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模式研究*

2018-02-06郭榛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讲堂中华价值观

郭榛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 南京 210046)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论断之后,全国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现已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涵养模式。深入研究这些模式,一方面可以从实践到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从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功能的理论分析

(一)文化变迁与文化发展

关于文化的历时性变化,常见两个不同的概念,即“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或文化现代化)。所谓文化变迁,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1]所谓文化发展(或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不断创新进步的过程。文化变迁与文化发展最主要的区别有三点:一是速度上的不同,文化变迁有快有慢,而文化发展的速度一般较快;二是变化的自主性不同,文化变迁更强调文化的自然演变,而文化发展更加强调人类的文化自觉。三是变化的结果不同,文化变迁的结果可能是前进也可能是倒退,而文化发展一定是进步的。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虽然文化倒退甚至毁灭的现象并不鲜见,但总体而言,人类文化一直都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因此“文化发展”这一概念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二)文化发展机制与传统文化的转化

现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发展的机制主要有创新、传播和涵化等。[2]创新是一种内源发展机制,主要有发现和发明两种形式。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其他领域的创新都会促进文化的发展。传播既有内部传播也有外部传播,传播与创新密不可分,异质文化的传播和冲击往往会引发文化创新,而创新的东西一般比较容易传播。涵化是一种外源发展机制,它是指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由于持续的直接接触而使一方或双方文化发生变迁的现象。[3]传播和涵化的区别十分明显:一是文化主体是否长期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在文化内部还是外部;四是文化的发展机制是单一还是复合;三是文化是否发生规模变迁。但两者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可以促进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直接接触;而文化涵化总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传播,深度的文化涵化必定会加速文化的传播。

在不同机制的作用下,传统文化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转化发展方式。最主要的有五种。一是文化增生,即由于文化的创新、传播或涵化,导致了一些新文化元素的出现。文化增生有的不会对原有文化造成大的冲击,如刀叉的引进并没有让我们放弃筷子的使用;但有的会对原有文化造成强烈冲击,比如网络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当代文化的内容和形态。二是文化舍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不适应、没有用处了,我们就把它们当作“糟粕”“废品”给抛弃了,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法庭、中国古代妇女的裹脚布等。三是文化替代,即新的文化元素取代了旧的文化元素,原来的文化元素消失了。从理论上讲,文化替代有部分替代和全部替代。如果是全部替代,即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完全消亡。但从实践看,全部替代的情形几乎是不存在的。四是文化同化,即一种文化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之后,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被另一种文化所改变,并被纳入另一种文化系统之中。而后者也会受前者的影响而发生一些变化,具备某些新的文化特质。五是文化融合,即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期接触之后,彼此融合成了另一种新的文化,原来的文化不再以单独形态存在,它们已经发生“化学变化”,成了新文化中的“离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划分只是一种理论分析,在实践中它们常常是同时发生或重叠进行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增减、替代、同化、融合等一系列的转化,一步步向前发展,升级为现代文化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既服从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般关系,但又具有其特殊性,所以文化的增减、替代、同化、融合等都不足以说明两者关系。而“涵养”一词,有“蓄积并保持”“培育”“修养”等多种含义,用它来连接两者,可以更深刻地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大功能上。一是“固本”功能。“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5]二是“遗传”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6]其中储存着中华民族的信念、精神、性格、习惯等遗传信息,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和延续性。如果从表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词,都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源头;如果从深层看,“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7]三是“塑形”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规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构,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与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相通的;又可以“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8]如“孝”对于中国人而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根本无需专门学习。四是“营养”功能。“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10]“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1]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

文化涵养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形式、载体和方法,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实践模式。现选择几个典型模式做一些简要分析。

(一)经典诵读——以“认知”为重心的涵养模式

在中国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儿童教育方式。遗憾的是,这些都曾被当作封建文化而遭到批判和抛弃。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经典诵读重新启动。现在,以电视节目、文化活动、日常教学、社会培训、家庭教育等各种形式开展的经典诵读,遍布从沿海到内陆,从江南到塞北,从城市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经典诵读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欢迎,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经典诵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中国古代有不少德育谚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桑树从小扳,长大笔笔直”,等等。现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以上的儿童就具有一定的辨识是非好坏的能力。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即涵养价值观必须从娃娃抓起。但由于儿童还缺乏理性认知能力,我们只能从感性认知入手。而古代很多经典,如神话、诗歌、小说等,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正好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儿童对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为日后理性价值观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是经典诵读符合价值观涵养的一般过程。价值观涵养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其中,知是基础和先导,行是外化和目的,因此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就是晓之以理。中国古代经典具有很强的伦理性,其中包含道德理念、规范、故事和人物等各种道德要素。经常诵读它们,这些要素会存入孩子的记忆,震撼孩子的心灵,融入孩子的血液,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会逐步凝结升华为支配其日常行为、决定其人生方向的价值观。

三是经典诵读符合不同主体的需求。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因而中央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12]经典诵读既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又有助力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因而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支持。经典诵读不仅为很多文化活动提供了项目和节目来源,还为培训市场拓展了很大空间,因而一些社会机构纷纷介入。正由于经典诵读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所以得到了相关力量的大力支持,成为最具可持续性的文化和教育活动之一。

(二)礼仪民俗——以“体验”为重心的涵养模式

礼仪民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更多是一种“社会表演+个人体验”。中华民族历史十分悠久,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中国古代,为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等级制度,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礼仪系统。时至今日,很多礼仪或因糟粕太多,或因不合时宜,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有些礼仪,仍为当代生活所必需,如果加以适当改造创新,会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四川省合江县在传统礼仪民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四礼”,即新的成人礼、婚礼、寿礼和葬礼,有力促进了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以孝德文化为引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此,中国古代特别强调“百行德为首,百德孝为先”。当代中国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家庭的地位不会被颠覆,孝道只能弘扬而不能放弃。实际上,今天的很多民俗礼仪都与孝有关,如成人礼中感恩父母讲的是孝,传统婚礼中“二拜高堂”体现的是孝,老年人的寿礼和葬礼更是将孝推崇到了极致。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孝道为何如此重要?道理其实很简单,即一个人如果连亲生父母和养生父母都不能好好对待,又如何能好好对待他人、集体和国家。

二是对传统礼仪进行转化发展。成人礼、婚礼、寿礼和葬礼等民俗礼仪古已有之,在演变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价值内容,其中有精华有糟粕。要让这些民俗礼仪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就必须综合运用增减、替代、同化、融合等方式对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川合江不仅在成人礼中植入“爱国·感恩”、在婚礼中植入“忠诚·和睦”、在寿礼中植入“孝老·爱亲”、在葬礼中植入“重生·简朴”,[13]还对一些具体环节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如在成人礼中设置了穿越成长路、感恩师长、齐诵励志诗词等六个环节,[14]大大丰富和增强了受教育者的价值体验,创新和发展了传统民俗礼仪的价值内涵。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涵养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皇权基本上不下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必须通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组织,核心价值观更多地是通过行政路径来传播和发挥作用。但改革开放以后,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对于农民或城市中的“社会人”,一般很难通过组织渠道来传播核心价值观,于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又重新凸现出来。四川合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并且选择在民俗礼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人礼、婚礼、寿礼和葬礼等在今天仍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礼仪,几乎人人都要经历,相关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缺席,如果把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可以对很多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善行义举榜——以“行为”为重心的涵养模式

中国古代有一种道德奖赏制度——族表制度,对于一些突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由地方上报朝廷,获准后赐以匾额,或由官府建造牌坊,以彰显其名声节气。[15]古代旌表制度因过分注重礼教有时会走向异化,如贞节牌坊等,但总体而言,它在古代德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山东等地传承古代旌表制度,推出“善行义举榜”,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这种以“行为”为重心的涵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指引作用。价值观、道德原则都比较抽象,一般只能告诉我们行动方向,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行动。要想知道如何行动,就必须有可操作的规范。我们平时常说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但实际上接触到的大多是道德原则。山东为了推行“善行义举榜”,就必须把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具体化和规范化,否则能否上榜就无法把握。于是,他们首先了确定了“孝、诚、爱、仁”四大道德主题,然后将其一一细化。如“孝德”原则主要有两条,即“生活保障,精神慰藉”;具体要求则是:力所能及让父母享有较好的衣食、满意的住所、基本的医疗、愉悦的心情,等等。有了这些具体规范,当事人如何做,旁观者如何评,一清二楚,遵行和操作起来都十分容易。

二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善行义举榜”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但它与过去的榜样示范又有很大不同。首先,它是一种引领。在榜单上公布善行义举,目的是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一种导向、一面旗帜、一面镜子、一个标杆。[16]其次,它是一个平台。“善行义举榜”上虽然也会出现标杆式的道德模范,但它主要是为凡人而设,更多是用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在这个平台上表演的不是少数“道德明星”,而是大量“群众演员”。再次,它还是一种信心。一批批好人好事被发现,重建道德的信心得到增强,创优争先的决心得到激发,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道德奖赏的激励作用。关于道德能否赏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道德应当是非功利的,如果因为赏罚而做好事,就不能算是一种道德行为。但更多人认为,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自律所产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及他律所施加的压力或动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赏或罚。允许并鼓励一些功利性的道德行为,可以调动更多普通人的积极性,符合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要求。从实际效果来看,山东等地的探索创新,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能使善意、善念、善行深入人心,有利于弘扬正气、树立新风,也将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的社会风气。[17]

(四)道德讲堂——强调“知行结合”的综合涵养模式

在中国古代,除了学校之外,寺庙、祠堂等都是重要的道德教育场所。新中国建立后,取代它们的是各种大礼堂。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城市和农村“教育场所”的缺乏成了突出问题。为此,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打造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新空间。其中,江苏常州的“道德讲堂”因其创新性和有效性而引起高度关注。2013年,“道德讲堂”被写进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常州“道德讲堂”开始就是一个讲堂,解决的主要是道德和价值观认知问题,但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知行结合的综合涵养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注重文化空间的营造。利用特定文化空间来涵养道德和价值观,是古今中外的共同经验。中国古代祠堂与西方的教堂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如环境、信仰(上帝崇拜与祖先崇拜)、仪式和信息交流等。常州“道德讲堂”的吸引力目前还不可能超过信仰或血缘的凝聚力,但它借鉴和发展了祠堂和教堂的一些做法,如统一布置讲堂LOGO和讲坛背景;精心设计“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流程及仪式;编辑出版《常州城事》《常州记忆》等地方历史文化图书;等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中,核心价值观虽然在形式上已经为整个活动所融解,但是在效果上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二是注重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的讲堂总是把群众当作教育对象,不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常州“道德讲堂”特别注重群众的自主教育,强调“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只要有闪光点,就能成为道德讲堂主角。”[18]他们不仅动员群众讲,而且还发动群众评。如常州“道德讲堂”的衍生品牌“百姓视角”,先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拍成视频或排演成情景剧,然后进行播放或演出,组织群众进行评议。[19]这种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深受群众欢迎,“道德讲堂”的参与度因此而大大提高。

三是注重外化于行的“催化”。在认知中涵养价值观固然基础,但在行动中涵养价值观更为重要。为此,常州市不断衍生和拓展道德讲堂的功能:第一,从“道德讲堂”的点赞到“道德积分”的奖励。在常州,凡是经过市文明办认定的凡人善举,均可赠予一张道德“积分卡”。集齐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参加年度“身边好人”、“道德之星”等的评选。第二,将讲堂听众发展成为志愿者。讲堂上邀请志愿者现身说法,讲堂外积极推进志愿工作。据相关统计,目前常州市志愿者登记人数已有105万余人,志愿组织2844个,开展活动3万多场。[20]第三,从“道德讲堂”衍生出“百姓议事堂”。遇到一些邻里纠纷或城市治理难题,就把大家信得过的居民代表邀请到“道德讲堂”,通过议事协商化解矛盾纠纷、商讨发展大计。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启示

(一)涵养源泉:必须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但并不代表它是唯一源泉,也不代表全部中华传统文化都是重要源泉。即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必须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可是,继承和发展如何统一?对此,近代以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是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再一个就是美籍学者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论”。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吸收学界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1]的重要论断。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高度尊重传统文化。其前提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它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涵养功能,如“固本”“遗传”“塑形”和“营养”等功能。如果没有认知的提高,就不会有态度的改变。第二,要坚持“古为今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用途很多,如收藏、装饰、增值等,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不是它的外在价值、经济价值,而是它的内在价值、精神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古为今用”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那些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宣扬宗教制度、传播封建迷信,甚至借机敛财等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和取缔。第三,要做好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思想精华和道德价值,有的只要过滤掉其中的封建成份,做出新的解释,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就可以为我所用。如传统的“孝”和“忠”,我们将其中的等级观念和人身依附等糟粕去掉,同时对孝忠行为重新界定,将孝忠的对象予以扩充,就可以转化为新时代的孝亲敬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等价值观念。最后,要实现创新性发展。我们不仅要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还要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自然研究不多,对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适应,这就需要通过文化增生、舍弃、替代、同化、融合等多种机制,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文化源泉。

(二)涵养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谁才是真正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即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教育必须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应当说,在理论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已经十分清楚;但在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普通群众很难成为真正的主体。广大群众长期处于被动的受教育地位,不仅严重影响参与宣传教育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三个方面的意识。一要强化人民中心的意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断提高理性认识水平,决不能因为普通群众的学历不高、知识有限,或者确有一些群众道德素质不高,就低估了群众整体的智慧、力量和品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与群众打交道,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对群众主体作用的感性认识,善于从群众身上发现闪光点,如此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视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二要强化政府的平台意识。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千万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整天忙忙碌碌的组织者,而应当成为文化活动舞台、教育活动平台的搭建者。不管是讲坛,还是其他活动,政府应当尽可能退居幕后,让群众自己去“表演”,甚至让群众去“导演”。由于群众最熟知群众的特点,群众最了解群众的需求,让群众去做群众工作,让群众去教育群众,参与必然最积极,效果必然最理想。三要强化讨论协商意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每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都不一样,对于某些具体现象和问题的认识也不相同,但在实践中有时需要统一行动。虽然强制能够保证行动一致,但这种一致缺乏坚实的认识基础,最理想的统一行动应当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达成共识离不开宣传教育,但充分表达、充分讨论、充分协商后的意见综合,才是真正的、可靠的共识。因此,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还需要经常组织群众进行讨论和协商,而不能总是我说你听,把群众当做是单纯的受教育者。

(三)涵养路径: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人民群众既然是涵养价值观的主体力量,那么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近些年来,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创新很多,但有的让人感到是一种负担,有的让人感觉是一种形式主义,不仅效果不好,而且根本持续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偏离群众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需要传播的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百姓日用而不觉。一是融入居住环境。如果是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应当从整体上体现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如果不是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应当利用传统文化打造一些文化街区和文化广场;如果是新小区建设或老小区出新,应当借助传统文化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二是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与个人密切联系,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传统文化除了以文物、经典等形式存在外,还会以传统节日、礼仪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它与非日常生活(如政治生活)的距离一般比较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日常生活中,往往受众更广,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三是融入学校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和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人文修养至关重要。因此,应当把人文素养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让每个人从小就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增加人文历史知识,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四是融入组织文化。现在很多组织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但问题是,有不少单位的文化建设都缺乏应有的文化味,比如说,一些机关的文化建设政治味过浓,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狼腥味”太重,等等。而要改变这些文化并不难,只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其中,重新设计和塑造组织的形象、制度和理念,就可以让组织文化变得更加可亲可近,更能凝聚人和激励人。

(四)涵养措施:必须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这里不是讨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而是讨论出台和实施涵养措施的总体要求。既然涵养路径应当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那么我们的措施就一定“要落细落小落实”。首先,涵养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三化”把它落细。一是要化抽象为细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国民教育中,融入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使嘴上、纸上的“说法”变成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做法”。二是要化原则为细则。在探索涵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对古代伦理思想的学习与对古代家训家规的学习,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功能的研究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机制的探索,把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与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三是要化粗疏为细密。在主体上,任何人群、阶层都能不遗漏;在领域上,应当“五位一体”全覆盖,与各方面建设同步而行;在保障上,行业规章、乡规民约、善行义举榜等传统做法都可以借鉴吸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人不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四抓”把它落小。一是政治风气要从为民务实清廉抓起。简单的六个字,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能否做好这六个字,既关乎人民的福祉,更关乎党的前途命运。二是社会风气要从诚实守信抓起。“讲信修睦”是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诚信守信抓起,切口虽小,但作用巨大,因为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国无信不威。三是学校风气要从为人师表抓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不能为人师表,就枉为人师。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就会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示范效应。四是家庭风气要“从娃娃抓起”。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教家规家风事儿不大,但却寄托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再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两创”把它落实。一是创新模式,虚事实做。要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找到与当代文化的接口、与现代社会的通道,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路径,利用文化博场馆、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载体,把文化涵养的理念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活动和项目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号上。二是创新机制,务求实效。要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促使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和其他党政部门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支持和监督等职责。要探索项目化的研究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把理论研究与项目推进相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提炼经验理论,用创新理论指导项目不断推进。要强化政府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项目资助、志愿服务、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猜你喜欢

讲堂中华价值观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