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等地质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思考

2018-02-10光,刘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于 光,刘 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展规划处,北京 100083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首要政治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继往开来,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党中央做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为“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多所资源、能源、环境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地学优势学科名列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顺利入选。建设“一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高等地质教育的建设方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概念,他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时期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GDP增速基本上保持在6%~8%之间,这就要求经济结构必须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新常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据教育部公布,我国2016年共有高校2879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6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2.7%,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迈进,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适应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350万专门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四年超过4%,以“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末,即2010年和201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2015年的高等教育投入9518亿元,比2010年增长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593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地质和国土资源行业在解决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领域负有重要责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能源矿产等原材料的强有力保障,地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支撑和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地质工作正在不断拓展全球化视野,非常规油气、铀矿、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连获突破,“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实施,传统地质调查和城市地质调查方兴未艾,不断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中国、高新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国土资源行业人力资源建设近年呈现新趋势:一是人力资源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硕士博士比例从2011年的2.69%增至2015年的4.38%;具有国土资源相关专业背景比例从2011年的19.58%提高到2015年的21.31%。二是地勘队伍出现地勘行业人力资源总量与专业技术人员“双减少”,但仍保持高位运行。2011年总数为59.93万人, 2015年在职职工为48.03万人。三是高端人才建设成效突出。2015年,国土资源系统共有特殊专业人才679人,比2011年增加了34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到20人。四是地质特色高校(学科)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显著。两部共建、省部共建的7所高校[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2011—2015年为国土资源行业输送本科生为29000名、研究生12000名。①《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

国内诸多地学行业特色型院校参与世界一流地学研究,深入开展教育合作,在深化传统地学研究的同时,不断拓展新领域,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在地质灾害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在推动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建设“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示范区等方面作出可贵尝试。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正在通过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坚持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能源结构及利用方式的变化,地质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地质、矿业、石油、冶金、建筑等行业持续低迷,人才需求呈现断崖式下跌,2015—2016年各地勘单位普遍出现暂停招聘计划或减少招聘指标,或提高学历、学校和入职门槛;同时,由于地质行业特色型高校和专业未能及时调整招生规模,相关专业设置与调整滞后,地勘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在新常态下,高等地质教育的定位和目标,要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重点围绕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出题目、做文章、见成效。一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二是协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层次类型结构,发挥学校在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三是绿色,加强“人文熏陶,环境育人”,培养绿色观念,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碳循环发展,深化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四是开放,凝聚中国特色,瞄准世界水平,主动加强国内外合作,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面向行业、区域、国家和世界的开放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教育开放战略大局;五是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供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获得感,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源头活水”。

二、高等地质教育的建设要素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学校提出“两高”培养服务要求,即: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解决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提供高水平支撑。

坚持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顶天”是强化方向性引领要素和战略性引领要素的指引与要求,“立地”是找准引领要素的具体支撑,明确提高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内容和方法。

(一)引领要素建设

1.“方向性”引领要素

(1)强化地学特色优势。地学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优势特色学科,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独有能力系统。充分发挥建设一流地学学科在学校运行发展过程中的牵引作用,明确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任务,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2)紧扣建设一流目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学校凝聚“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学校使命;立足国际前沿、瞄准国家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实现重点突破”的共识,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3)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地质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具有实现地学学科一流目标的基础条件和相对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坚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导向;深化以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为指引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提供决策支撑为目标的基础研究,以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资源投入配置、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工作。

学校连续制定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长远目标,深入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同时结合发展需要确定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阶段性目标,提出大力实施“精品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六项发展任务。

2.“战略性”引领要素

(1)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为牵引、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保证,全面加快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2)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新机制。强化学校与一线生产单位联合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针对性,促进科研院所、生产单位和学校合作共建知识创新体系,完善共促发展的合作机制。

(3)加强多层次研究联动作用。坚持专业基础研究、前沿科技研究、公益服务研究并重,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大力提高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服务生产一线紧缺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支撑要素建设

重点在“学者”“教育”“学术”“学科”“管理”五个方面建设一流。

1.学者,关键词“领军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质”“量”持续双增,近年,涌现出一批“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杰青”“优青”等。同时,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非地学专业教师首次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建设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积极引进外籍教授,落实“外专千人计划”,吸引海外人才取得成效,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正在形成。领军人才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2.教育,关键词“名师培育”

学校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建立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三级教学名师评聘体系。2013年以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次,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1次。

3.学术,关键词“SCI牵引”

学校坚持以有可比性且高影响力的论文产出为牵引,促进一流科研成果产出,促进教学科研双提升,发表SCI检索论文连续10年高速增长,学校承担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的14个学院中,有13个学院发表了SCI检索论文。2013年1月—2017年8月,发表SCI检索论文数量达到3354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2836篇,占到总量的84.6%。同时,2013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自主项目264项,新增“973”计划项目2项,获批2016年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74项。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实验平台14个。生命演化领域有关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学科,关键词“地质+”

以优势重点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目标为统领,完善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实施优势学科重点建设计划,编制学科发展报告与建设规划,优选出的重点扶持学科、特色交叉学科和基础保障学科,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统筹建设和深化以地学优势学科为中心的“地质+”学科体系。在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地质学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排名蝉联第一,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29个参评的一级学科中有15个进入前50%。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www.cugb.edu.cn)。

5.管理,关键词“激发活力”

执行力建设是落实决策部署、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津贴改革,逐步建立教职工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联动增长机制、岗位与绩效并重的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加快探索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分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努力促成领导潜心管理、教师潜心治学、干部职工尽心服务的局面。

三、高等地质教育的建设思考

大学是国家建设的特殊参与者,学校致力于建设地质人才培养摇篮和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教育部、国土资源部自2006年起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校持续强化与地勘单位大联合、与地勘项目大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大力推进找矿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积极参加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规划复垦和地质保障工程等项目。众多专家学者经常受邀参与国土资源行业政策制定、项目评审、标准制定等工作,“智库”作用积极发挥。

新常态下的地质工作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不仅需要地学研究领军的人才“高峰”,更需要大批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高地”。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加大地学人才培养力度,定向招收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共建地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在合作单位中选聘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在教育部的政策性支持下连续对新疆、青海、西藏开展地矿行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对国土资源系统单位不间断地提供人才培训;与行业主管部门及所属科研和生产单位在研究生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持续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程》2015年发布实施,章程提出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责,开展“三服务”,即:发挥自身特色和办学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土资源事业进步,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在地质和国土资源行业中瞄准国家目标,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瞄准国际前沿,发挥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特色,提高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和解决学科领域重大问题水平,是实现原始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成世界一流地学学科的基础。

“双一流”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学校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自身发展建设的核心要求,集中精力专注“研究型”和“高水平”建设,努力建设一流、争创一流、赶超一流。同时,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醒的认识:虽然目前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但学科方向仍有待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要求日益提高,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向需要更加明确、更加专注,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的实质性、长效性亟待提高,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培养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治理结构还需要不断优化,规范和协调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等方面还缺乏统筹推进的思路和方法,等等。

做好新常态下的高等地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

1.坚持有特色、高水平的建设方向

走既符合国情、又有全球视野的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形象作为精神标识,在地质、资源、环境和地学工程技术等具有可比性的领域上勇于在国际上一较高下,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2.坚持创一流、重服务的建设目标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围绕“三服务”需求,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三深一土”行业重点工作,根据国家战略、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特需学科建设要求,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越”,同时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营造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良好生态。

3.坚持聚内力、增水平的建设主线

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以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找准发展定位和建设路径,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引入先进的发展评价方式,开展年度、阶段、中期、末期评价。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牵引,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支撑中心建设水平,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01).

[2]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5-8.

[3]周光礼. 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是什么[N]. 光明日报, 2016-02-16(13).

[4]马廷奇.“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9-14.

[5]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6]柯进.这五年,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17-10-23(07).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