,成立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把行业组织应承担的职业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组织权力义务,避免一管就死,一松就散现象发生。

对于学生来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保障学生利益,制约企业以各种名义损害学生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保障企业利益,制约学生随便跳槽等现象。

(二)履行企业义务,发展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是企业技能人才的新鲜血液来源,通过产教融合,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优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专门机构,对接高职院校,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同时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实训基地,选派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职业院校指导教师,有计划的提供工作岗位供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深造等,引进学校先进知识,整合校企优秀资源,携手学校共同研发,形成“校企共同生命体”。

(三)拓宽院校眼界,服务各类产业

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施者,是企业所需人才的缔造者和资源库。学校选择企业必须立足我省经济发展规划,挖掘我省特色,要有长远眼光,既要为大型企业服务,又要兼顾乡镇、中小企业等,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转变思想,降低对企业规模、注册资金等要求,减少自身利益追求,以我省经济发展大局为重,注重前瞻性,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等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健全质量评价制度,为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升级提供支持与服务。

(四)落实行业作用,促进校企对接

为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重要桥梁纽带,利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发展市场服务,推动形成稳定互惠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强化行业协调指导,协助政府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促进校企合作对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预测,发布行业就业状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布行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绘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依据河北特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向校、企等各方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并探索建立效能统计评价体系,作为产教融合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五)协助学生了解,鼓励参与热情

让学生从思想上增强对学习职业技能与职业相关法律法规、人生职业规划之间联系的认识,让家长参与产教融合,对社会、行业、企业有深层次认识,了解行业的发展与学生的前途发展,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四、结语

总之,深入产业融合,促进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共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引导,行业组织牵线搭桥,企业主体参与,学校全面改进,学生积极配合,才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我省转型升级,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