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2018-02-09刘会芳周晓卿
刘会芳周晓卿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6级,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出现舒缩功能障碍和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血管异常性痉挛,引起颅内血流阻滞不通或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部钝痛、刺痛、胀痛、搏动性疼痛,多伴有视物模糊、失眠烦躁,头痛剧烈时可有恶心呕吐[1]。由于临床上既具有血管性疾病的特点,又具有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不易区别,故统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2]。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中医学属于头痛、头风、脑风、偏头痛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现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治疗
1.1 传统方加减 曹利民等[3]用葛根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16例,总有效率93.10%,与氟桂利嗪胶囊(总有效率87.72%)比较,疗效显著。董峰[4]以尼莫地平片为对照,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为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治疗组的头痛次数评分和持续时间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孙果香[5]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口服小柴胡汤) 与对照组(10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0.0%(P<0.05),在头痛次数、头痛强度、头痛指数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宋振华[6]采用引经药合逍遥散化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50例患者,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陈玉琼[7]将神经性头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血疏风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双飞等[8]将60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试验组应用中医辨证镇肝熄风汤口服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曾文新[9]将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芎芷葛蝎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2 中成药治疗 汤小姣[10]将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口服西比林,研究组则予以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主要成分有:三七、丹参、山楂、大蒜、银杏叶等中药)口服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对2组的药效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研究组为85.7%,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党延斌等[11]将9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口服温通头风胶囊 (黄芪30 g,当归30 g,炮附片30 g,川芎18 g,枸杞子18 g,白术18 g,天麻18 g,茯苓18 g,蔓荆子18 g,炒酸枣仁18 g,藁本18 g,法半夏18 g,蜈蚣10条,炙全蝎18 g)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谷维素片治疗,并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强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采用温通头风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较好。1.3自拟方治疗 薛永平[12]用自拟土茯苓汤(药物组成:土茯苓60 g,白芍30 g,北沙参20 g,女贞子20 g,蔓荆子15 g,天麻10 g,川芎10 g,白芷10 g,僵蚕10 g,甘草6 g,细辛3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餐后口服,7剂为1疗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65例,治疗效果为:近期疗效:痊愈40例(服用后症状完全消失,头痛3个月未发作),显效12例(头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明显改善,头痛持续时间缩短),有效8例(头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轻度改善),无效5例(症状同治疗前没有变化或加重)。远期疗效:获效病例经1年以上的随访,获得资料48例,其中痊愈2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李军[13]予自拟芎芷驱风饮加减(药物组成:川芎30 g,白芍30 g,钩藤30 g,石决明30 g,白芷20 g,蔓荆子15 g,菊花15 g,细辛3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10剂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37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愈 (56.8%)21例,显效(24.3%)9例,有效 (10.8%)4例,无效 (8.1%)3例,总有效率91.9%。杨峰等[14]将16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除风活络汤(药物组成:荆芥15 g,川芎25 g,防风12 g,天麻15 g,丹参20 g,延胡索15 g,白芍15 g,土鳖虫12 g,全蝎10 g,地龙10 g,清半夏10 g,羌活10 g,胆南星10 g,甘草5 g),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氨基比林咖啡因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55例,有效4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中治愈10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0%。王彦青[15]自拟石膏白芷钩藤汤(药物组成:生石膏20 g,天麻15 g,钩藤12 g,延胡索12 g,赤芍12 g,丹参8 g,红花10 g,白芷10 g,蔓荆子8 g,川芎8 g,石决明8 g,白蒺藜8 g,细辛6 g,制胆南星6 g,甘草6 g) 用于55例患者疗效观察,观察组给予自拟石膏白芷钩麻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尼莫地平片和谷维素片等基础治疗,均治疗30天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针药结合治疗
杨青青[16]以活血祛风通络汤结合针灸为试验组,单纯针灸治疗为对照组,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各64例。对照组:针灸治疗,以局部取经、循经远取为治疗原则,即不同的疼痛部位选择对应的局部穴位。巅顶疼痛:四神聪、百会;枕部:天柱、风池、风府、玉枕;额部:头维、印堂、阳白、攒竹;颞部:太阳、外关、率谷、丝竹空;依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对应的补泻手法。日1次,留针30 min。试验组: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针灸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辅以祛风活血通络汤。基本方:当归、藁本、赤芍各15 g,生地黄、葛根、白芍、桃仁、红花、川芎各12 g,白芷9 g,蝉蜕、细辛各6 g,全蝎、甘草各3 g,蜈蚣1条。结果:经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陈晓玲[17]以对照组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7%(44/46),其中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0.4%(37/46),其中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60,P<0.05。李森柏[18]将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把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芎芷驱风饮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状况,从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等方面来看,研究组均具有一定优势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许彬[19]将对照组116例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组116例给予针灸联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有效率为74.14%,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1 针刺配合拔罐、刮痧及其他疗法 张伟等[20]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运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 (P<0.05)。汪美霞等[21]将治疗组以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4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说明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较好疗效。王晶晶[22]用针刺四关穴配合刮痧治疗患者35例,针灸主穴取合谷、太冲,配穴取风池、头维、太阳。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针刺合谷、太冲穴,迎随泻法。头部刮痧:沿前发际头维、悬厘,自前向后刮至侧头下发迹边缘,约至风池、完骨。然后点按百会穴,再从此穴向前刮至前发迹处,向后刮至后发际处;肢体刮痧:用经络刮痧板尖角点按风池穴,并刮至颈根部,再从风府刮至大椎,风门刮至肩胛下角,天宗自内向外刮拭,最后曲池刮至合谷。结果在35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董兴辉等[2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针刺法;对照组32例口服西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变化,2个疗程后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81.2%。结论:针刺治疗此病临床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许靖等[24]用原始点埋线法,将治疗组72例患者在头颈交界处、耳后骨缝找寻明显的压痛区,在疼痛区域进行埋线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和疼痛部位循经取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众多,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潜力。临床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近几年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治疗仍以汤药为主,病人服用不方便,所以剂型改革非常必要。今后应利用现代制剂手段研制出疗效确切、应用简便、起效快的新剂型,如丸、散、片和冲剂等中成药等。其次众多临床研究病例中缺少对本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辨证标准,缺乏针对性,今后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一方为主,随症加减,筛选有效方药,进行深入观察,并开展实验研究及指导临床,有望找出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案。
[1]贾建平.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8.
[2]李镶,王兰香,王作生.川白镇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J].陕西中医,2003,24(2):122.
[3]曹利民,张鹏.葛根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2):149-150.
[4]董峰.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35(8):77-78.
[5]孙果香.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8):58-59.
[6]宋振华.引经药合逍遥散化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7):517-518.
[7]陈玉琼.养血疏风汤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3,20(18):108.
[8]郑双飞.镇肝熄风汤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6):2373-2374.
[9]曾文新.芎芷葛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9):1317-1318.
[10]汤小姣.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176-177.
[11]党延斌,梁锋,张文军.温通头风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2例[J].临床研究,2010,23(7):38-39.
[12]薛永平.土茯苓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7(18):40-41.
[13]李军.芎芷祛风饮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7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9):67-68.
[14]杨峰.自拟除风活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1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7,32(3):37-38.
[15]王彦青.自拟石膏白芷钩藤汤治疗55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73-74.
[16]杨青青.活血祛风通络汤结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28例疗效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37.
[17]陈晓玲.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32(4):6307.
[18]李森柏.芎芷驱风饮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J].中医中药,2017,17(11):138-139.
[19]许彬.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0):2507-2508.
[20]张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5):33-34.
[21]汪美霞.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1):1004-1005.
[22]王晶晶.针刺四关穴配合刮痧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5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2):67-68.
[23]董兴辉.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J].中医药信息,2013,30(6):117-118.
[24]许靖.原始点埋线治疗神经性头痛 72 例[J].中医药导报,2016,22(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