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复习课中的应用*
2018-02-08秦红兵朱爱飞
☆秦红兵朱爱飞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43)
一、引言
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适用)》中就强调:“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些以“e学习”为主要技术方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日常操作题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两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操作题进行分步骤、按部就班来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是“听得懂,忘得快”。另一种是“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几人为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和探索,但是这种学习模式在技能课教学中效果不佳,有些操作题类型,例如:网络技术章节关于IIS虚拟目录的设置这一课,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个知识,任务经常无法进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获得的知识点很有限。但即使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还是适合于技能课的日常教学中,在学业水平测试前期的技能复习课中,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采用第一种方式完全按照新课在进行教学,第二种方式时间上又不太允许,而“微视频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技能复习课中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瓶颈问题。
二、微视频教学资源与微课的概念界定
1.微课
2010年,胡铁生率先对“微课”的概念提出了定义,“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记录的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要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之后国内多个专家又对微课的时间做出了不同的限定,一般5-10分钟左右为佳,但内容相对完整自成体系,核心词为“课”,出发点是“教”,语言严谨,通常以“PPT+旁白+真人视频”为主要呈现形式,可以用于课前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于翻转课堂学习。强调在录制视频资源时,要适当考虑教学环节和课堂的教学实际,而在信息技术技能复习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操作步骤的关键切入方法,不需要太多的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可以对“微课”再“瘦身”,去掉一些附加信息,保留视频资源的精华。
2.微视频教学资源
对于微视频教学资源概念的界定,在网络领域和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微视频教学资源不需要拘泥于微课的一些细节,不需要考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较随意,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中使用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也可以是教师在完成操作题时,用智能手机拍摄的一小段视频,时间相比微课来说更短,甚至可以是十秒,二十秒的一个关键步骤,可以没有解说和旁白,以难点问题为主。在学科教学中,往往将微视频教学资源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实现教师隐形知识外显化的资源,可以狭义地认为是微课的“精华”与“瘦身”,是微课的一种核心所在,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师知识的可视化。
三、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学测技能复习中的适用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技能复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多年来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讨论和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从知识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三方面分析了微视频教学资源引入学测技能复习中的意义。
1.知识层面
信息技术学科的授课环境大多数在机房或专用阅览室,在高中信息学业水平测试中,操作题比例占到一半的分值,在整个试卷结构中与基础概念题呈现1:1的比例结构,部分选择题中也融入了技能操作题的内容,高中的技能题除了初中和小学阶段接触过的Excel、Word、Access等基础性题目外,还包括高中阶段新授的知识点Frontpage、网络IP地址的修改、ASP虚拟目录的设置等。学生在新课的课堂学习中,主要凭借记忆模仿教师的演示操作,缺乏自主探究,学习过的知识难免遗忘,在复习课程中,教师如果按照新课讲述过程重新演示一遍操作步骤,来用新课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时间也是不允许,同时由于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有些学生一遍听不懂,有些学生已能够很快掌握操作要领。所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的操作题演示步骤录制成微小的视频片段,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有选择地对这些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复习课提升学习效果的真正目的。
2.教师层面
信息技术教师习惯采用单一的操作演示,即学生跟着操作,这样的讲授方式比较直接,而且学生易于接受,但是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每个人都会任教三四个班级,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七八个班级,同一个内容在几年内重复讲,教师的自身发展也会停滞不前,这种授课方式也只能勉强用于新课知识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技能复习课中,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就失去了信息技术课新课标的内涵。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的同时,更是一名学校教育教学的先行者,在音视频加工、微型课堂录制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将技能操作的要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视频教学资源,将原来重复演示的复习,从而变成一种资源驱动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学生层面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核心教育观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通过机房多媒体教学环境,对信息进行不断的获取和加工,逐渐转向成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破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粗放低效”和学习方式“表层现象”的困境。新课教学中,学生因为对操作题有很大的求知欲,教学效果尚且可以,而在学测技能复习过程中,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对知识点的遗忘参差不齐,尤其是有些操作题如果第一个步骤无法切入,往往导致下面的步骤无从下手,而部分学生因为个人爱好对计算机接触较多,操作题几乎不用复习,他们的薄弱环节在选择题基础部分,这样一来,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复习方式,个别学生差异没有兼顾,无法提升学习效果。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复习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浏览资源,获取关键信息,从而实现操作题的复习目标。教师还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巡视和辅导,提高复习效率。
四、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学测技能复习中的实施策略
1.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应考虑不同梯度,量与质结合
早期的课堂实录往往需要通过多个机位和多个角度进行拍摄,来呈现整个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一些理科实验有时候还需要通过在实验室的拍摄,然后经过后期剪辑才能用在课堂教学中,后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发展,微视频逐步取代了课堂实录,深入到各个学科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而信息技术学科由于操作题必须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而学生每周只有2节课的上机时间,这就决定了早期的课堂实录等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时由于操作题步骤的单一性,不同于一些实验过程通过多角度的拍摄,画面更为直观。在前面提到的学生特征中我们分析了微视频资源应用于学测技能复习的实践意义,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在技能知识内容上遗忘程度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微视频教学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操作跨度不能太大,注意一个“量”,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同时要考虑到“质”,学生在操作节点出问题概率较高的地方,教师准备微视频资源时可以重点强调,逐个进行演示录制,同时考虑不同的技能解决方法,如在Excel操作题中两行互换的示例,除了传统的利用第三行剪切,粘贴互换外,还可以选择其中一行数据,按住Shift键拖拽互换,但此种互换需要虚线与拟换行虚线重叠时松开鼠标才能实现置换,这就需要教师在录制微视频资源时提醒注意拖拽松开的速度,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教学资源时注意。
2.逐步建立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学科微视频资源的录制编辑,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基本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视频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对知识点的把握上。微视频教学资源的选择如果过于“泛”,就会失去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本质意义;而需要微视频教学资源达到“精”的标准,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观察不同层次,不同时期学生在操作题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教师将多年观察知识点遗忘的密集区,录制成教学资源,为下届的学生提供参考;组内教师通过分工合作,还可以对录制完成的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归类整合,在组内公开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修改意见;同时微视频教学资源录制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生从“学什么”到“怎么学”的转变,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未能完成资源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用U盘等存储介质拷贝资源,利用周末时间在家继续复习,教师也可以将微视频教学资源整合到学校教学网站供学生下载使用,学生选择的资源范围会越来越大,逐步覆盖到技能操作的常见误区。教师建立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后,一些基本的资源就不需要再重复录制,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和教法,所以微视频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会延长教师的时间,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学生也可以进行线上线下的微视频资源学习。
五、微视频教学资源应该注意的原则及易出现的问题
微视频教学资源与微课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资源,学生通过对这种资源的查看、获取、鉴别来获得信息,从而对操作技能题目进行加工。后者的核心是课,它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讲解,主要用于课前复习、课堂讲授和课后巩固等,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主要用于技能课的复习,所以,我们在制作资源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防止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
1.关注整体,着重细节
在录制微视频教学资源时,制作的渠道有多种,有些软件的高版本可以直接生成视频格式,如Office 2010以上版本,最直接的是用录屏软件录制,这样获得的操作过程比较全面,如制作ASP虚拟目录的发布过程时,由于受机房环境的影响,该类操作题只能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复习过程中如果遗忘,很难回忆,所以对资源的整体性设计需要关注,不能只是其中某个过程,而应该是整个发布的录制,时长一分钟左右,而在Excel行列互换中,拖拽鼠标,虚线重叠时松开鼠标的动作是一个细节,这里面只需要借助手机进行十秒左右的拍摄即可,实现对这个细节的展示。
2.即时反馈,留有余地
微视频教学资源录制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米”可“炊”,在前面提到注意“量”与“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存在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容易犯错的技能步骤,通过教师的演示录制制作出反面资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技能题练习后,还可以浏览这些资源,加深印象,而这些在传统微课教学中很难考虑到,同时教师在课前准备资源的时候,考虑得不够全面,课堂上学生在复习操作过程中,也会有新的解题技巧出现,教师需要鼓励其他学生在完成课堂复习内容后,拓展练习和创新,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
六、结束语
目前,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的范畴还局限于信息技术学科,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操作题技能的微视频资源制作,相信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微视频资源库的充实完善,除了满足学测技能复习外,还可以满足学生课后线下的巩固练习以及学校教师日常文档的处理,同时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探索,相信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应用将会深入到理科实验教学,通用技术等实践性课程中。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S].2001-7-11.
[2]胡铁生.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3-15.
[3]汪洁.微课高中信息技术学测技能复习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
[4]李茹.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之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