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绪情感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2018-02-10齐继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情绪情感

齐继东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400065)

一、情绪情感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受自主学习本身的性质、内容和对象的影响,情绪情感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情绪情感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影响和调节大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过程

现代心理研究表明,情感产生于认知,只有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断加深,人们才会产生情绪情感。比如,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得越多,我们的爱国情感就会越强烈,正所谓“知之深则爱之切”。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的发展而折射出来的,反过来,情绪情感也会对认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情绪情感对认知过程主要起选择、促进建设和阻滞破坏作用。

选择认知作用。情绪情感在认知过程中所起的选择认知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情绪情感影响人们对认知对象的选择范围,从而影响认知的结果和程度。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受到理性的支配,而且还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其次,情绪情感影响人们的记忆选择。一般来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凡是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且产生强烈情绪波动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而那些平淡的、没有投入情感的就会很快忘记。最后,情绪情感影响人们的思维选择。受教育者对其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仔细观察、分析、研究和思考,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深入思考了。

促进建设作用。肯定的、正面的情绪情感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过程起促进建设的作用。良好的心情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使其认知活动积极起来,正所谓“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

阻滞破坏作用。研究表明,否定的、负面的情绪情感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过程起阻滞破坏作用。不良的心情会使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意去学习,记忆效果变差,思维能力降低,从而使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组织和动员大学生自主学习对象的心理活动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控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过程起着组织和动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结果:将准噶尔乌头不同时间的炮制品的液相色谱图进行比较,筛选出变化较为明显的色谱图进行分析(图11)。

情绪情感的动力作用。许多心理学家承认情绪情感有明显的动力作用,在大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怀有热爱的态度时,这种肯定的情绪情感就会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成为他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的动力。而当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时,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就会成为他学习的阻力。

情绪情感对大学生意志的影响。知情意是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意志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可以使认知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良好的意志会使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而意志会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情绪情感既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意志活动的水平,也可以成为意志活动的阻力。

情绪情感对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影响。个性心理品质是个人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综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起着制约作用。一般说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不好的心理品质,则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起阻碍作用。

二、情绪情感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实施策略

情绪情感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情绪情感变化规律,灵活运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增加正向的情绪情感因素,进行情感化的处理,增强诸要素中情绪情感的积极影响力。

1、发挥教育主体正向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

自主学习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主体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主体的情绪情感会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教育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正向情绪情感来感染受教育者,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活动的实际效果。

第一,增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情感投入。要想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教育者对其的情感投入,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真诚关心教育对象,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时刻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现实需要等,创造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在课前多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认真备课,一般说来,拥有广博知识的教育者,更能够征服受教育者,得到他们的尊敬与认同,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

第二,增强教育者的情绪情感调控能力。教育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可能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我们通常会感受到,当老师满面和蔼地走进教室时,学生更容易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课堂效果也往往更好,反之,在老师情绪极差的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对老师敬而远之,如此一来,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2、培养教育客体肯定正向的情绪情感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如前所诉,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必须重视对教育客体正向的、肯定的情绪情感的培养。

3、增加教育介体中的情绪情感因素

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教育内容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教育方法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因此,要对大学生自主学习介体进行情感化处理。结合教育客体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一般说来,对于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大学生更易形成积极的态度体验,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加乐于接受。另一方面,教育内容还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现实。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贴近现实的教育内容,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主学习行为的认同感。

4、重视教育环体中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

大学生自主学习环体即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充满感情的环境往往具有提升自主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努力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自主学习情景。

第一,根据学生需求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高校和相关单位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创设生动形象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习情境既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往往能充分发展思维,激发求知欲。

第二,发挥“互联网+”作用,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和环境供给。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及相关单位要主动适应这一潮流,在学校学术资源、创新支持、校园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能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互联网+教育”内容,特别是网上学习资源建设、网络学习社区建设、产学基地建设、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努力帮助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拓展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杰.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14(8).18-19.

[3]李文道.关于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33-35.

[4]尤成志,刘志梅,吴喜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对学习绩效的影响: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2).89-98.

[5]戴建波.“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32-136.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情绪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