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研究

2018-02-10顾永新

职业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顾永新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

0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神圣使命。一方面,从我国开展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来看,已经形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从对高职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和人才招聘市场反馈的信息看,企业对高职学生从业的敬业度、忠诚度、职业责任感非常关注,高职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品质已日益成为成功就业的“敲门砖”。高职院校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研究作为适应社会转型,特别是服务好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是进入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 需要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做基础

1.1 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是新时代深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职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群体,高职院校通过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等新要求的具体体现。

1.2 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也是新时代深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

在进入新时代这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多数高职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方面都有令人满意的表现,但也有一些高职学生在职业认同、选择、追求和道德等方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足。例如,有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方面较少考虑社会的评价,更注重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实现;有的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过多关注职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等因素,向往发达地区,不愿去不发达地区或条件不太好的单位;有的学生在职业价值目标和职业道德方面往往缺乏长远考虑,对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定位不明,自立自强意识弱化,找工作、签约存在随波逐流和毁约等现象。高职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并解决。

1.3 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更是新时代深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职业精神,不仅是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而且还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紧密相联,在从事一定的职业生活中,对为什么要从事和怎样从事这一职业带有的根本性的价值判断。它的许多内涵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行业的具体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高职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将来要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从事不同职业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驱动力就是比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更重要作用的职业精神。这说明,高职院校运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和创业核心竞争力,使高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获得顺利发展与成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在作用。

2 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重点从四个方面教育并引导高职学生树立起“十一种”职业精神

2.1 要从职业态度方面树立起尊重劳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1.1尊重劳动精神

高职院校要教育高职学生不能养成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习惯,而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做到主动、积极、辛勤、诚实地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积极有为、竞相贡献、力争上游、多做贡献。

2.1.2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它要求高职院校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在选定自己职业的时候,不能仅从兴趣出发,见异思迁,站在这山看着那山高;在从事选定职业的时候,不能喜新厌旧,而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思想,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尽心尽力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2 要从职业责任方面树立尽心尽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2.1尽心尽职精神

尽心尽职,就是要求高职学生在将来从业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尽心,又要做到尽职,还要做到尽责。所谓尽心,就是要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去做;所谓尽职,就是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做好本职工作;所谓尽责,就是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勇于承担责任。

2.2.2吃苦耐劳精神

吃苦耐劳,既是人意志品质的表现,更是一条古往今来的成功者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为此,高职院校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引导和教育他们养成“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在工作分配上不挑不拣,勇于到基层一线做艰苦的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不拈轻怕重,甘于奉献,敢于克服困难的观念。

2.3 要从职业纪律方面树立服从执行和讲究质量的精神

2.3.1服从执行精神

服从执行,不仅是员工的一种美德,也是员工日后取得事业成就的必备条件。没有服从执行理念的高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真正优秀的员工,也无法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所以,高职院校要教育高职学生把服从执行精神作为核心理念,对上级、上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颁布的规章制度,要做到无条件地执行,不能讲价钱、讲条件,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同时,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和教职员工,要自己先做服从执行的表率,影响和带动高职学生树立服从执行的精神。

2.3.2讲究质量精神

质量精神是人们追求质量、崇尚质量,并为获得期望质量具有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内在力量。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要充分利用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注意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讲求质量的意识,使他们做到:不取假试样、报假数据,随意更改顶岗实习和实训记录,不违反标准化作业规定,擅离工作岗位等,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尽心尽职的责任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树立良好的质量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在职业作风方面树立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团队协作、主动实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4.1诚实守信精神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为人之道在这里是指,要求高职学生在与人相处时,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在校时就要从养成做作业不抄袭,参加各类考试不作弊,在毕业求职时不制作假材料等方面做起;立身处事,就是要求高职学生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体现在参加应聘选择职业时签约不毁约,将来从业时不以次充好等。

2.4.2乐于奉献精神

乐于奉献,是指人们在自愿奉献时间、智力、体力和技能等的同时,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动。高职院校可通过号召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相关活动,采取让学生走上街头、深入到社区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温暖献爱心、应急救援以及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等活动,使他们在提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增强乐于奉献的意识,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

2.4.3团队协作精神

高职院校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把自己融入自己所在的团队,服从团队负责人的指挥,按分工完成本职工作;保持足够的谦虚,学习别人的长处,容纳团队成员的缺点,主动配合团队中其他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个人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中,与团队成员一起同舟共济,共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团结协作意识、团结协作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行为品质的人。

2.4.4主动实干精神

主动,就是要促使高职学生养成主动克服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松、懒、散的习惯,做到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身心地接受各类教育与管理,不折不扣地接受并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实干,就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引导高职学生做一个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的优秀学生,将来从业后做一个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的实干家。

2.4.5艰苦奋斗精神

重点针对高职学生在生活消费方面存在的不足,教育他们养成“生活上不浪费一粒粮和一滴水,消费上不盲目攀比乱花钱,工作上不浪费单位钱和物”等崇尚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工作作风,做到不以浪费、攀比为荣耀,不以时髦、豪华为追求。

3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深化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

3.1 结合学科体系建设和日常教学,使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融入于教学

3.1.1要在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中培育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做到按国家规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等显性课程,更要在彰显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同时,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各专业课、校内外实习实训课、其它理论课等课程建设之中,从而构建起明晰的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等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做到在所有课程都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3.1.2要在教师教学中培育

思政课和基础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讲解有关进入新时代转型中的社会、企业、市场对高职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树立职业精神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新期望,从而增强高职学生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树立职业精神的紧迫感。专业教师要把不同专业所具有的职业精神提炼出来,通过上专业课和带实训、顶岗实习等途径,对高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感受和体会到职业精神对于个人发展、企业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3.2 结合校企合作,使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内化于心

3.2.1要在完善校园文化机制中培育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引入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业职业精神特征的企业文化要素,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业职业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活动的形式,让高职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需要发扬的企业职业精神。

3.2.2要在吸引企业的参与中培育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通过运用企业先进的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员工的言传身教等来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熏陶,不断促进高职学生由“校园人”到“企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3.2.3要在实习实训中培育

在实习实训期间,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外聘的指导专家既要管好高职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岗位任务完成的最终质量,又要抓好高职学生对岗位的认识、态度和对未来工作的计划等所暗含的职业精神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因上岗实习环境变化造成的心理不适,避免高职学生因对岗位的不同分工产生不满而丧失参加实习实训的积极性,让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阶段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理解。

3.3 结合日常的管理、教育与活动等,使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外化于行

3.3.1要在强化遵守职业制度的理念中培育

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 要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让高职学生尽早了解并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如在制定校纪校规、奖惩制度时,要体现“高技能”“应用型”等职业特点,并将有关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工作室、车间、实训场等醒目位置, 让高职学生耳濡目染,规范高职学生的言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目的。又如,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从高职学生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就要严格要求高职学生遵守作息时间,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并纳入考评范围,使遵守行业规范的良好习惯转化为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备的职业素养。

3.3.2要在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培育

高职学生参加的校内外的专业技能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对高职学生在职业人格塑造、职业能力迁移等方面都起到了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应把组织开展的各类校内外活动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又一途径,在加大统筹安排、经费支持、人力指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类活动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特殊作用,从而促使高职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中更好地实践职业精神。

3.3.3要在发挥各类教育的作用中培育

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教育在培育职业精神过程中的指导、展示、纠正的作用,教育高职学生在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的同时较为理性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当前形势,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选择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开展隐性教育的作用,家庭的正面影响作用和社会正能量的示范作用,借助社会和网络的力量,将校内外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职业精神的先进人物事迹植入到网站、微信、微博、QQ、论坛上,供高职学生阅读和学习,并通过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在职业精神方面有问题的高职学生的工作,从而构成学校、家庭、社会共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立体网络,使高职学生全方位地受到职业精神的熏陶。

4 结语

总之,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代表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育的新范式。只有充分发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同时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提高高职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同度,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觉地践行和发扬职业精神,才能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注重职业精神,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 http://www. china. 19da/ com.cn/2017-10/27/content_41805113.htm.

[2]倪孟荣,杨兴华,张涛.以行业杰出人物精神为核心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54-57.

[3]姬颖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12.

[4]王金娟.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70-72.

[5]张会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03):64-66.

[6]韩孟彬.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65-67.

[7]陈纯.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J].读天下,2017,(06).

[8]张岁玲,何渊,陈炜,朱昭萍.成就动机与择业效能感:职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J].中国报业,2017,(04).

[9]刘奎杰,乔万敏.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及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7,(01).

[10]常婉婷.中国梦背景下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向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11]徐辉.年轻人为什么想当公务员——基于职业价值取向维度的差异分析及预测[J].领导科学,2017,(02).

[12]肖瑶,黄孝红.立德树人之高职学生正确职业观培养研究[J].知识经济,2017,(02).

[13]马怀立.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浅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04).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