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学课程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2018-02-09贲定严舒文娜马明珠刘迈兰密常小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针灸学腧穴针灸

刘 琼 刘 霞 贲定严 钟 欢 舒文娜 马明珠 刘迈兰 刘 密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410007)

针灸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不含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课、核心课以及必修课,它由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刺灸法、其它疗法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等部分组成[1]。主要针对中医临床五年制、中医临床七年制、中西结合专业、康复专业、护理专业而设立,依据每个专业对针灸基础及临床的实际需求来分配课时。针灸学不仅是一门对于基础知识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将该课程开设于大学三年级,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之上,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该学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能直接形成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为后续见习、实习和就业服务[2]。由于针灸学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强的学科,掌握其理论体系固然重要,而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应着眼于掌握针灸理论知识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前提下,真正达到运用针灸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针灸教学存在着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应用脱节的现状。由于中医院校专业课程繁多,大部分学校仍然处于“填鸭式”教育模式,侧重于基础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3]。严重影响综合型中医人才的成长。所以说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就需要实施“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

1 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条件等,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针灸学的学习对学生中医专业基础知识及正常人体解剖学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但在前期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及接受程度,传统且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多元化针灸学教学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合理化利用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关键[4]。

1.1 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网络成为大家日常沟通交流的平台,大量网络学习平台及数字化教材应运而生。我校将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传统教学模式中,将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有机结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是冲破了单一讲授式的教学瓶颈,提高了教学效率。

1.1.1 针灸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 我校运用现化代技术手段丰富现有教学资源搭建了教学网络平台,包括:精品课程、针灸之声、慕课、云班课等网络课程的研发。学生在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答疑解惑。只需点开平板电脑、手机和其它电子阅读器就能实现随时随地轻松学习,让学习更加方便和快捷。

1.1.2 针灸学教学微课的建设 微课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它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鲜明,更适合教师的需要[5]。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及趣味性。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注意事项是针灸学中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单一依靠老师的讲述很难让所有学生明确它的具体操作。我们以穴位为切入点,一个穴位就是一个小微课,包含该穴位的具体定位图片,解剖结构,以及操作示范视频。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加深了对穴位的印象,让穴位的记忆更加简单。

1.1.3 《针灸学》慕课的建设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简称,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人机互动和精品化等特点[6]。慕课打破了学习人群、地域、时间的限制,任何层次的学习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丰富了课后学习资源,同时也增加了老师教学素材。

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纸质教材不易携带、不好保存等缺点,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打破了呆板而陈旧的单一授课模式,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的完美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2 良好实践教学条件 针灸是以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疾病诊察能力、辨经能力、取穴能力及针灸技能的运用能力尤为重要[7]。我校根据培养实用型针灸人才的要求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建立了针灸学教学实验室,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诊疗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思考来诊疗疾病。在教学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下互相点穴,穴位定位正确后即可根据操作规范进行针刺或艾灸的操作。临床病房教学基地的建设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先决条件,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就是我们针灸学教学临床病房基地。该科室门诊量大,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学生可以在见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我校还设立了针灸陈列馆,各类针灸针、艾条、艾柱等针灸相关用具和历史资料均有陈列,让学生在浓浓的历史氛围中了体会针灸古往今来,更加直观地了解针灸的发展进程。除以上实践教学平台之外,我校还设立了针灸学产学研教学基地(株洲扶阳罐、正清药业集团)教学基地,以及完善了为针灸临床课使用的针灸学标准化病人培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中医素养。

2 教学安排合理科学,对课程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把握准确,学时分配合理

科学而有合理的课程安排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提升学习效率的前提,依据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击破难点的教学理念,将针灸学课程分为针灸理论、实训、运用三大模块。

针灸理论模块包括绪论、经络总论和腧穴总论,一共9个课时,经络和腧穴总论就是该部分的重点。经络腧穴理论部分是针灸学课程的特色理论,这部分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有实际画经能力。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的走行循行规律以及与体表和脏器的联系都必须理解和掌握,所以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构图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

针灸实训模块包括经络腧穴各论、刺灸法总论和刺灸法各论,一共40个课时。因经络腧穴各论内容繁多且复杂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以及穴位分布,可以说是针灸学中的重点之重,有关穴位的定位、功效和主治的掌握是针灸穴的核心内容,所以课时最多。其次是刺灸法各论,首先在了解刺灸法总论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操作手法学习。有了前期的经络腧穴理论,掌握了穴位的定位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就可以更好地完成针灸技术手法的学习。这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实操内容,大部分课时在针灸教学实验室完成,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开始锻炼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灸运用模块包括针灸治疗总论和针灸治疗各论,主要讲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诊疗思路以及选穴依据,是将理论和临床结合的关键课程。这部分内容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手法之上。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针灸素养后,可以根据所学知识阐明针灸治疗常见疾病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案,是进入临床的关键一步。

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从针灸起源与发展简史入手,了解针灸现代研究进展,掌握中医经络腧穴和刺灸知识,提高临床思辨、针灸操作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 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及多向互动,突出重点、难点的有效解决过程,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

传统教育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老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式接受知识,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反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项互动式教学方式,以知识点、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分析讨论为核心,老师只引导,更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腧穴归经、定位和主治为基础,分析各经穴位主治的异同点;从临床常见疾病为切入点,讨论不同病症的首先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将刺法灸法结合起来优化疗效。课堂上不仅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还需要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拓展了思考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及临床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目的[8-9]。

4 小结

针灸学是现代中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学好针灸学是成为复合型中医人才的必要条件。我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传统教材与现代化数字教材相结合,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准确把握课程重点、难点、合理分配课时,以“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及拓展其理论知识,为促进我国针灸现代化发展输送了大批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求实的工作态度、优秀的职业素质以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的针灸实用人才。

[1]钟兰,诸毅晖,顾偼,等.针灸学讨论课教材与教学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12-13.

[2]陈文君,丘红燕,梁文.针灸学一体化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3):23-24.

[3]丘红燕,陈文君,梁文.针灸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18-19.

[4]林永青,何琪,郑明常,等.构建《针灸学》立体教学模式的方案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057-1058.

[5]邹逸凡,李丹,马明珠,等.微课在针灸学经脉循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3):3-5.

[6]刘霞,刘红华,曹佳男,等.慕课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和展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147-149.

[7]张秦宏,孙忠人,岳金换,等.基于能力培养的《针灸学》教学改革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498-2499.

[8]朱英,陈日兰,杜艳,等.互动式教学在针灸学课堂理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19-120.

[9]励如波,金技丽,许敏迪,等.医护互动式教学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7):65-66.

[10]徐彦飞,张彦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针灸学》教学模式[J].国医论坛,2012,27(5):49-50.

猜你喜欢

针灸学腧穴针灸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