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生活化教育的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

2018-02-07袁音奇

考试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

摘 要: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详细地说道,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本文从基于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活动的选题开展、目标预设、材料准备、策略方法、作品评价这五方面进行阐述。实施应立足幼儿生活,以生活为背景,通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环境、生活化材料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生活、创造艺术。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实施幼儿美育的主要方式。

一、 基于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活动的选题开展

(一) 观察身边常见的四季自然作为选题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有丰富的收获。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生活教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在美术活动的选题中,考虑到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生活性的美术活动主题,将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常见四季自然内容,将已有经验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

如,结合主题《美丽的春天》,开展美术折纸集体活动《郁金香》。郁金香是春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教师带领幼儿在附近公园内观赏大片的郁金香,再通过平日的学习观察积累,幼儿知道郁金香的外形特征、颜色、生长方式等,做好基础功课,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激发幼儿对郁金香的创作的兴趣,由此再通过绘画、折纸、拓印活动,常识与知识相结合,让身边的物品成为他们进行美术活动的媒体,胸有成竹地完成一幅幅作品。这不仅是一次美术创作,更是对生活的解读,心理的一次健康运动。

(二) 挖掘身边的节庆习俗渗透到选题内容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结合幼儿的身边的节庆习俗内容而开展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以幼儿熟悉的节日内容为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日常生活,使孩子在动态的、开放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创造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如,在元宵节时,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生活材料:易拉罐、纸盒、皮球等带来班级,在欣赏不同种类的灯笼,介绍灯笼的制作方法后组织一起动手制作。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感知生活材料的特点,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属于自己的灯笼。

这些灯笼不同于在商场购买到的精美样式的灯笼,但是在自己动脑动手的过程下,幼儿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还收获了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二、 基于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活动的材料运用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如果把一幅作品比作一个人的话,美术活动主题是骨架,那材料就是血肉了,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自主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中也提到了“創造的教育”,什么是“创造”?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杯子盛水的“物质的创造”,是刘姥姥游大观园后的“心理的创造”。

在美术活动中,首先我们需要提供充足的材料,原始原品的材料像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筒、易拉罐、塑料瓶、毛根、纽扣、脸谱、布料等有规律地整理在各种整理箱中,材料不需要精致,放在幼儿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其次根据课程的行进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想象创造,根据不同材料的特征,或平面或立体地进行创作。

三、 基于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活动的策略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它让幼儿的手、脑、口、眼等多种感官同步参与,他们把美术活动当做了一种游戏,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和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可以充分激发幼儿操作兴趣,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完成了一次美术创作。

同样,小班的幼儿喜欢小动物,那我们就可以设计“小鱼的新衣服”“好吃的石榴”等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妈妈的卷发”“爸爸的领带”等,在一次次游戏性的美术活动中,或圆或方,我们看得到他们的成长,对美的解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他们的心中所爱,兴趣和注意力的投入让作品完成得锦上添花。

四、 基于生活化教育美术集体活动的多维度评价

美术教育评价是整个美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学前儿童能力发展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进行客观地了解,为进一步的美术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

幼儿的作品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不尽相同。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时不妨先听听他们的心声,结合他们对已有生活经验的重现,从而重视幼儿自我评价,用幼儿的眼光理解作品教育的真谛不是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看孩子能将多少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增强幼儿生活体验,实际上是幼儿知识内化的过程,孩子只有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点滴快乐,点亮一颗童心,让孩子的世界更明亮。个性的构图,大胆的落笔,夸张的造型,单纯强烈的颜色对比,让画面有一种奇特的和谐,这就是幼儿美术的魅力。把美术带到生活中来,在生活中渗透美术,这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创造。

参考文献:

[1]李浩泉.《学前儿童兴趣的特点及其对学前儿童课程的启示》[M].基础教育参考,2004.

[2]焦守秀,赵艳.《幼儿兴趣的激发、培养与保护》[M].幼教园地,2004.

[3]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

作者简介:

袁音奇,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
改革教法 创新学法
中学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尝试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建构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探讨
“生活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化学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