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干预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发展及反思

2018-02-09易臻真

社会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案主实务危机

易臻真

一、危机干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也称危机调适或危机介入,始于1943年林德曼(E. Linderman)医师对于波士顿火灾难民及其遗族所作的适应性研究。①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108页。之后,心理学家卡普兰(G. Caplan)于1945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并于1964年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危机干预理论开始运用于社会工作中。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以及校园暴力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发,促使以危机干预为主的短期干预工作模式普遍融入社会工作实务中,也加速了该理论及实践的研究。

(一)危机干预理 论模式的概念界定

危机(Crisis)一词的希腊语源是疾病转好或转坏的转捩点,有离开、转机的意思。就中国文字的意义来说,危机一词可以拆分理解为“危险”与“机会”。美国学者吉利兰(B. Gilliland)和詹姆士(R. James)将危机定义为对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境的一种感知或体验,该事件或情境是一个不堪承受的困难,超出人们现有资源和应对机制的范围。而罗伯特(A. Robert)则认为危机可以是个体性的(如一个所爱的人去世)也可以是公共性的(如一场重大火灾)。②[英]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110页。台湾学者廖荣利则指出,危机一般指的是个人的生活危机,是一种严重的扰乱事故,是个体料想不到的情境。③廖荣利:《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第140页。

在林德曼和卡普兰的研究中,危机干预是指对危机状态之下的个人、家庭以及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大都赞同他们的界定,即认为危机干预就是及时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恢复心理平衡。不同之处在于一部分学者强调案主的自身潜能与优势,一些学者则更加注重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还有一些学者则视危机干预为一种助人的技术手段。例如,季建林认为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①季建林、徐俊冕:《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在翟书涛②翟书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与健康》,1998(2)。、胡泽卿③胡泽卿、刑学毅:《危机干预》,《华西医学》,2000(1)。看来,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们予以短期关怀和支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樊富珉则认为危机干预是对面临危机的人们采取迅速且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其能够在避开危机的同时,达到进一步适应该种危机所运用的治疗方法。④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危机干预理论模式是案主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助人自助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的时候,应充分发现案主的力量、挖掘案主的潜能、提高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阶段

美国学者亚诺希克(E. Janosik)将危机干预理论概括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基本危机理论、扩展危机理论和应用危机理论。所谓基本危机理论主要是指林德曼和卡普兰早期根据其研究所提供的一种对危机的理解,即将焦点集中于帮助危机中的人认识和矫正因创伤事件引发的暂时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扭曲。该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否定当时的流行观点,即应把求助者所表现的危机反应当作异常或病态进行治疗。⑤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第164页。在林德曼看来,在强烈的悲痛面前,人不能沉湎于内心的痛苦中,而要让自己感受和经历痛苦,通过哭号等方式发泄情感,消除罪恶感、羞耻感、孤独感,进而接纳事实,找到生命的意义。⑥Linderamann, E.,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Am 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44, No.101, pp141-148.与林德曼关心悲哀反应的即时解决相比,卡普兰则将其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卡普兰认为,危机是一种状态,而造成危机的原因则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克服。因此,卡普兰强调将危机干预扩展到去除那些在开始时促发心理创伤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⑦[美] Burl Gilliland & Richard James:《危机干预策略》,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第20页。

扩展危机理论的发展是因为基本危机理论完全基于心理分析的方法,而没有适当地考虑到影响危机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境遇因素。⑧Janosik, E., Crisis counseling: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Monterey, CA: Wadsworth Health Science Division, 1984.因此,扩展危机理论更为注重从一般系统理论、适应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中汲取养分。简言之,相较于心理分析理论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来理解危机的不平衡状态,系统理论更为强调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危机产生的影响。适应理论则认为,适应不良行为、消极思想和损害性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到了维持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如果适应不良行为改变为适应性行为时,那么危机就会消退。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并且具有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相较于基本危机理论和扩展危机理论而言,应用危机理论更为强调危机干预者必须将每一个人和造成危机的每一个事件都看作是独特的。美国学者布拉莫尔(L. Brammer)将危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正常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它强调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二是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它是指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比如交通意外、绑架、失业、突发疾病等;三是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它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①Brammer, L.,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5.

危机干预理论模式运用了来自心理分析的心理学元素,所以它关注对外界的情感反应和如何理性地控制这些情感反应。②[英] 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张宇莲、程福财、丁慧敏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第104页。换言之,该模式是从短期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它是对危机情境中的个体或群体给予短暂帮助和关心的过程。一般来说,在案主无法通过自身的调整处理自身危机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以制止不良后果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危机干预理论的应用模式与处置原则

从目前的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其实际应用。③Plummer CA, Cain DS, Fisher RM, et al., Practice challenges in using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n a group format with children: a pilot study,Brief Treat & Crisis Intervention, 2008 (8): 313-326.伴随着其理论模式的发展,危机干预理论在实务工作中不再仅仅重点关注紧急心理援助(PFA, Psychological First Aid),进而转向探讨危机事件发生时以及结束后应当如何更加有效地帮助那些受到危机事件影响,有创伤体验的个体或群体。④Ruzek JI, Brymer MJ, Jacobs AK, et al., Psychological fi rst aid, Mental Health Counsel, 2007(29): 17-49; Rodriguez JJ, Kohn R., Us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mong disaster survivor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008, 21(4): 370-378.在早期的实务工作中,多由志愿者来完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其中,这也对我们理论应用的操作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本节中在掌握目前较为常用的危机干预理论应用模式后,对其处置原则展开阐述和分析。

(一)危机干预理论在社工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模式

依据在实务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危机事件的影响力以及案主个体或群体自身的异质性,危机干预理论在其实践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应用模式。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五种目前国内外学界及实务界较为认可且常用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CISM和CISD模式、ACT模式以及任务模式。

1.平衡模式

根据影响个体心理平衡的因素:对事件的知觉、有无情境支持、应对机制是否充分,美国学者阿吉莱拉(D. Aguilera)总结出危机干预的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参见图1)。⑤Aguilera, D. & Messick, J., Crisis interven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4th ed.), St.Louis: C.V.Mosby, 1982.按照平衡模式的观点,危机状态下的案主,通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的失衡状态,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稳定案主的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这种模式在处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在危机早期,个体处于极度茫然、混乱和自我失控状态,这一时期的干预目标应主要集中在稳定个体的心理和情绪方面,在其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之前,不宜采取其他干预措施。

图1 危机干预的平衡模式

2.认知模式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学者贝克(A. Beck)提出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在他看来,危机导致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案主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 该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重新获得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分,从而使受害者能够实现对生活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基本稳定下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案主。 按照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的观点,当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案主的危机状态时,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即除了考虑案主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案主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等外在影响因素。此时,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案主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来解决问题。

3. CISM和CISD模式

近年来,国外学者们将关键事件应激管理(CISM,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和关键事件应激回溯(CISD,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两种危机干预模式大量应用于团体工作中。具体地说,关键事件应激管理模式(CISM)强调在危机中将家庭看作全面干预的重要成分之一,重视对家庭的服务,并概括案主所面临的应激阶段与时间线、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状态,针对每一阶段提出不同的干预策略。纳什(Naser)等人使用CISM研究科威特士兵在伊拉克入侵后的应激发现,认知解释在减少人类创伤性事件中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认知解释倾向与对应激事件的更加健康和有效的反应联系在一起,而消极的认知解释则与更无助、无效的反应联系在一起。①Naser, F., Overcoming the effects of disaster: A rationale for the Kuwaiti CISM progr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2001, Vol.3, No.1.

关键事件应激回溯模式(CISD)首先由米切尔(J. Mitchell)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它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维护应激事件救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后被多次修改完善并推广使用,现已开始用来干预遭受各种创伤的个体。CISD的主旨是为防止或降低创伤性事件症状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迅速使个体恢复常态。②Sacks, S. & Clements, P. & Hillier, T., Care after chaos: use of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after traumatic workplace events,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2001, Vol.37, No.4.CISD以危机干预理论和教育干预理论为基础,包含若干心理和教育的要素,是关键时间应激管理类别的延伸,是综合且多元的危机反应技术。

4.ACT模式

ACT模式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A. Roberts)于“9.11”恐怖事件后,针对事件罹难者的干预而提出的,是一套连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其中,A、C、T分别指评估(Assessment)、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和创伤治疗(Trauma Treatment),③Roberts, A., Assessment,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rauma Treatment: The Integrative ACT Intervention Model, Brief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2002, Vol.2, No.1.详见表1:

表1 ACT模式

5.任务模式

近年来,美国学者们(R. Myer、J. Lewis、R. James)对来自心理学、临床咨询、医学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10个代表性模式进行了内容分析,将多样的危机干预过程、环节或措施拆解、归纳为三个连续任务和四个焦点任务,初步构建出危机干预的任务模式(Task Model)。④Myer R, Lewis J, James R., The Introduction of a Task Model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013, 35(2):95-107.三个连续任务(Continuous Task)分别是评估、保障安全和提供支持,这三项是需要持续不断或者多次反复进行的任务。它们是危机干预的基础性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且没有特定的实施顺序,可以在干预过程中的任何时候进行;而有些任务是需要在某个阶段集中进行的,即四个焦点任务(Focused Task),主要包括建立联系、重建控制、问题解决和后续追踪。一般情况下,这些任务可以按照顺序或多或少地进行。有些危机事件并不允许这些任务按照上述顺序进行,可能需要同时进行。①高雯、董成文、窦广波、李晓溪:《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模型》,《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1)。

综上所述,伴随着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大多数实务应用模式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认为危机干预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如平衡模式、认知模式、ACT模式等等。它们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不少实务工作者依据其多年的实证经验,发现现实中并非如此理想化,即危机当事个体或群体的症状可能会反复,也因此催生了更为灵活的应用模式,如CISM和CISD模式以及任务模式等。社会工作实务者在充分掌握上述不同模式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为适宜的模式来开展工作。

(二)危机干预理论实务应用中的处置原则

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在实务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案主克服危机,再建心理平衡,重新面对生活。这就包含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帮助案主减轻情感压力,降低自伤或伤人的危险性;二是使其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前的功能水平,避免出现慢性适应性障碍;三是提高案主应对危机能力,使其更加成熟。依据这些根本目标,相应的处置原则研究也陆续诞生。

在早期,林德曼和卡普兰已对危机干预的处置原则进行了相关研究。卡普兰强调,首先要让案主自主接受帮助,利用“哀伤辅导”的理论,使其经历痛苦后能够宣泄情感;其次需要帮助案主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其哀伤心境表示同情和关注;最后为案主提供有关的信息,否则陷入危机的人会产生错觉。继林德曼和卡普兰之后,治疗师派约尔(D. Puryear)指出,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及时接案与处理;主动地采取行动;有限的目标;希望与期望;支持;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自我影像以及自我独立。②Belkin, G.,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2nd ed.),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1984.

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贝尔金(G. Belkin)提出了危机干预理论在实务工作中的五大重要原则:第一,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应用解决问题的技巧激发案主的能力;第二,危机干预的焦点集中在案主人际关系冲突和角色功能失调等方面的特殊的相关问题来源上;第三,通过主动集中技术将案主的注意力保持在特别的问题领域;第四,矫正案主的性格特征或人格类型不是危机干预的目的;第五,危机干预基于以人格、自我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等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背景。③Belkin, G.,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2nd ed.),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1984.

综合近年来实证研究成果,危机干预理论在实务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处置原则:原则一,社工应尽快与案主建立信任与委托关系,协助案主减少其负面情绪的影响;原则二,危机干预是短期进行的,社工应聚焦案主的问题;原则三,透过澄清与咨询商议过程来处理案主的核心问题;原则四,不断评估案主潜在受到的伤害,进而提供保护性措施;原则五,拟定干预计划,帮助案主恢复自理能力;原则六,社工应扮演积极性角色;原则七,运用案主个人与环境的资源来处理危机。④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第167-169页。

其实,在实务工作中,有时候未必教条地只能运用某一种模式来开展工作。社会工作实务者往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所有危机干预理论的应用模式中,有意识地、系统地选择和整合各种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来帮助案主。这种强调操作性的做法并非意味着漫无目的地进行干预,而是为了不局限于任何一种教条式的理论方法,将各种理论和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选择适当的方法以切合求助者的需要。⑤[美] Burl Gilliland & Richard James:《危机干预策略》,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第28页。

三、危机干预理论的影响及其实务应用前沿

危机干预理论运用了来自心理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中的相关元素,在其发展道路上还借鉴和吸收大量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例如认知行为学等。危机干预理论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对外部突发事件的情感反应,以及理性处理和控制这些情感反应之上。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理论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实务应用中不断向前发展。

(一)危机干预理论的主要优势及影响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排解案主的不良情绪及心理,同时包括调适其面对危机时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此同时,它还强调帮助案主回到危机发生前的状态。通过制定新的应对方式,使得案主超越其自身对危机的承受能力,即是说,改善并提升其应对危机的能力,以便案主更好地应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境。

危机干预理论是一种描述特定过程的理论模式。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开始思考突发事件给其自身带来的情绪反应及影响。它为社工的实务工作提供了一个颇为有用的基础,帮助人们处理和应对严重的情境事件。它的优点还体现在此理论不把危机个体化以及问题化,对危机有着更为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它也强调了个体在应对危机时的差异性,是一种更具有弹性和动态的助人自助的理论模式。

值得强调的是危机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或者灾难性的事件,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为关注的是人们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时间长度范围可以从7天到几个星期,国际实务惯例一般平均为4周。而每次会面的时间长度可以从20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危机干预模式可以在很多场所内开展,如医院急诊室、危机处理中心、咨询中心、心理健康诊所、学校、惩教设施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内。

当今社会,危机四伏,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加。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常运用的技巧包括自我肯定训练、面对现实、改善环境等。①Raymond B. Flannery, George S. Everly, Crisis Intervention: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2000, No. 2.与此同时,危机干预理论的实务工作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更加专业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因为在危机期间,案主可能会随时出现新的状况,新的障碍等,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拥有较好的应急及应变能力。②Knox, K.S., Roberts, A.R., The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In N. Coady, P. Lehmann (Ed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2008, pp.249-274.

(二)危机干预理论的实务前沿

危机干预模式在实务工作中曾长期与“抑郁症”、“自杀倾向”等个体的实务工作紧密相关。大量研究显示边界人格障碍与自杀行为高度相关。据此,对于边界人格群体的危机干预过程(Crisis Intervention Procedure for Borderline Patients,CIP-BP)的研究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针对这一群体的危机干预实务工作的重点是平衡其情绪,降低其症状及自杀风险,主要方法是让案主重新获得对情绪及记忆的控制,增强自主控制力,并通过其自身及相关资源恢复案主的人际关系网络。③Koweszko T, Gierus J, Wiédéocha M,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 of Crisis Intervention Procedure for Borderline Patients (CIP-BP):A Case Study,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17, 31(3):324.同样地,法国学者在长达5年的多点民族志对比研究后认为,在针对生活困难且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的干预工作中,“严管是最有效的治疗”(Contraindre est thérapeutique - Constraining is therapeutic.)。秉承这一原则,法国实务工作者发现对于问题青少年在心理上的“管控”可以有效“限制”具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的身体行为①Gansel Y., Lézé S., Physical constraint as psychological holding: Mental-health treatment for difficult and violent adolescents in France,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5, 143:329.。

近年来,校园霸凌、恐怖袭击等危机事件在国内外频发,引发了学者们对学校危机管理系统的思考。日本学者推出了“安全促进学校”(Safety Promotion School,SPS)措施及相关认证工作。每个安全促进学校都必须满足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WHO地区安全推进合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所提出的国际安全学校(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ISS)标准。安全促进学校项目的着眼点在于把学校里推进的安全实践和成果,从学校推广到家庭、社区以及邻近的其他学校中,使得危机干预理论的“共感与合作”得以充分发挥。

此外,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很多社区中尽管对于警务人员有相应的安全技巧培训,但由于他们常常会接触到危险群体及危机事件,往往会因为前期干预不足导致他们采取过度甚至致命的武力反应。危机干预小组(CIT,Crisis Intervention Team)培训计划被认为是具有革命性和变革性的干预措施,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这一计划,警务人员对于危险人群有了专业的认知,并改变了其态度。②Ellis H.A., Effects of a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 (CIT) training program upon police officers before and after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 training,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14, 28(1):10.危机干预小组(CIT)培训计划是执法人员安全回应正在经历危机的办法。通过增加对精神疾病的接触和熟悉度,执法人员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执法人员对于提高社区整体安全,提供服务的可及性都在相应培训后有所改变。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改善其他人对于执法部门效能及印象的改善。③Bonfine N., Ritter C., Munetz M. R., Police officer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 (CIT) progr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 Psychiatry, 2014, 37(4):341.这些研究结果验证了危机干预小组(CIT)培训计划是一项有助于执法者、消费者、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型社区健康发展计划。

最后,作为运用危机干预理论的一线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也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在长久以来是被忽视的。④Gansel Y., Lézé S., Physical constraint as psychological holding: Mental-health treatment for diffi cult and violent adolescents in France,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5, 143:329.有研究指出危机干预中的临床医师和专业人员需要额外的指导方针,以便更好地改善其治疗干预措施。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以辅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服务。⑤Denis J., Hendrick S., Bruffaerts R., Towards a theory of therapeutic processes in crisis intervention: A grounde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European Psychiatry, 2015, 30(8): S147-S147.社会工作实务者长期以来一直是跨学科的实践者,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他们往往是多个社会角色同时进行,有的时候会出现角色之间的矛盾。这些也会使得他们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对于服务的继续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宏观社会层面,社会结构的力量也会对双方关系产生影响。如果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性格特征也变成了其压力源,就会极大影响案主和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服务中断。⑥Moore M., Cristofalo M., Dotolo D., et al., When high pressure, system constraints, and a social justice mission collide: A socio-structural analysi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social work servic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7, 178:104-114.据此,关注危机干预实务工作者的专业指导尤为重要,必须正视他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四、危机干预理论的反思与研究展望

在具体阐释危机干预理论的形成及实务模式后,通过对其前沿发展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到该理论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下应运而生的。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反思理论自身及实务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后,我们将对危机干预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大胆展望。

(一)危机干预理论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危机干预理论基于其深厚的心理动力根基,相较于其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它更重视案主情绪性反应以及非理性行为或者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客观来看,我们也要承认危机干预理论还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危机干预理论主要传承了个人主义以及改良主义等理论传统,却鲜有关注社会变革。危机干预理论受到了系统理论的影响,通常只集中在案主遇到特殊事件变化时的内在互动反应和适应,对于环境的影响却没有深刻的描绘。譬如,社会对事物的定义,对案主看法的影响等等。此外,社会环境及人们可以运用的资源与他们的适应和处理事件的方法也有关联。

其次,它注重简短快速处理危机,有人批评它回避长期的个人问题以及社会议题。对于那些持续性的危机或是长期的心理问题,危机干预理论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它不能为因贫困和社会排斥而在整个人生中遭遇连续不断危机的人群提供帮助。危机干预,可能会改善因普遍化的社会缺陷而造成的后果,但是不能处理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社会议题。

最后,虽然它可以处理重要的紧急问题,并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但是在其发展道路上,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原本所应该强调的预防功能。危机干预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中往往扮演了应急处理的角色。而每一次新的危机出现了,往往是个体自身已有经验无法应对的情境。这也应是危机干预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理论框架将有助于保障并检验危机干预实施操作的标准化和有效性,对于危机干预的实务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与督导,以及有效性研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实证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危机干预模式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社工实务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危机评估标准的缺乏。对危机做出准确的评估是对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方案极为重要的。“危机”的严重程度、发现期及持续时间对干预效果有直接影响。①Channa M.W.Al, Geert Jan J.M. Stams, Peter H. van der Laan, Jessical J. Asscher, The role of crisis in family crisis intervention: Do crisis experience and crisis change matter ?,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1, 33(6):991-998.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危机评估标准。此时如果评估失准,就会导致干预失败,甚至对案主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此外,目前已有的社会工作干预实践主要是从认知、情绪、身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特征判定心理危机。而所谓“特征”是一个比较主观和模糊的概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社会工作者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的情况,从而导致判断失误而得不到良好的干预效果,甚至将问题扩大化。

第二,危机干预的主体性问题。在危机的处理中,自我的作用要大于外界的干预作用。平衡失调之后,归根到底要依靠自我的调节才能摆脱危机,他者的干预只能起到辅导作用。危机干预的主体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在目前社工实施的危机干预机制中大多强调外因,往往忽视内因;且常常只强调他者的主动作用,案主只是被动接受他者的调节;干预力量的传输是单向的,不是双向互动的。这样一来,一是可能导致干预效果不佳,即使在短期内控制住案主的危机状况,一段时间过后也会出现“反弹”或“周而复始”的情况;二是可能导致案主的危机恶化,导致案主反感干预或将危机问题扩大化,出现彻底毁灭性的结局。真正有效的干预机制应以案主为主体,依靠自我的力量,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克服危机问题。

第三,危机的后干预问题。在危机干预理论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后干预,即强化干预效果。而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和实务者往往忽略了这一步。短期的危机干预为案主带来的影响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衡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二是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三是暂时实现调节平衡,但随时可能反弹或爆发。可见,危机干预应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特别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需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强化干预效果。如果危机情况长期反复并导致恶化,则需要对案主重新进行干预性服务。

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支持系统地相互联合。目前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因其专业性及分工细化等原因,往往容易聚焦于某一个或两个局部支持系统,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如学校社工的实务工作中,往往将学校作为危机干预的直接及关键支持系统,却主动或被动地忽视了家庭及社区对案主自身成长的重要影响。因此,一个完善的危机干预实务方案,必然是多方面支持系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复杂工程。

(二)危机干预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危机干预理论的实务过程较多采用的都是阶段性模式。尽管许多模式的倡导者都会注明,实际干预应因地制宜,不一定要按照模式的步骤顺序进行。据此,在未来危机干预理论模式的开发中,研究者应转换思路,从多线性的视角出发,以期更好地帮助社会工作实务者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由于危机本身可能是混乱的,因此在培训中应当强调干预人员工作中的灵活性。此外,这一思路的改变还将有助于改进对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在实务工作中的督导。在文本、视频或音频文件的帮助下,督导师可以分析某个案例中的危机干预的全过程,可以区分出完成的、错过的和没有做好的干预任务,找出干预过程中的关键点,建议相关实务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哪些具体的干预任务,从而提高干预的效率和有效性。这一理论发展思路已在近两年的美国学界得到了关注,①Yeager K.R., Roberts A.R., Crisis intervention handbook: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4th e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Scott J., Boylan J.C., Jungers C.M., Practicum and internship: textbook and resource guide for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5th e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5; Norcross J.C., VandenBos G.R., Freedheim D.K., et al., APA handbook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Vol. 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但相应的实证研究还未出现,也可能已在探索阶段。研究者可以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情景模拟、实践录像或录音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干预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或效果。研究者还可以采取单独或小组的形式对干预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在危机干预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自身感受。这些研究数据都将有助于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改善危机干预实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导工作等。

此外,伴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者们应善于充分利用这些高新科技手段来拓展自己的研究和实务工作。例如,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的评估和危机干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②陈婉珍、何雪松:《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工作: 前景与挑战》,《社会科学》,2017(7)。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大数据,可有效感知用户情绪变化,心理健康,并进行自杀预防。①Li, A., Hao, B., et al., Predicting Psychological Features Based on Web Behavioral Data: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60(11), 2015, pp.994-1001; Lv, M., Li, A., et al., Creating a Chinese Suicide Dictionary for Identifying Suicide Risk on Social Media, Peerj, 3, 2015, 1455;白朔天、郝碧波等:《微博用户的抑郁和焦虑预测》,《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6);郝碧波、刘天俐等:《新浪微博用户中自杀死亡和无自杀意念者特征差异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5);汪静莹、甘硕秋 等:《基于微博用户的情绪变化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6)。依据百度等使用者大数据,可以识别疾病的分布和高危区,并进行针对性防治。朱廷劭通过多种新闻媒体等渠道得到某地发生群体事件的数据,并采用时序分析技术预测社会心理发展趋势,进而预判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风险指数。针对群体事件数量少的情况,可综合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微博数据预测群体事件风险,实现对群体社会态度临界状态的预警,发现并识别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及时化解可能的群体性事件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社会管理创新。②朱廷劭、白朔天、李昂:《基于社会媒体大数据的群体事件风险预警》,载《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年。国外有研究者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产生的大数据追踪“阿拉伯之春”的抗议信息和公众舆论,以衡量抗议动员的速度和程度。③Gonzálezbailón, S., Borgeholthoefer, et al.,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Recruitment through an Online Network, Scientific Reports, 1(7377),2011, p.197.社交媒体活动也有助于快速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如Twitter的人均活动与飓风造成的人均经济损失密切相关,通过Twitter大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所感知的威胁和物理灾害效应。④Kryvasheyeu Y., Chen H., Obradovich N., et al., Rapid assessment of disaster damage using social media activity, Science Advances,2016, 2(3): e1500779.开放数据应用OpenStreetMap等在多次救灾过程中也得到了重要应用。而Facebook、微博、微信等应用同样适合快节奏下的紧急情境,相关部门应提高情境意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促进应急信息的传播,并据此实行预警系统并协助救援工作。⑤Patton D.U, Eschmann R.D, Elsaesser C., et al., Sticks, stones and Facebook accounts: What violence outreach workers know about social media and urban-based gang violence in Chicago,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5:591-600.由此可见,新兴科技也必将影响着危机干预理论模式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危机干预理论模式已然成为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广泛使用的短期治疗方法之一。纵观危机干预理论的各种实务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它并不专属于某一学科领域或专业体系,而是建立在一些不同的学科理论背景与实践基础之上。诚然,危机干预并不是新奇理论,有其折中的一面,并逐渐表现出了一种新的综合结果。这正是它在实务工作中能够被接受并广为使用的原因之一。它将许多熟悉且可接受的知识、临床的观点、对人格与行为改变的相关原则与技术加以统合,并将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且与时俱进的实务模式。

猜你喜欢

案主实务危机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危机”中的自信
ODI实务
FDI实务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