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2018-02-06□晓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纪律领导干部

□晓 山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和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这既是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领导干部新时代提高领导能力的新要求。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讲干部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讲领导本领,第一位的是政治领导本领。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领导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和水平总体上是比较强的。但同时应当看到,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水平,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淡漠,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有的坚持政治操守、政治纪律不严;有的政治上模糊变成政治上糊涂,面对明显的政治问题迟钝麻木;有的政治担当不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亮剑斗争,明哲保身,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着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本领,进而影响到党员干部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可见,领导干部的政治本领主要体现在政治能力上,具体表现在政治理想牢不牢、政治方向对不对、政治立场稳不稳、政治纪律严不严上、政治定力强不强、有没有政治担当上。

一、牢固树立政治理想

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领导本领的灵魂和根本。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具有了政治理想,才可能有追求、有主见、有决断、有担当,才谈得上有政治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是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命脉和灵魂,是“精神之钙”“压舱之石”“立命之本”。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灵魂和血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才能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面对大风大浪无所畏惧,面对各种诱惑立场坚定,面对利益得失保持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增强全党的政治自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凝聚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共同意志和磅礴力量。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我们党一路走来,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不断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这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核心密钥,也应该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领导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政治上就靠不住。盘点落马贪官的忏悔书,失足者都是从理想信念的松弛开始堕落的。同样的道理,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第一条就是信念坚定。当好干部,就是要把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必须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团结群众,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上的返璞归真,也是党性上的固本培元,最终体现为政治意识的增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自觉,就是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自觉为党工作、为民服务。

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把崇高理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盲目的,而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这种向往、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是终将实现的远大理想。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共产党人的信念、信仰不是虚妄而空洞的,是历史的、具体的、可实践的。认真尊崇党章,既是领导干部的应尽义务又是庄严责任。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也是领导干部正心修身的根本标准。领导干部的政治理想就蕴藏在党章的每一个条款中,蕴含在对党员权利与义务、行为的标准与底线的认知与态度里。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领导干部保持政治清醒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加强理论学习,打牢历史唯物主义根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五种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干事创业中深化政治理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想信念的价值在于坚定不移,理想信念的威力在于脚踏实地。任何高谈阔论、流于形式的虚功假功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有立足实际、苦干实干才是高扬理想信念的正确方式。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筑牢宗旨和服务意识,坚守一心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价值取向,坚决摒弃作风散漫、为官不为等突出问题。

二、正确把握政治方向

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是提高政治能力关键之举。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特别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干部只有牢牢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做到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才能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正确政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接力探索、接续奋斗的伟大成果。旗帜决定方向,也决定道路,更决定命运。对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发展来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前途命运的头等重大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而开创的,也是在中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是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接力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坚持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国,使中国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了中国实际,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从此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根本原因也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伟大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真正强起来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必须毫不动摇地持续谱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执政主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顺应我们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改革创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于担当、实干兴邦,继续朝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前进。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力量。”[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坚持党的领导,首要的就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重大政治原则问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中央的权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实践充分证明,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是党心和民心所向。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四个服从”,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对于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作出的决定,要坚决贯彻执行,不允许任何人讨价还价。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政令畅通。既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也要敢于拍板决断。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再美的珍珠也需要用线串起来,一个人即使再有水平、再有才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群策群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当然民主的结果要通过集中才能实现。一方面,重大决策都要按照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善听、防止偏听偏信,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要有正确的集中,如果只有民主的讨论,而没有集中的决断,就会导致议而不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不断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所谓总揽全局,就是各级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任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所谓协调各方,就是党委要从推进全局整体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武装以及群众团体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体制机制,首先从领导体制上,要强化党委决策和监督作用,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好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之间的关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党的主张变成人民意志;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加快放管服改革,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支持政协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次从工作机制上,推动各级党委加强对全局工作的通盘考虑,合理划分工作层次、工作重点、工作职责,构建各方负责、分类实施的推进机制,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坚定站稳政治立场

站稳政治立场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本领的核心之要。领导干部政治领导本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把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党的立场和人民立场是完全统一的,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毛泽东同志曾精辟指出:“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对于一个政党来说,选取和坚守自己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关系到它的政治命运和存在价值。领导干部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说到底就是代表谁、服务谁。这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试金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也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坚定不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代领导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能力主要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特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无论是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还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治理环境污染,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期待,还是注重内外联动发展、做大蛋糕同时更公平地分好蛋糕,都要充分兼顾人民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百姓之心为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大的“靠山”。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党一路走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才取得的。无数事实证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人民群众才是最牢固的“靠山”,党员干部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为我们最大的底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领导干部,要是拿着俸禄不干事、高高在上不管事、欺压百姓干坏事,是会“被老百姓用扁担打的”。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然而有些领导干部,不信仰人民,不依靠人民,反而去依附权贵,搞政治攀附,结党营私获取“政治资源”,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对此我们必须时刻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的真谛,我们必须始终牢记。靠谁都不如靠人民,联系服务群众永远不能断线。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推动工作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了人民群众这座最大的“靠山”,我们将无往而不利。

四、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是提高政治本领的根本保证。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才谈得上提高和发挥政治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道,作为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主要内容。在所有的纪律中,重中之重又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在我们党所有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领导干部来说,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抓住了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纲,可以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所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干部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放松,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谁都不得越过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政治责任,就必须付出惨痛代价。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也是具体的。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有的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重视不够,个别的甚至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对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通报不在少数,如周本顺“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干扰、妨碍组织审查”,杨栋梁“进行非组织政治活动,干扰、妨碍组织审查”,余远辉“公开发表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违背的言论”等。对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刻警醒。人一生都生活在规矩之中,我们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纪律规矩,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知敬畏是领导干部的优秀品德,敬畏之心须臾不可忘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敬畏,就是对自然的尊崇、对人民的爱戴、对组织的忠诚和对法纪的遵循。西方有句谚语:上帝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反之,如果你已经很疯狂,那离灭亡就不远了。这说的就是,人要有敬畏之心,万万不可目无一切,为所欲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敬畏在社会治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不能跟这些相提并论,但敬畏之心却是须臾不可无。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共产党员要“一怕党,二怕群众”,这里的“怕”就是敬畏,心存敬畏是道德初心,也是从政良心。官有所畏,业才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常怀敬畏之心的干部,不会轻易浮躁,不会进退无度,不容易出格,不容易犯错误。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这样最后是要栽大跟头的。“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自律胜于纪律,领导干部要做到慎言、慎行、慎独,特别要把慎独作为从政为官的最高境界,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杜绝权力用偏,防止行为越界,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确保权力为人民服务,无愧党和人民的重托。

五、切实增强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是领导干部执政领导本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领导干部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政治鉴别力、政治免疫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政治定力。”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激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长期而复杂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始终考校着我们党。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要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鉴别力,通俗讲,就是领导干部要明辨大是大非,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大是大非”就是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基本方向、基本准则、基本利益和基本道路。对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就是党始终教育我们的讲政治、讲基本。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针对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针对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立场,把握方向。大是大非不是死记硬背、死守教条,而在于坚持基本,站稳立场,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站稳立场,分清主流和支流、真理和谬误、善美和丑恶。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半点柴米油盐的事也跟着“津津乐道”。不能是非不清,不跟党走而是跟人走,不感谢组织而是报答私情,搞“寄生制”“人身依附”。

要增强政治免疫力。免疫力是人的肌体识别并消灭侵入体内病菌的能力。免疫力缺失,人的生命将难以持续。同样,领导干部要维护好自己的政治生命,也需要不断提高政治免疫力。要自觉接受纪律约束,做到哪一条“红线”都不能触碰,哪一种“擦边球”都不能打,不做“两面人”、不搞“两面性”,真正做到知敬畏、明底线、依法办事。要始终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重大己任,勇于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祛病强身”,能抵抗各种干扰诱惑,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能因为自身角色、手中权力的变化而有丝毫懈怠。要善于敏锐鉴别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珍惜那些敢于交心,能够开诚布公、一针见血地为自己指出问题的诤友、挚友;远离并警惕那些一味阿谀奉承,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捧杀”同志、搞坏政治风气的谄友、损友。在内心深处树立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的自律信条,做到带“病”的坚决不碰,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病菌”的入侵。

要增强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十分突出,天下并不太平。西方反华势力、境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分裂、颠覆、渗透、拉拢活动从未停止,甚至变本加厉。特别是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如以还原历史为幌子,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歪曲、抹黑、污蔑我们党的领袖、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其根本目的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还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分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能力,提高从政治上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的本领,做到不管形势多么复杂、挑战多么严峻,都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六、始终强化政治担当

政治担当是领导干部政治领导本领的实践特征。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当领导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没有担当,何谈领导?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领导就是责任,做领导就得有担当。对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党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出了问题还要追责、问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无论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需要培养一大批敢作为、敢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正在进行新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敢想敢做敢当,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敢于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就必须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关于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善于从全局视角谋划问题、善于从长远眼光思考问题、善于从整体思路上把握问题。关于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关于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关于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要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关于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分析处理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的政治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领导干部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提高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终身任务。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提高政治本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要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参加“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活动,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虚心接受各方面监督,不断提高政治本领;要在防范各种政治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中,加强风险调查分析研判,不断提高政治本领;要在重大政治任务和艰难险重任务面前,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不断提高政治本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猜你喜欢

纪律领导干部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纪律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