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变”逻辑探究
2018-02-06吴国林
杨 又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一、“变”“治”及其关系
“变”的古文字型为 ,从丝从言从攴,“丝”是乐器,“攴”指手,合起来表示弹琴时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移动。“变”可以理解为“更”、“革”、“易”等意。它是一个极富哲意的字,《易纬·乾凿度》借 “易”释“变”:“易一名而含三义: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变”是渐变的过程,它是世间一切事物最简单的存在状态,它以扬弃的方式克服掉否定面,实现肯定面,达到新的相对稳定态。
“治”,古文字型为 ,从水从台(“台”为“胎”的本字,指事物之开始),合起来表示治水要从水患之产生处、起始处而治,抓根治本,循水之规律而治。在古代,“治”有管理、统治,安定之意。从哲学层面讲,“治”指事物间重新达到新一轮的平衡稳定,恢复到有序状态,如水患被治理后,水流畅通有序。
“变”与“治”实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方面,“变”的目的是要实现“治”,“变”意味着把混乱的事物进行有效组合调整使其达到新的和谐有序,正如手指按照不同节律拨动不同的琴弦奏出美妙的音乐;另一方面,“治”需要“变”来达成。任何事物都处在交错复杂、消长生灭的恒久变动之中,这意味它们之间内藏着矛盾,不可能永远和谐,这就需要以“变”来调整它们各自的状态使其达到新一轮的平衡有序。总之,“治”与“变”相依相存,相因相生。
二、“变”是治国理政的核心
政治层面的“变”具有“改革”之意,即改掉旧事物、旧制度,使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改良,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深刻洞察到“变”是当今中国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关键一招。他强调,一个国家要化解其自身内部所出现的各种困境和难题,要破除由外而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唯一之道就是改革,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10-11。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力挽狂澜,大胆求新,以“变”作为其治国、治党、治军的核心。
(一)以“变”治国
1.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将“中国梦”作为主题词提出来。随后,他又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梦”的内涵得到了更深入的诠释,并逐渐成为一种意义丰富又极具时代特色的博大理想。实际上,“中国梦”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普通理想,而是具有方向意义和目标指向的国家理想。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追求,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扎根于13亿中华儿女心中的共同期盼。它的提出不仅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凝聚在一起提供了精神力量,而且也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磅礴的力量之源和信仰支撑。
2.提出“四个全面”,进行“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首先,“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攻坚克难,进行自我革命,理论联系实际而制定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举措。它是习近平极富远见的治国方略,是对我国目前发展难题和困境的积极回答,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纲领。其次,在习近平看来,要真正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重拳出击。同时,我国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矛盾会越来越多,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进行“五位一体”的统筹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这一顶层布局下,为了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重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先后进行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在内的百余项重大改革实践,并取得重大成就。
3.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立足国情,紧承时代要求,经过艰辛实践和探索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成果富含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它的提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它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生活殷实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以“变”治党
在习近平看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党不仅面临着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而且面临着自身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这就决定着目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紧迫。故而,习近平主张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行全面从严治党。他做出如下改革举措:第一,大兴学习之风,加强思想建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第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习近平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指出,党员干部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反对党内生活的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第三,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一系列整治“四风”的专项活动,并制定了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四,改进党的制度建设,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第五,以零容忍度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党内腐败。
(三)以“变”治军
在习近平看来,进入新世纪,世界正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提供安全保障。但目前我军囿于国家发展水平,还存在“两个差距”“两个能力不够”,军队尚不足以完成执行现代军事任务的重任。为此,习近平主张必须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军队活力。他做出如下改革举措:第一,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以解决制约我军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第二,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军民融合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第三,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习近平看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发挥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加快实现治军方式的“三个根本性转变”[3]46-47;第四,大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努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三、“变”必须以“不变”为前提
“变”中的“不变”涉及的核心是“常”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就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其实已经涉及到“变”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性问题——“常道”。“变”必须在“尽常”“守常”的范围内进行,绝不能破坏掉“常”。这里的“常”实质上指的是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一个社会的改革必须以保持和巩固这个社会的本质性规定为前提。社会主义之“常”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坚守。
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国家为阻碍我国的改革发展,大力鼓吹“全盘西化论”“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威胁论”等。在这些荒谬言论的误导下,我国逐渐形成极少部分西化派,他们主张要实行资本主义化,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竞争制,在文化上全盘引进西方普世价值,在军队上要实行“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等。在党的反腐问题上,国内外少部分人又抛出“反腐选择论”“反腐权力斗争论”“贪污不是大事论”“反腐适度论”等荒谬论题[4]。
这些言论的实质,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要改掉我国的“常”,即斩断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挖掉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改变人民军队的性质,腐化中国共产党,最终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颠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变国家性质的目的。习近平正是洞察到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因此,在力促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强调“变”要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变”。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都不反对改革,而且一直主张进行综合全面的改革。但问题在于我们要明晰,什么是该改的、什么是不该改的。对于该改的就必须义无反顾的去改,而对于不该改的就必须坚持[1]20。这就是说,“变”必须以“不变”为前提,不管如何变革,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变”的。
(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能变
在习近平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结合起来并统一于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1]14。即我们在发展经济,进行对外开放实践的同时,有着自己的政治定力、政治方向和政治操守,而不是随波逐流。换言之,“一个中心”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不管我们如何变,这三点是绝对不能变的,
(二)道路、制度、理论体系不能变
在变革的过程中,习近平特别强调要走对路、举对旗,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首先,实践证明,不论是走欧美道路,还是走苏联道路,都是错误的。这两条道路都不适合我国国情,只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导致我们的失败。而我党带领人民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带领人民立足中国实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它是生根于中国大地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调整、改善、巩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它具有制度的优越性,既能保证快速、高效的发展经济,又能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前进发展的制度保证。因此,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绝对不能变。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能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实现了民族复兴。因此,习近平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发挥党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不能变的。
(四)“党指挥枪”不能变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提出的建军的根本原则,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和灵魂。这一原则决定了我军的性质、宗旨、政治方向和历史使命,是我军特有的政治本色和优势,也是我军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防止西方敌对势力企图“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的险恶用心,避免发生颠覆性错误[3]23-24。长期以来,我军之所以能够身经百战,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我军便会失去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从而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走向涣散。人民军队是党的利器,在保证党的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贯彻和实施,确保“四个全面”的顺利开展等方面,负有特殊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我军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听从党的领导,服从党的安排,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武装自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从而确保自己是社会主义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这一根本不动摇。
当然,还有很多不能变,比如:“反腐零容忍度”不变,“中央对港澳政策不变”,等等。总而言之,“变”必须以这些“不变”为前提,同时又要以促进和巩固这些“不变”为目的。其实质就是要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前行,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四、“变”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治”
现代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之“治”既指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运用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统治,又指我党带领人民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前提下,对国家进行科学、民主、依法而有效的治理[5]。这一治理模式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善治”,它可以有效地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发挥出来,使整个社会呈现为动态向上的发展过程。而要实现这一国家之“治”,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变革”。
实际上,“以变促治”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方略。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易经·革卦》就提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新口号,唐代政治家王安石更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革新精神,大胆改革,锐意变法。以变促治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的核心内涵,恩格斯就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是“经常和改革的社会”[6]。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并不是一致的,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因时因地地改革调整相关体制政策,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作为政治家的习近平对上述原理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识到随着当今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以变求治,而不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他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1]3全面变革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的长久治理和发展。
(一)国家改革是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而形成的一套综合制度架构。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国家凭借治理体系实行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综合管理的治理能力。二者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范式的转换,以实现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这就说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不仅要靠良好的制度体系,而且还要靠高超的治理能力,因此就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样,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良治和人民生活殷实幸福。
(二)党的改革是要为国家治理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7]党的“五大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党建好、管理好,保持它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使他们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同时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净化政治生态,从而肃清党内毒瘤,纯洁干部队伍,建立清明的政治生态,以确保我党能够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准确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永远走在时代前沿。从而为国家治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三)军队改革是要为国家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军事保障
习近平指出,军队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建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建成一支现代化军队。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强军目标,保证我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从而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历史重任。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阶段,这就更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内环境。但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强大,不断对我们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同时台独分裂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恐怖势力等仍然猖獗,对国家安全、稳定、统一带来相当大的威胁和隐患。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便很可能有被分裂、分化的危险。因此,建成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巩固国防,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
总之,习近平通过“变”的逻辑实现了党和军队的良好治理,而这又为国家改革和治理提供了可靠的领导力量和强大的军事保障。通过“变”,我国的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地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都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实现了更好的“治”。
五、“治变”逻辑的指导意义
“治变”逻辑是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难题和新挑战,在继承、总结前人变革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套科学逻辑,它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治”与“变”的辩证关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变革理论,而且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要坚持“以变促治”。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之“大治”就是要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要大胆变革,大胆创新。目前,基本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的胆量和勇气去改、去变,要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畏险难。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治。
第二,要坚持“以变守常”。“常”是指社会主义的根和魂。有了“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枝繁叶茂。“改革不是改质,变革不是变色”。变革必须以守“常”为本。面对复杂的形式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但更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举自己的旗,以“变”所激发的红利使“常”得到根本性的维护,使社会主义的根越扎越深。目前,各种不利改革的错误思想此起彼伏,鼓噪不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果断捍卫和坚决拥护,绝不能妥协和让步,绝不接受任何颐指气使的说教。
第三,要坚持“以常带变”。“常”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常”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在坚持“常”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常”就没有“变”。因此,我们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社会主义之 “常”引领社会主义之“变”,使社会主义之“变”在社会主义之“常”的带领下走对方向,稳步向前,开出繁花,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