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千人大会与群众路线的恢复和坚持

2018-02-06黄志高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刘少奇群众

□黄志高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是在经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折后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实事求是的强调、对发扬民主的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勇于承认错误和自我批评,在中共党史上都有深远影响,也引起了党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对这些方面,学术界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还提出了恢复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学术界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七千人大会与群众路线的恢复和坚持作一点研究。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重大胜利的背景下,中共七大在总结民主革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群众路线。七千人大会则是在党领导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以便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七千人大会的特殊背景和目的,都使得中央领导人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群众路线,力图从群众路线的角度来总结教训和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

首先,群众路线在某种程度上的损害是党的工作遭受严重挫折的重要原因

党的坚强而正确的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是党的历史所一再证明的基本经验。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不能不从党的建设的高度来加以思考。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所作书面报告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党的问题”,其中特别谈到群众路线问题。他尖锐地指出,“几年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都是同有些部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的负责人的那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不民主的错误作风有关的。”[1]P40刘少奇指出,这几年提出的过高的工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和基本建设指标,进行过一些不适当的“大办”,在农村中违反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刮“共产风”等等,“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同工人和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技术专家进行充分的协商”,草率地加以决定,“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1]P93。刘少奇不无痛心地说,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恭恭敬敬地当群众的学生,“认真地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很多错误是有可能不犯的。”[1]P40-41

邓小平也指出,最近几年,我们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是有严重缺点的,特别重要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削弱。就全党来说,这种削弱是“相当程度的”。他批评说,不少同志忽视和损伤了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邓小平强调,现在“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加强起来,发扬起来”[2]P302。

其次,克服严重困难必须恢复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总结经验教训,不仅要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讨论和具体经验的总结,还要从方法论的高度来加以分析。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来所强调的。方法论层面的审视更具有深刻性、普遍性和长久性的意义。“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有群众观点”[3]P354-355,这是全党的共识。但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却被抛诸脑后,或是有名无实,说一套做一套。在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了不少乱子后,毛泽东开始从群众路线的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在1961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群众路线问题就是毛泽东提出讨论的四个问题之一。[4]P1961刘少奇在回家乡调查研究时也着重谈到群众路线问题。他说,现在做好工作的关键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如何搞群众路线是个问题,过去搞过,但是后来忘掉了,恢复起来不容易。搞好群众路线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可以保护多数群众的意见,可以顶住上边的瞎指挥,群众还可以替少数干部担负责任。[5]P523

七千人大会对当时国家经济的困难状况虽然还没有足够的估计,但已经意识到“我们在经济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人民的吃、穿、用都不足”[1]P86-87。要克服严重的困难,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与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刘少奇强调,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去联系群众,同群众互相交心。这是我们工作中的头等重要的问题。”[1]P41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6]P293

再次,“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瞎指挥,导致党群关系受损,客观上需要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加以修补

刘少奇批评说,相当一部分干部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在工作中联系人民群众,“常常采取简单化的办法,不自觉地做了一些不妥当的事情,以致侵犯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还有极少数品质恶劣的人,独断专行,称王称霸,完全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作风,“根本不是共产党的作风,而是极端恶劣的国民党作风”[1]P39。邓小平也说,“这几年来,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2]P301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恢复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内高层的共识。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宣布:“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地讨论一下什么叫做群众路线的问题。一切党员干部,凡是还没有真正懂得党的群众路线的,都应该从头学起。”[1]P7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共七大明确将密切联系群众规定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群众路线这个政治词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党确立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并不意味着所有干部真正掌握了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精神。刘少奇批评说,“在我们党内,不少同志并不懂得或者不完全懂得什么是群众路线。”[1]P67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对群众路线有诸多阐述。相较于中共七大,七千人大会对群众路线的论述,不是引经据典式的理论论证,也不是全面系统的学理阐述,而是立足于实际问题、实际工作的思考和运用。

其一,“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1]P68。刘少奇强调,任何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他严厉批评说,有些地方和部门已经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有些党员干部存在着特权意识和享乐思想,处处讲究生活上的享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刘少奇指出,这些恶习,在共产党的队伍里是完全不能允许的,必须彻底改正,严重的还应该受到应得的处分。“只有打掉了这些官气,彻底纠正了这些恶劣作风,党同群众的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加强。”[1]P68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但“如果搞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2]P303。他提出进城执政后是“做官”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如果不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P304。

其二,“我们自己不懂得的事情,群众中有许多人是懂得的”,要“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认真地向他们学习”[1]P40。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不可能通晓生产建设各方面的所有知识。广大农民、工人和基层干部有着丰富的经验,广大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也有着宝贵的知识。领导干部只要认真向群众学习,就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刘少奇批评说,一些负责同志不是认真地向群众学习,而是“杜绝言路,使这些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不能说话,不敢说话”,也就“把自己封锁在真理的门外,而使自己的工作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1]P40。他强调,“这里最重要的是向群众学习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少同志是做得不好的,是不及格的。”[1]P69

其三,我们国家存在着各种群众组织,“我们党应该认真地而不是形式地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应该学会经过这些组织来活跃人民群众的民主生活”[1]P69。刘少奇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科学文化方面的各种协会和学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发扬人民民主的不同组织形式,它们在不同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P68-69。党的各级组织,都应该尊重群众组织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经常性地向他们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认真吸取他们的有益意见。党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经过相关群众组织的充分讨论和酝酿,允许自由发表不同的意见。党的政策制定出来以后,要通过这些组织,去动员群众,使大家心情舒畅地、自觉地执行。刘少奇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用党的组织代替人民代表大会和群众组织,使它们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否则“就会使我们耳目闭塞,脱离群众,这是很危险的”[1]P69。

其四,“一切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必须依靠群众的自觉和自愿”[1]P72。刘少奇批评一些同志把群众看得非常落后,不敢把政策和任务告诉他们。这种不把党的政策同群众直接见面的现象,实际上是不信任群众。他强调,为克服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严重困难,更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越是困难的任务,就越要充分地走群众路线。”[1]P72为保证城市和工矿区最低限度的粮食供应,就必须从农村征购到必要数量的粮食,否则就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的粮食情况也很紧张,农民的口粮标准相当低,能够拿出来供应城市的商品粮食不能很多。国家的需要和农民的负担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耐心地、细致地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把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他们讲清楚,好好地同他们商量,动员他们努力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同时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1]P73

其五,“实行群众路线,就要在群众中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不要以为“只靠突击性的群众运动,就可以把事情办好”[1]P69-70。作为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群众运动曾经在民主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干部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但问题在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群众路线是否还要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群众运动是否有其适用范围?对于这些问题,人们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主张:“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7]P433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邓小平虽然继续坚持和肯定群众运动,但已经意识到不能将其绝对化。刘少奇明确表示,“把群众运动当作是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好像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群众路线。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1]P70他指出,那些敲锣打鼓、虚张声势的所谓“群众运动”,“往往并没有真正的群众基础,而是在强迫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违反群众路线的所谓的‘群众运动’,不仅不能真正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且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损害了党的威信。”[1]P71邓小平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这几年,我们搞了许多大运动,差不多是把大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的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2]P314

刘少奇力图对当时泛滥的群众运动做些限制。一是要求“群众运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是出于群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二是提出“群众运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适应于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三是强调“只有在一点一滴、细致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有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的健康的群众运动。”[1]P70

七千人大会对群众路线的论述和强调,是联系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作风展开的。之所以如此,从客观上看是因为这三者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都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都需要加以恢复和修补。

其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要求和规定着群众路线,同时也只有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方面,只有真正联系群众,洞悉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物质文化需求,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就会对“实事”把握不准、判断不当,也就不能正确地“求”出“是”来,更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1960年毛泽东在倡导搞一个“实事求是年”时就指出,“要坚决走群众路线,一切问题都要和群众商量,然后共同决定,作为政策贯彻执行。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4]P1161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痛切地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虚心地同群众商量问题,不认真地同群众谈心,不系统地周密地了解情况。“他们对于工作的指导,当然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主观主义的。”[1]P63周恩来强调,要了解真实情况,“就必须与老百姓平等相待”“就要真正联系群众”。他不无感慨地说,战争年代与老百姓住在一起,天天见面,不分彼此。现在就不一样了,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存在着隔阂。周恩来强调,“现在造成的这种形势,一定要改变,下决心改变”[8]P351。

另一方面,也只有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合乎实际的政策和任务,才有可能动员群众主动地、自觉地去执行这些政策和完成这些任务,这才谈得上贯彻群众路线。“大跃进”期间,由于浮夸风、高指标盛行,上级规定的任务过高、要求过急,下级组织感受很大的压力,“没有时间去同群众进行充分的协商”,也没有时间“在群众中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讨论,来发现和纠正我们的错误”[1]P93。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下级干部就“只有采取压迫命令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谈不上走群众路线”。鉴于这种教训,刘少奇提醒说,“领导机关在提出任务的时候,必须实事求是。”[1]P73

其二,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它与群众路线也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既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从群众中来,也不能实行真正的到群众中去。”[2]P304-305走群众路线,要求“从群众中来”,坚持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这正是民主的重要体现和要求。“到群众中去”,则是将反映群众意志、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通过宣传教育由人民群众加以贯彻执行,这可以说是集中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方面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刘少奇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3]P342。毛泽东也把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相提并论。他说,七千人大会开会的方法“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6]P290。这就把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

在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时,党内高层普遍意识到,民主集中制已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损伤。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讲了几十年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内生活的民主集中制没有很好建立起来,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在有些同志脑筋里没有产生,没有民主。”[9]P76他批评说,有些同志很害怕群众开展讨论,担心群众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毛泽东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6]P291。

毛泽东强调发扬民主,让群众讲话,不仅仅是为了让群众“出气”,消解群众的不满情绪,更重要的是,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和防止决策失误。毛泽东指出,“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6]P294如果不发扬民主,党的领导机关就不能充分了解下情,不能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只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出现主观主义的错误,就不可能提出合乎实际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坦率承认,出现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高分配,以及供给制、公共食堂这些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头脑这个加工厂,没有了解实情”[9]P62。

相比较而言,在七千人大会上,要不要反对分散主义、如何估计国内形势、怎样看待“三面红旗”等这些直接而具体的问题,更容易引起与会代表热烈的讨论。但不能忘记的是,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正是重视、倡导和恢复群众路线的结果。诚如毛泽东所言,七千人大会的开会方式就是群众路线的体现。七千人大会上,与会代表的踊跃发言和勇于发言,中央领导对会议代表发言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倾听,都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5]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刘少奇群众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