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2018-02-11王雅君
王雅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民族的兴旺发达。大学生是祖国未来重要的建设者,他们有责任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和希望。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1]大学生处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教育显得非常的必要。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有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促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必将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取得一些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呈现为积极向上、品德优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内容,解决了新时代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及用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培养人的问题。[2]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成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和力量源泉,从而主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三)有助于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个倡导”的提出,为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培养指出了鲜明的方向,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做好他们的价值观培育和思想引导意义重大。[3]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都不同以往,成长环境也相对复杂,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特征和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疑是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载体略显单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是否优化,是否为学生喜欢和接受是培育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当前高校开展的价值观培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相关课程,很少的一部分是通过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争优创先、网络宣传等方式,可以说载体相对单一。而且高校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来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相关内容,在其他的活动中很少涉及价值观教育内容。
(二)培育手段有待整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传统培育手段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其中理论灌输、模范宣传等手段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而且新时代的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践和社会,他们的主动性、选择性更强,需要教师与其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才能克服简单说理带来的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另外,还应该看到,价值观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传授,不是你说我听就能实现认同的简单循环,学生只有在切实的活动和真实的实践中,才能感受到价值观的指引和指导作用,才能产生共鸣。
(三)培育合力有待提升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价值观培育也离不开三方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良影响都会消解价值观培育的合力。但到目前为止,三方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从社会来看,虽然利用宣传标语、建筑雕塑等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不良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就学校而言,价值观培育应着重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目标的培养,学校教育应该围绕这一定位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而现实教育实践中,课堂内容没能根据这一定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敬业情怀、诚信观念和友善态度,培育力度欠缺,针对性有待加强。从家庭教育来看,大部分家长把学生的成长目标定在找到好工作、获得高收入上,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弱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更多的家庭把思想教育推给了学校,学校则推到了教师身上,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开展教育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部分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
首先,学生功利化倾向明显。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信仰出现危机。部分学生浸染在不良社会风气中,难免价值观会有偏颇。比如在职业选择上,他们追求高收入低风险,重享受轻历练,这种享乐主义的物欲追求很可能会抵消在校接受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其次,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淡化。部分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凡事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少了知识分子曾有的家国天下情怀,忘记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民族责任感,做起事情来非常容易见利忘义、敷衍塞责。再次,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凸显。部分学生知行不一,在涉及实际问题时往往所受教育束之高阁。比如懂得诚信考试的要求,但为了通过考试,不惜铤而走险而触碰纪律和道德红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凡此种种都反映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的必要。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不够
首先,课程发挥作用不够。当前高校思政课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的理论分析,教师教学也多是浅尝辄止,没有给学生真正的“解渴”,没有发挥课程应有的立德树人作用,而且多数学生把思政课看作普通课程,没能从修身立德明志的高度上来看待,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告一段落,没有继续修为的必要。其次,其他课程教育的关注度不够。除了思政课外,其他各门课程都肩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任务,但其他课程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开展这方面的教育,认为它可有可无,忽略其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作用。
(二)价值观教育未与实践环节深度融合
习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但当前的价值观教育还没有与学生的实践环节深度融合,导致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欠佳。首先,教育中涉猎的实践内容少。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侧重于理论的说教,没有恰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达不到联系事实进行教育的目的。其次,课程教学涉猎的实践环节少。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环节本应很多,如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等,这些环节都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践环节很少,可能每学期只有一二次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枯燥地讲授,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再次,实践活动涉猎的理论少。不可否认,有些学校设计了思政课实践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活动层次较低,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或停留在娱乐和玩闹的层面,或为了应付差事,没有提出实践活动前后的搜集、记录、反思等具体要求,所以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是苍白无力的。
(三)价值观教育未与学生学习、生活有效衔接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教会人更好地生活。柏拉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应如此,通过培育,促进学生崇德向善,阳光、从容地面对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目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未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效衔接,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生活难题、就业压力、情感问题等等没有因此得到缓解,致使学生觉得教育类似空谈,流于形式,没有价值。如果价值观教育能贴近学生实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起到应该有的作用,那么一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接受。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加强理论研究,寻求培育规律
马克思曾说“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古语也有: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些都说明了加强教育者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加强理论研究就是要把培育工程当做一个系统和整体,深入研究各个要素,即从培育目标、方法、过程、评价等环节开展研讨,寻求培育的规律,做贴近学生实际的理论研究,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理论成果,并通过指导学生实践而得到修正和发展,形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深度开发新技术资源,确保教育实效性
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充盈校园,人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人人都是消息的传播者,QQ、微信、飞信、微博、公众号、手机报、校园网、BBS、贴吧论坛等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其生活、娱乐、沟通都依赖于网络。如果培育工作忽视了网络新技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肯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就既要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掌握网络宣传平台,把握网络话语权,又要研究学生喜欢的语言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教室、进班级、进寝室,甚至进社区、进街道,让大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营造氛围,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任何活动都要依托环境开展,培育工作也不例外,环境不仅影响培育工作的进程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培育工作的对象。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将很大程度地助力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4]社会环境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媒体舆论宣传尤其重要。当今社会信息庞杂多变,纷繁复杂的信息需要甄别,错误的信息极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媒体要适时澄清错误信息,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始终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引导人,用奋发进取的精神激励人,避免低俗和恶俗的信息出现在主流媒体,同时加强舆论监管,对虚假、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宣传网站和信息进行过滤,减少低俗信息对大众的冲击,澄清社会风气。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更便捷地宣传正能量提供了平台,应该更好利用新技术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好声音、正能量占领网络阵地,占领学生头脑。
(四)整合力量,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它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家庭教育因其特殊性,更为深刻地影响学校教育的结果,家庭氛围、家风家训都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学校应协调家庭和社会,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养成良好家风的基础,更是加强子女教育的手段。同时积极、和谐、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长的尊老爱幼、宽容包容、积极奋进都将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伴随学生的终身,与学校教育一起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五)激发活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好专业方面的知识,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5]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长期的培养,更需要教师坚持学生主体思维,把学生作为教育信息的接受者、解码者和反馈者,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和对话,结合学生所思所想及成长需求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尤其要注重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正确认识市场竞争、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情冷暖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学会与人沟通,通过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