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重难点工作环节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018-02-08向东罗松
● 向 东 罗 松
2017年,重庆市黔江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围绕职能整合深化“放”,围绕市场规范深化“管”,围绕群众需求深化“服”,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到了4.7万余户,注册资本(金)总额595.6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14.80%、17.86%。
一、围绕职能整合深化放权
为切实解决各部门重审批、环节多、时限长和协调难等问题,立足审批转型,加强职能整合和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权。
一是厘清工作职责,集中审批权限。对政府各部门内设机构职能、行政审批科设置情况、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清理,对已设置行政审批科的16个部门(含独立和挂牌),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向行政审批科集中;未设置行政审批科的7个部门(公安、司法除外),按照“撤一建一”的方式独立设置行政审批科并集中审批事项,其中对办件量少的5个部门,将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规范后,23个承担审批事项的区政府部门,全部将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办理。
二是狠抓入驻管理,改变审批方式。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大厅集中。目前,建设领域、民生领域、市场监管领域等21个区级部门(含中央、市在黔单位)审批科室已整体入驻,审批量较小的11个部门设立综合办事窗口。同时,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入驻。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32个区级部门(含中央、市在黔单位)清理规范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单中保留的326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充分授权,提升审批效率。全面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各行政审批机关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和“首席代表”在授权范围内的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一律统一使用各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专用章”。审批事项的完成以加盖“行政审批专用章”为法定完结,审批完成时间是否符合承诺时限要求,也以“行政审批专用章”的加盖时间为准,原行政机关印章不再行使审批职能,对特殊行政审批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要求使用其他专用印章的,使用其专用印章,但要各行政审批机关在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时予以明确,并按照“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设计和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明确授权使用范围。“行政审批专用章”的使用具有唯一性,即“行政审批专用章”仅限于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内使用,不得异地挪用,由窗口“首席代表”负责管理和使用,各行政审批机关需明确行使的范围和保留行政机关印章涉及事项的具体环节,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业务办理不出中心,提升窗口的办事能力和效率。
二、围绕市场规范深化监管
为促进市场公平、健康、有序发展,以“权力事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为基本准则,加大监管力度,深入推进放管结合。
一是强化清单管理,提高行为准则。第一,加强行政权力责任事项清单的动态管理。公布区乡两级10类共6141项行政权力清单,并逐项列出追责情形、追责依据。同时,建立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并开展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第二,加强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的执行监督。对中介服务清单中不再需要提供或改由审批机关委托实施以及没有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开展执行监督。对纳入清单仍然保留由申请人提供的56项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积极协调主管部门纳入审批流程进行管理,明确各项中介服务事项所用时间与审批时间的划分,防止审批单位以中介需要时间而变相延长审批时间。第三,加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统一规范。自上而下对区乡两级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确认,凡是能通过部门间工作协同获取证明材料的,探索建立信息协查机制,提倡在审批过程中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凡是对上级部门明确要求不再出具的证明材料,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第四,加强国家和重庆市编制的收费目录和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贯彻落实。全面摸清涉企收费项目和收费单位,在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维权意识和减轻企业负担。严把资格审核、试题保密、监督管理、阅卷评分关口,从源到尾抓好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与管理。
二是创新监管方式,不断完善体系。第一,加强公正监管。持续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探索建立联合抽查机制,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抽查,避免重复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并与信用监管、智能监管融合联动,充分运用国家和重庆市延伸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诚信黔江”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完善抽查结果公示和联合惩戒机制,提升监管权威性。第二,创新综合监管。按照“权责一致”、“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执法联动机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头,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消除监管盲点,降低执法成本,杜绝了“懒政”“怠政”。第三,探索审慎监管。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黔江区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在守住底线的同时,采取“量体裁衣”式的监管模式,探索适合其特点的监管方式,各主管部门按工作职责,不断加强指导,做好风险预测防范的同时,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围绕群众需求深化服务
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从优化流程着手,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推进优化服务。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持续完善机制。第一,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建设“1+8”流程。编制“重庆市黔江区企业投资建设工程行政审批服务通用流程图”,整合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审批服务基本流程,即将企业投资建设工程从立项到验收入市所需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并整合为立项用地、规划设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涉及必经的行政审批事项所用总时限压缩至37个工作日内。同时编制“重庆市黔江区工商产业(含房地产)投资项目通用审批流程图”,对其中的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五个主要办理环节实行首问负责制。第二,持续完善审批服务工作机制。遵循精简、便民的原则,对投资项目建设“1+8”审批服务流程图中明确设置了并联审批工作联系机构的,同步建立前期服务、项目预审、会审等运行协调配合机制及审批通报沟通制度。同时,依据便民利民原则,全面落实“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建立审查细则”“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
二是推动网上审签改革,提升效率。第一,明确责任分工。对各区级审批部门,设立从咨询、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全程推行网上审签的工作目标,并明确了各阶段任务的时限要求。第二,明确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建立模拟事项,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掌握在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及时通过QQ群、微信工作群予以发布,并同步收集问题向网审平台开发企业反馈,做到推动网审工作各阶段任务时,均有专人负责对来电、QQ、微信和现场进行咨询,提供全面的问题解答。第三,推动投资项目网上运行。根据编制投资项目建设“1+8”审批服务流程图,推动全流程网上办理办结,全面落实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信息公开、协同监管,实现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监督。2016年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改革以来,部门审批工作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平均缩短12.29天、提速率达52.97%,同时,均做到单个事项压缩1/3以上,提升了审批效率。
三是创新考核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依据《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以“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为主线,合理配置行政服务中心办件窗口,制定了《重庆市黔江区行政许可标准化评价方案(试行)》《重庆市黔江区行政许可标准化监督检查方案(试行)》,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持续进行“进驻授权、服务规范、纪律作风、违纪违规”等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自我评价、申请人满意度评价、集中事后回访、第三方评价”等监督评价工作,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或“最好一次不跑”改革。并以此为考核重点,制定了《行政服务中心派驻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将派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以及奖励经费,由人员所在单位划转至区行管办统一评定、统一发放,提升了派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增强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