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神中药的临床应用举隅※

2018-02-09杨金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磁石腓肠肌安神

杨金禄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1824)

安神中药是指具有安神定志的药物,主要适用于睡眠障碍,心悸怔忡,或情志异常等病症。笔者从医二十余载,灵活使用安神药物,应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现举隅如下。

1 止汗 (汗证案)

顾某,男,57岁。多汗。初诊日期:2014年5月12日。主诉:多汗数年,加重1月。患者数年来多汗,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经中西医治疗无效。1月来汗出又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见:午夜汗出,大汗淋漓,汗后胸中不适,影响睡眠,白天乏力,动则汗出,胃纳尚可,大便干结。舌红苔薄根腻,脉细弦。平素身体尚健。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汗证(阴虚火旺,营卫失和)。治法:滋阴降火,安神止汗。治以自拟方,药用:酸枣仁10 g,远志10 g,茯神30 g,龙眼肉10 g,生地黄20 g,麦冬20 g,黄连3 g,制首乌10 g,当归10 g,川芎10 g,党参10 g,桂枝10 g,木香10 g,白芍12 g,浮小麦30 g。7剂,水煎,日二服。

2014年5月19 日二诊:午夜汗止,日间乏力,大便已畅。舌暗红苔薄根薄腻,脉细弦。续服上方。7剂。

2014年5月26 日三诊:偶有微汗出,夜卧多梦,时有胸闷、胃胀,双眼干涩。舌淡红苔薄腻,脉弦。前方改酸枣仁15 g,加丹参30 g,瓜蒌皮10 g。7剂。

2014年6月3 日四诊:白天偶有汗出,夜卧安宁,胸闷、眼酸减轻,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弦。营卫调和,心火已减。上方去桂枝、白芍、黄连。7剂。

后继以上方为主调理近2月,患者多汗无复发,余症亦平。

按: 《素问·阴阳别论》言: “阳加于阴,谓之汗。”[1]自汗、盗汗与失眠的基本病机相同,均为阴阳失衡,由于阴阳偏盛或偏衰,腠理不固,汗液异常外溢,形成汗证。日久往往虚实夹杂。该案患者为久病,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熏蒸,营卫失和;附加午夜肝经始动,有火上浇油之意,故汗出尤甚。治疗时滋阴降火为主,兼调和气血。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酸枣仁、远志、茯神、龙眼肉等滋养安神之药,有调和阴阳、养心止汗的功效。

2 止痛 (带状疱疹案)

张某,女,64岁。初诊日期:2011年9月5日。主诉:带状疱疹后皮肤疼痛2月余。患者2月前突发左侧胸背及右上臂皮肤刺痛,伴发疱疹,在某三级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近20天后,皮损缓解,但遗留疼痛不得缓解,故来寻求中医药治疗。刻下症见:左胸背部及右上臂前侧皮肤刺痛、抽痛或灼痛,发作无时,夜晚尤甚,疼痛难忍,口干,喜太息,多梦,大便不调。舌瘦质红,苔薄白,脉沉稍数。查体见:疼痛部位散在暗红皮肤色素沉着斑片。另有冠心病、慢性胃炎及颈腰椎病史。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诊断:蛇串疮(肝郁血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方用逍遥散加减。药用:珍珠母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柴胡12 g,当归15 g,白芍15 g,生地黄10 g,玄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薄荷5 g(后下),丹参30 g,牡丹皮12 g,延胡15 g,甘草5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1年9月13 日二诊:疼痛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胃脘不适,夜眠安宁,夜卧口干。舌淡,苔薄偏腻,脉沉细。查体:皮肤色素沉着斑片颜色明显变浅。证治同前。上方加薏苡仁20 g,以养胃祛湿。7剂。

2011年9月21 日三诊:疼痛轻微,偶有发作,胃脘不适减轻,夜卧口干、口苦,眠尚安,二便调。舌稍红,尖少苔,中后两侧少许黄腻苔,脉数小弦。查体同前。肝郁血虚,兼有肝胆郁热。前方稍调整,加清肝利湿之品,续调半月,患者疼痛消失而愈[2]。

按:带状疱疹中医谓之 “蛇串疮”,往往由于肝经郁热、脾胃湿热,或外感毒邪,湿热蕴积肌肤而成。该案患者基本病机为肝郁血虚,故治疗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1],故重用珍珠母、牡蛎、磁石重镇安神之品,以潜阳安神,平肝宁心,而收安神止痛之功。

3 止痒 (过敏性皮炎案)

符某,女,70岁。过敏性皮炎。初诊日期:2012年11月27日。主诉:头背部皮肤瘙痒1周。患者1周前染发,当晚即出现头部瘙痒,并逐渐加重。刻下症见:头皮及背部痒甚,夜眠不安,皮肤干燥,余可。舌暗红苔少,脉细。另有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史。西医诊断:过敏性皮炎。中医诊断:风瘙痒(血热风燥)。治法:疏风清热,养血润燥。治以自拟方,药用:珍珠母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丹皮12 g,丹参12 g,赤芍12 g,大青叶15 g,紫草15 g,玄参12 g,野菊花12 g,代赭石30 g(先煎),生地黄30 g,苦参15 g,荆芥12 g,防风9 g,黄芩12 g,桂枝9 g,首乌15 g。14剂,水煎,日二服。

2012年12月25 日二诊:服前药上症消失。但几天前因感冒服泰诺后头部、上半身瘙痒又发作,目前时有咳嗽,牙周疼痛,周身酸痛,大便可,晚上两颧潮红。舌暗尖红苔薄腻,脉滑数。证治同前。药用:珍珠母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牡丹皮24 g,丹参12 g,赤芍12 g,大青叶15 g,紫草15 g,板蓝根15 g,玄参12 g,三菱15 g,野菊花12 g,代赭石30 g(先煎),生地黄20 g,苦参15 g,荆芥9 g,防风9 g,黄芩15 g,桔梗12 g,牛蒡子12 g,薄荷3 g(后下),浮萍9 g,黄柏 9 g,知母12 g。14剂。水煎,日二服。另予氯雷他定片,每晚口服1粒。

2013年1月8 日三诊:服药后因病情改善明显,已自行停服氯雷他定片1周。目前瘙痒基本缓解,牙痛、身痛、面部潮红等消失。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治法从前。上方去桔梗、牛蒡子。14剂。巩固疗效。

按:风瘙痒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别,常由于风热、血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所致;或血虚肝旺,内燥生风而成。该患者病程较短,感受外邪为主。故治疗时主要是泻其有余,以祛邪为主。所用药物中,珍珠母、牡蛎、磁石均为重镇之品,重镇安神而有止痒之功。

4 解痉 (腓肠肌痉挛案)

蒋某,女,79岁。腓肠肌痉挛。初诊日期:2013年3月7日。主诉:反复小腿痉挛半年。患者半年来反复发生小腿痉挛,夜间多发,白天亦有发作,发则酸痛难忍,曾服钙片等无效。刻下症见:头晕,腰酸,胃纳尚佳,二便调畅。舌红苔薄,脉细小弦。另有高脂血症及脑动脉供血不足史。西医诊断:腓肠肌痉挛。中医证型:肝肾不足。治法:滋肝补肾,平肝解痉。治以自拟方,药用:天麻10 g,钩藤20 g(后下),蜈蚣2 g,地龙10 g,生地黄12 g,熟地黄12 g,山茱萸10g,川牛膝15g,豨莶草15g,鸡血藤15g,木瓜10g,炒白芍10 g,甘草3 g。7剂,水煎,日二服。

2013年3月14 日二诊:患者小腿痉挛发作有所减少,但发作次数仍较多,头晕减轻,胃胀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弦。前方加龙骨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茯神30 g,远志10 g。14剂。

2013年3月28 日三诊:患者小腿抽筋已很少发作,胃胀轻,胃纳一般,舌脉同前。证治同前。前方14剂。用药后患者病情控制佳,随访2月,小腿抽筋偶有轻度发作。

按:腓肠肌痉挛俗称 “抽筋”,是一种最常见的痛性痉挛[3]。四诊合参,认为该例为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引动内风。治疗以滋补肝肾,平肝通络为主。以 “肝主筋”为依据,二诊时加用龙骨、磁石,重镇潜阳,平肝熄风;加茯神、远志,补心益智,缓急解痉。共奏安神止痉之功。

安神中药有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之分。矿物、贝壳类质重性降,常有平肝重镇的功效;植物类质润性补,常有滋养宁静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安神中药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等作用,如李氏等[4]研究发现安神中药可增加模型大鼠脑中5-羟色胺含量并降低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通过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镇静作用。安神中药应用于临床多种病症,可谓“异症同治”,仍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适当配伍,方能起到一定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

[1]姚春鹏.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54,514.

[2]杨金禄,杨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验1则[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226-227.

[3]李春红.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99.

[4]王燕,张岗强,张楠,等.肝胆两益汤对失眠模型大鼠不同脑区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4):215-219.

猜你喜欢

磁石腓肠肌安神
神奇的磁石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一颗小磁石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坚持不懈 只为创新
贪心的小磁石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生姜多糖的提取及其抗疲劳作用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