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

2018-02-06卢志华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层面民主

卢志华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党的群众路线定位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仍然是显著的、是战略性的。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既不完全等同于民主革命时期,又不能和民主革命时期割裂开来,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一、政治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1]3。诚然,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政治的考量而建构的,政治性是其建构的前提,也是其建构的目标,即将政治建设贯穿于群众路线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进而使群众路线在运转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政治效能。因而,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放在政治的高度进行规划、建构和运转,进而真正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本质要求。因此,党的群众路线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路线,必须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进行通盘考量,必须将政治性全面贯穿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关系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12。诚然,“在中国这样的一个超大社会中,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十分关键”[2]111。“在西方国家,虽然一般没有这个意义上的基层政党组织,但是在选举时,组织的力量一直渗透到每一个选区,对大部分人发生作用。在平常则有党的骨干和积极分子掌握社会的权利和分配社会的资源”[2]112。由此可以看出,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夯实党的基层群众基础。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群众路线最主要、最根本、最直接的平台和载体,其释放的认同能量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效能的积聚具有极大的支撑性,进而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战略作用。因此,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基层群众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政治性最关键的支撑。

二、人民性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内在、最深层、最根本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每个时段都离不开“党代表人民,人民拥护党”的历史逻辑。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旦脱离了人民,就会百弊丛生,这是一条铁律。因为,党与群众是“鱼和水”“0与1”的关系,鱼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存根本;0离开了1,再多的0组合起来也形不成数字放大效应。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英雄观取向与科学社会主义取向同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取向,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紧紧依靠人民建构自身、锤炼自身和完善自身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更进一步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更要将革命党时期的人民性完整继承和全面发展,严格警惕执政时期脱离群众的消极倾向,进而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战略性的信条进行建设。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理应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用无产阶级的人民观铸就初心与信念的政治熔炉和教育平台,将纵向上的一脉相承与横向上的与时俱进有机结合起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和发展规律,进而让每一位共产党员把新时代的党魂铸好、铸牢,最终让党通过群众路线的人民性彰显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先进性与科学性。

三、凝聚性

新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整合各阶层的意志,进而达到核心价值统一化、人民利益最广化、人民民主最大化,最终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党的最高认同,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与此考量相对应,群众路线包含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的内在要求,二者可以充分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与监督要求,而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党及时回应人民多元诉求,代表人民多元利益,整合人民多元思想以及接受人民各种监督的政治平台,在党和人民的深刻互动中有利于党集中全体人民的意志,进而不断提高党的代表性与凝聚性,不断增强人民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对于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人民对党的认同感具有战略意义。在思想多元与利益分化的背景下,党是整合和凝聚各方共识,保证国家与民族统一的最高力量。如果党脱离了人民群众,其整合力和凝聚力必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党通过自身的价值锤炼,进而保证人民对党的认同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国家、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极其宝贵的政治资源。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法宝,是保证党、社会、国家、民族高效团结统一凝聚的战略保障。

四、民主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三堂会诊’,动员群众来监督,这就是中国式民主”[1]61。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根植于中国土壤,涵盖政党、政权、社会、个人等多个层面、各个层次的新型民主,是真正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而党的群众路线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设计的典范之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因此,党的群众路线的人民民主取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理念层面上来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因此,中国共产党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而党的群众路线则是人民对党进行监督的政治平台,是执政党彰显人民民主取向最鲜明的载体。从实践层面上来讲,建国后,人民监督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通过人大、政协、司法、信访等各种途径对党领导的各项事业进行批评与建议,但是党的群众路线则是人民和党在监督领域的直接对接,是党的民主资源供给的直接表现,是党执政为民的直接彰显,是党直接嵌入社会层面的最佳方式。从制度层面上来讲,“党内民主的结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3],即党内民主不仅仅限于党内,而是向人民开放的,进而将群众观点全面纳入党内民主建设的范畴,这样就可以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衔接起来,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最好的桥梁与纽带。从效应层面上来讲,党的群众路线所驱动的民主能量是建设性的、持续性的和稳定性的,是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民主安排。一方面,它能彰显鲜明的民主取向,且这种民主取向又是能得到群众真真切切认同的,是现代民主的一种;另一方面,这种通过将群众路线作为载体的党内民主的开放模式,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不会出现民主失序。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所创造的民主是符合党和国家实际的积极意义上的民主。

五、治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1]12-13。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即群众路线的实践不能搞“假大空”,必须充入实质性内容,说到底,必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导向中进行有效实践。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任何一项党内政治制度必须在国家建设的层面上进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应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平台上发展与完善。因此,党的群众路线的关于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把握:从党内层面上来讲,将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全面对应党的群众路线的落实,可以增强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一系列问题的回应、反馈、处理机制的建立,进而从工作路线层面全面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从群众对党的层面上来讲,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现代化治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有利于更具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在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中大大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感与认同感,对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团结凝聚群众同样具有战略意义。从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层面上来讲,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在国家中心工作中找到切入点,在国家大局中找到出发点与落脚点,进而将党的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与国家战略体系全面对应,不断增强党的群众路线与新时代现实要求的契合性与统一性。

六、制度性

任何一项政治理念都必须用制度来维护与固定下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亦然。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应从党内层面进行继承、完善与发展。其一,教育化,即将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政治平台,是塑造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关键政治载体;同时,又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作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进而借助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使党的群众观点入脑、入心。其二,细则化,即将党的群众路线全面细化于党规党法中,进而让群众路线机制与党内法规全面对接,最终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每一项细则的运转都于理有据。其三,互动化,即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内的一种机制,应与党内其他机制进行积极互动,进而让党的整个机制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留足空间,不断促进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层面的成熟与定型。其四,反馈化,即党的群众路线应及时建立与时代背景相对应的问题反馈机制,进而增强党的群众路线对新时代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适应性、回应性与应急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全面嵌入国家制度的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使国家制度体系为群众路线机制的成长留足空间,让群众路线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价值支撑,进而使新时代背景下的党的群众路线与国家战略同步谋划、同步进行、同步发展,最终使群众路线在党内制度层面和国家制度层面的互动中得到长足的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是“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新时代的再建构、再完善、再发展,是人民性在党内层面的表现和国家层面的展开,是自上而下的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参与的交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继续经受着长期执政的考验,而将党的群众路线重新提到党的建设重要议程,则是出于迎接执政挑战、回应执政难题、检验执政效果、积累执政经验的深刻考量,让人民成为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最根本力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和勇于接受人民监督的阶级本质、担当勇气与初心信念。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层面民主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