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2018-02-06闵青张萍
闵青+张萍
【摘要】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照组患者仅服用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24 h心率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与24 h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发生了明显改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长期高血压将会严重影响患者心、脑及肾等各项功能,甚至造成上述气管衰竭。虽然近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逐渐深入,同时诊疗技术也进步很多,但是迄今为止高血压始终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当前高血压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及饮食调节等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是见效最快的,但是因为需要服药的时间长,且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一旦停药还会造成血压升高的问题[1],因此适当应用运动疗法也很必要。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疗法,现在对其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55~80岁,平均(69.21±2.4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服用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进行2次/周,持续治疗7周,每次运动的时间在1 h左右。开始集中运动训练之前需监测患者心率,明确相对运动强度,训练过程中指导其自主调整运动速度,确保活动强度在最高摄氧运动的50%~60%之间。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联系健身操,在准备活动环节指导其做降压舒心操或关节活动,准备时间应在5~10 min之间,完成运动后放松5~10 min,训练过程中应保持原来的饮食与生活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与24 h心率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发生了明显改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当前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非常高,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运动方案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非常有利,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同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患者血管总周围阻力将明显下降,同时血管扩张及收缩应力也会随之下降[2],所以,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很有必要。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仅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康复治疗。结果表明,实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動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其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3],实施该疗法后患者血压水平、心率水平显著改善,极大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该疗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宁川,陆 伟,渠泽普,肖 浪,伊慧娟,陶 蕊,刘维烨,张智凯,李 跃.16周有氧运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焦虑水平以及相关激素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83-87.
[2] 王军威,袁琼嘉,杨澎湃,单继新,原江涛,宋广闻,江 玉.运动疗法对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4):454-460.
[3] 陈松华,吴媛媛,李仁富,张 丽,李怀惠,朱 役.中等强度温泉运动对高血压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0):1004-1006.
本文编辑:刘欣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