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与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2018-02-09高越明
高越明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自上世纪末我国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大发展后,在10年左右时间内,一大批中等卫生学校纷纷升格为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与之相应的一大批医学本科院校更名为大学或并入综合性大学。但在“十五”到“十二五”中期的10余年内,由于国家严控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因此,没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医学院。进入“十二五”后期,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工程的战略角度,逐步放开医学专科院校升格。嗣后,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为医学专科院校升格提供了国家政策平台、区域实际需求、院校发展内在要求三者相统一的历史性机遇。2014年,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湖南医药学院;2015年,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甘肃医学院,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年,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杭州医学院,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厦门医学院。虽然教育部在批准上述5所医学本科院校的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要求,但因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科院校的考核评价指标、国内各类大学排行榜排名的核心指标、传统经典本科医学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在发展目标定位、发展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上,一直处于“模仿老牌医学本科院校走不通,转向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又无从入手或不甘心”的状态。
1 问题与困境
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的上述困惑状态有其历史原因,大多为长期中等医学教育后升格为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再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在10~15年间完成了由中专到专科、再由专科到本科的2次跨越。跨越本身没有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后一次跨越不仅是办学层次上的提升,更是人才培养类型上的革命性转变。可是由于后一次跨越前的积累不够,以中专办学为家底,加上部分新毕业、高学历但缺少高等本科教育实践的师资队伍,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相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承担起传统本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积累不够还表现在作为医学本科院校的临床教学条件、能力与水平上。由于历史原因,直属附属医院的体制和临床教学的机制仍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到位,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相比,临床教学无法按传统的模式在短期内达到培养传统医学本科人才的要求。由此而带来的困境是,在科学研究上,因缺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申报科研项目时无法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竞争;在教学改革上,因缺少本科教育实践,无法提出带有创新性的思路。处于“跟着老牌医学本科院校跑,但总是跟不上,向老牌医学本科院校学,但总是学不了”的困境。
2 原因与根源
走入上述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总是想模仿、复制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试图短平快地跟上。殊不知任何一所院校的成功经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些当年曾经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一旦离开了特定的时空条件,就很难再取得成功,而且历史上的成功,并不一定能保证现在或将来也会成功。所以,向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的“取经”和“讲座”,常常是听听非常好,但在本校落地时又感觉无法操作。模仿复制的思想和做法,有领导体制上的原因,如学校的主要党政领导来自于某某医科大学或某某大学医学院,而人的思维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习惯性;但更重要的根源,一是缺乏自信,二是缺乏创新。由于实力上无法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抗衡,所以常常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又间接导致不敢突破传统,归根到底是缺乏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3 对策与出路
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走出上述困境,也只有走出上述困境,才能实现从申办本科到办好本科、从总是模仿跟随到独特发展之路的质变。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发布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印发了教育部即将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学教育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要深入推进医教协同,由教育部与卫健委和有关地方政府共建一批高水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服务健康中国建设。陈宝生部长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这一论述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1 立足区域卫生健康,办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
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求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应当办成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而不是走老牌医学本科院校发展的老路。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转变办学思路。把办学思路转到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在全校上下形成立足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办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的共识。唯有如此,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才能脱离跟随模仿,找准类型定位,走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3.2 服务基层卫生健康,办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
走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之路,就必须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申办本科时的“承诺”——为基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要培养基层所需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主动对接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对医学本科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需的医学本科人才,就必须办与之相应且在专业内涵上有别于传统医学本科教育的医学本科专业。最终,在办有别于传统医学本科教育的医学本科专业上,建设一流专业,培育基层卫生健康所需的一流人才,打造独特专业优势,形成鲜明专业特色。
3.3 坚持医学教育创新,差异化竞争错位型发展
走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之路,就必须坚持医学教育创新。学校必须在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这种医学教育改革,是需求导向下基于服务基层卫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的综合性改革,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必须坚持医学教育创新。通过医学教育创新,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最终在自己的办学类型定位上,实现有别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
4 路径与任务
4.1 站位高等教育新时代,既要顶天更要立地
走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之路,是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对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站在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高度,科学谋划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相比,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既要“顶天”更要“立地”。“顶天”就是加强应用性一流学科建设,但是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反哺人才培养,为建设一流专业服务;“立地”就是立足于培养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立足于应用性一流本科教育。如此“顶天”、“立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基层卫生健康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4.2 以站高看远想深做实,培养基层卓越医生
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站高、看远、想深、做实,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争得一席之地。将提升基层“卓越医生”培养层次,增强基层“卓越医生”培养能力和水平,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将培养服务基层卫生健康的“卓越医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引领学科专业发展。从而紧紧抓住“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培养基层卫生健康所需的“卓越医生”这一关键重点,把“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并将培养基层卫生健康卓越医学人才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4.3 整合融合校内外资源,打造集群超级平台
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医教协同、开放办学,依托行业背景、加强直属附属医院建设,整合融合校内外一切育人资源,着力打造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创建开放、融合、共享的政校医企协同育人模式。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都具有依托行业、共建共管、医教协同的独特优势。这一独特优势,有利于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紧密政校医企合作,使学校发展与行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吸纳行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链、行业链、人才培养链的“三链”融合。建立紧密对接行业链的专业体系,提高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用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替代小而全、大而全的离散型专业结构,并在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上,部署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本科的施工总图;实现代际更替和质量提升;在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区域基层卫生健康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的前沿阵地。
5 结论
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模仿老牌医学本科院校之路是走不通的;新升格医学本科院校必须走直接服务于区域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独特发展之路,通过医学教育创新,在办学类型定位上,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错位发展,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与老牌医学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必须紧紧抓住“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培养基层“卓越医生”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创新点,突破口、增长点;必须坚持医教协同、开放办学,充分发挥依托行业、共建共管、医教协同的独特优势,打造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培育一流人才,建立独特优势,形成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