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使命担当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地方机构改革
2018-02-07鞠增玉
● 鞠增玉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立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潍坊市编办把学习贯彻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抓好改革准备,全面推进从严治办,确保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项部署。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改革方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着体制支撑作用。机构编制部门要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要求,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坚定政治意识,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统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这深刻昭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正确方向指引。通过机构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既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机构编制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机构编制部门要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引导全体同志进一步强化党的机关、政治机关定位,切实强化党的观念,在研究改革方案、统筹机构设置、配置编制资源等方面,都要体现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执政资源配置,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二)树立大局视野,深入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导向。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格局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有当下“改”的举措,又有长久“立”的设计,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彰显了我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追求良政善治的决心和魄力。着眼机构优化协同高效,整合优化职能配置,改变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一些领域政出多门的老问题,使机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富有效率。着眼民生之痛,回应社会热点和焦点,调整强化了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等职能。这些改革举措都聚焦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深层次弊端。我们要高点站位、放宽视野,深刻认识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深入思考依托党政机构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前瞻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和宽广的视野,结合地方实际,努力推动构建强有力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三)突出问题导向,深度把握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这一着力点。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以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优化协同高效”的基本原则,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切实抓住了各级职能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深化党政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机构编制部门要以推进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充分认识优化、协同、高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要聚焦问题导向、基层所盼,切实优化各类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落实好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问题;要聚焦有统有分、有主有次,在厘清上下层级间以及同一层级不同部门事权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要聚焦履职到位、提升效能,强化相关机构配合联动,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改进行政运行效率,使各类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四)强化法治观念,深化认识机构编制法定化这一重要保障。近年来,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已出台了一些专项的行政法规,但尚未形成广泛覆盖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全局性成文法,对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尚未涉及和规范。也正是由于机构编制缺乏系统的法制规范,一些地方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超编进人,行政效能不高等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是要坚定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定化,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客观需要。既需要顶层设计推动,又要求基层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法规制度,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用法律的手段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二、及早抓好改革谋划,全面夯实改革基础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现已全面铺开。潍坊市编办将紧跟中央和山东省部署要求,进一步加深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解把握,围绕“四个聚焦”狠下功夫。
(一)聚焦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一是凝聚改革共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组织全体干部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学透中央政策。全面收集梳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方案、论述等资料。采取集体学习、每周讲谈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以及改革方向和任务。三是强化政治担当。强化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机关的政治意识,深刻理解中央编委领导体制调整优化这一重大决策对机构编制事业和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重大意义,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党的政治机关意识,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二)聚焦全面梳理地方情况,在深度调研上下功夫。一方面,依托台账资料,全面厘清改革底数。潍坊市依托全市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系统梳理市级43个部门(单位)和116个事业单位职责和机构情况,建立机构台账,为推进改革做准备。依托机关部门“三定”规定,仔细研究部门“三定”规定,梳理其内设科室主要职责,弄准职责配置、职能发挥情况。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数据,全面摸清改革底数,准确掌握机构编制现状、各部门“三定”规定、历史沿革,搞清楚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实地调研访谈,深入摸清基层现状。紧密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工作,启动“机构编制调研月”活动,自2018年4月中下旬开始,分4个工作组赴县市区与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实地访谈,分专题研讨此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点、难点、突破点,弄清基层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和各方面关于深化党政机构改革的意见建议,确保心中有数、脑中有策、手中有方,切实提高改革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聚焦优化基层管理体制,在简约高效上狠下功夫。《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但实践中,基层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障碍和弊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成为普遍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出发点,以更好、更高效地服务人民群众为着力点,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统筹各类组织,优化各种体系,简化各项程序,形成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不断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确保基层有人有权有物,同时把这些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的有关加强基层政权能力建设的政策举措落实到位。二是符合基层事务特点。机构设置既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又要灵活结合基层实际状况和基层事务特点来安排,科学定位各机构职能属性和工作流程,做到承接有平台,对接有路径。三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借力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整合基层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把相近的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或平台上来,做到优化协同高效;明确政策标准和工作流程,改进政务和信息公开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打破信息壁垒,通过更科学、更便捷的信息网络技术全面优化和提升公共事业部门的服务能力。
(四)聚焦凝聚合力协同推进,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做好解疑释惑,引导干部群众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让社会了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的,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汇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为推进改革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从而倒逼有关方面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推动改革。二是加强协调配合。机构改革既强调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要“确保集中统一领导”,要求省、市、县各级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又强调“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相应机构和配置相关职能。要求各级各部门上下协同联动,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勠力同心打赢改革攻坚战。三是严明改革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和上级关于机构改革的纪律规定,明确机构改革期间,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原则上不再办理日常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一律停止受理申请增设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决不允许自作主张、各行其是,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组织开展“条条干预”专项检查,及时查改问题,进一步织密严格机构编制纪律“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