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下相资汤验案2则※

2018-02-09王锦锦刘金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精液量肾阴液化

王锦锦刘金星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6级,山东 济南 250014;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山东 济南 250014)

刘金星教授,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副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妇科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不孕不育症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男性精液不液化症更有着独到的学术见解。笔者有幸师承刘金星教授,获益颇多,现将刘金星教授运用上下相资汤加减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精液量少经验总结如下。

上下相资汤源于清代名医傅山遗著,处方出自清代陈士铎补充整理的《石室秘录》,而后流传于世,由熟地黄、山茱萸、葳蕤、人参、玄参、沙参、麦冬、当归、五味子、车前子、川牛膝组成。原方治疗血崩之后,口舌燥裂,不能饮食。刘金星教授临床运用此方辨证加减,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精液量少,效果显著。

1 精液不液化症

患者,30岁,2016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婚后2年未育,性生活正常,已排除女方不孕因素。平素腰腿酸软,健忘多梦,阴囊潮湿感,时有耳鸣,手足心热,时有烘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2016年3月18日查精液常规示:精液量:2.30 mL,液化时间:>1 h,液化状态:不完全液化,酸碱度 (PH):7.40,粘稠度:适中,精子总活力 (PR+NP):46.81%,前向运动力(PR):42.55%,精子总数:30.21×106,精子浓度:15.56×106/mL,正常形态精子率:68.09%。诊断:精液不液化症。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方用上下相资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30 g,山茱萸9 g,葳蕤9 g,玄参、沙参各12 g,麦冬30 g,当归12 g,党参15 g,五味子9 g,车前子6 g,川牛膝15 g,虎杖30 g,车前草12 g,仙灵脾15 g,盐知母12 g,瞿麦15 g,蜈蚣2条。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16年4月6日复诊,诉轻微腰酸,纳眠可,二便调。中药上方加威灵仙15 g,30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复方玄驹胶囊4盒,4粒,每日3次,口服。复查精液常规:精液量:2.80 mL,液化时间:40 min,液化状态:不完全液化。

2016年5月7日三诊,诉腰酸明显减轻,性欲减退,纳眠可,二便调。中药上方加远志12 g,肉苁蓉15 g,葫芦巴9 g,阳起石30 g,生地黄30 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16年5月22日复查精液常规:精液量:3.30 mL,液化时间:30 min,液化状态:完全液化。停药2个月,其妻怀孕,后生一健康男婴。

2 精液量少

患者,29岁,2016年7月19日初诊。主诉:结婚3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育2年半,配偶做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女方不孕因素。多次精液常规检查,精液量均在0.5~1.5 mL。查睾丸发育正常。患者感腰酸、乏力,阴囊潮湿,前胸后背见痤疮,口干,心烦,纳可,眠欠佳,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2016年7月18日查精液常规示:精液量:1.30 mL;液化时间:30 min;液化状态:液化;酸碱度 (PH):7.50;黏稠度:适中;精子总活率 (PR+NP):46.00%,前向运动力 (PR):32.51%;精子浓度:39.89×106/mL;精子形态学:4(3.0×4.0)。诊断:少精症。治以补肾填精养阴生精。方用上下相资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30 g,山茱萸9 g,葳蕤9 g,玄参12 g,沙参12 g,麦冬30 g,当归12 g,党参15 g,五味子9 g,车前子6 g,川牛膝15 g,虎杖30 g,车前草12 g,仙灵脾15 g,盐知母12 g,天花粉15 g。14剂,水煎服 ,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 30剂后,自述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查精液量为1.5 mL,大便质稀,日3~4次,遂上方加防风12 g,复服药30剂 ,查精液量为2.6 mL,自述近期牙龈肿痛,遂初诊方药加连翘15 g,继服14剂,查精液量为3.3 mL,pH 7.5,液化时间:30 min,精子计数:39×109/L,总活动率:75%。停止服药1个月后 ,配偶怀孕,后生一健康女婴。

按:精液不液化症、精液量少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精液在刚刚射出体外时是液化状态,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凝固成胶冻状或凝块状,经过10~30 min,精液会逐渐化成水样液体。如果精液排出体外超过30 min仍呈胶冻状,属于液化延迟;超过60 min仍然不液化,则属于病理状况,称为精液不液化。精液不液化使精子活动受限,减缓或抑制精子进入子宫腔受精而引起不育症。现代医学认为导致精液不液化的原因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支原体感染、慢性附睾炎等[1]。中医学没有“精液不液化”病名的明确记载,将其归属 “淋浊”“精滞” “精稠” “精热” “白浊”等范畴。究其病因或肾阴亏虚、虚火灼津,或因嗜食肥甘厚味,酿湿蕴热,湿热互结下焦,熏蒸精室,热灼阴精,或房事不节,相火妄动,下汲肾水,或久服燥热之品,耗损肾阴,总由阴亏火旺,热灼肾精所致。正常健康男性每次射精排出的精液一般为2~6 mL,一次排精的精液量不足1.5 mL或仅有数滴者称为精液量少。现代医学认为精液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睾丸发育不良或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得产生精液的附属性腺如精囊和前列腺等发育不良或者功能失调;精囊或前列腺本身的病变也可使精液产生不足;尿道狭窄等使得精液排出受限也是导致精液量少的原因。 《内经》中即有关于本症的记载 , 《诸病源候论》称之为虚劳少精。清代医家陈士铎 《辨证录·种嗣门》中提出 “节少以养其胃 ,益之补精添髓之方”之法。 《石室秘录》卷六 “燥证门”载 “欲使口舌之干者重润,必须使精血之竭者重生。补精之方,六味丸最妙。然而六味丸,单补肾中之精,而不能上补口舌之津也。虽补肾于下,亦能通津于上,然终觉缓不济急。吾今定一奇方,上下兼补,名上下相资汤。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葳蕤五钱,人参三钱,元参三钱,沙参五钱,当归五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二钱,牛膝五钱,车前子一钱,水煎服。此方补肾为君,而佐之补肺之药,子母相资,上下兼润、精生而液亦生,血生而津亦生矣,安在已死之症,不可庆再生耶”。

3 小结

“肺肾相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皮毛生肾”。《灵枢·本输》曰:“肾上连肺”。《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肺肾经脉相连,经气互通。《医碥·五脏生克说》曰:“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体,是为肺金生肾水”。《杂证会心录》曰:“肾与肺,属子母之脏,呼吸相应,金水相生。……肺属太阴……金体本燥,通肾气而子母相生”。《时病论·卷之四》曰:“金能生水,水能润金”。《医医偶录》曰:“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炼金,则长保清宁之体”。肺金生肾水,肺为肾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充盈肾阴;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盈,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2]。刘金星教授临证多年,临床患者多表现为阴虚火旺的特点,认为其原因主要责之于肾阴精不足,病机多属肾精亏虚热扰精室。故用上下相资汤加减补肾填精、养阴生津。并分析指出,肾藏精,为生殖之本,肾为金之子,火上刑金。故本方熟地黄、山茱萸补肾补水为君;佐玄参、沙参、麦冬、葳蕤滋肺阴,金水相生,水足以制火;车前子“养肺强阴益精”,利水通窍、载热下行,泄肾中之虚火,牛膝补肝肾强腰膝;五味子滋肾、生津。方中含增液汤以滋水,生脉散以养阴益气。“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阳双补,往往事半功倍。于补阴气药中,加仙灵脾补阳药,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从而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动物实验证明,仙灵脾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3]。“阳化气,阴成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故用党参补后天之气,使气盛则形立。虎杖、车前草、盐知母清热利湿,于补肾中加以开阖之品,助真阴得复其位。全方补肾阴为主,佐以润肺之品,上养肺阴,下补肾水,少以温阳,阴阳互资,以达肾阴阳平衡,故收良效。

[1]肖玮琳,宋小松.男性精液不液化相关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04-605.

[2]张朝宁,李金田.“肺肾相关”理论探讨及现代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6,48(1):200-201.

[3]吴巡保.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4):174.

猜你喜欢

精液量肾阴液化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据说,合格的精液符合这4个标准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猪SPATA6基因的多态性与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