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2018-02-05安颖

科技视界 2017年34期
关键词:需求老龄化供给

安颖

【摘 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将持续影响我国社会各个方面。本文以此为发点,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平衡供需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卫生服务;需求;供给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逐渐在全球蔓延,老龄化问题对各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都会带来很多影响,同时也给各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时,就成为老龄化国家。[1]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于1999年10月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截止2016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数的16.7%。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迅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加之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和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持续压力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等众多方面,尤其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老年人口的增长必定会对老年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2]。

2 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现状

2.1 需求现状

2.1.1 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量增长迅速

由于老年人自身健康的问题,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普遍大于其他人群,各大医院门诊、住院病人中中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快速增加,据调查普通人群中,两周患病率为16.95%,而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28%。[3]老年人还存在需要卫生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专业性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卫生医疗服务需求增加。

2.1.2 对于上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对于居住在楼层较高且沒有电梯设施的老旧楼房里的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或者患病造成的行动不便,下楼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了。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变化,使得空巢老人以及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015年某市纯老年家庭人口约12.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1%,[4]对于这些无人陪同的老年人患病就医就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再加上医疗机构的分布不均匀,有些老年人就诊医疗机构过远,这些因素,都反应了老年人对医疗卫生人员上门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的迫切需求。

2.1.3 对于医疗服务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健康观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化,对健康的理解更加科学化,对自身的健康也有从重治疗到重预防保健的转变,因此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从原来的门诊、住院等方面的需求,扩大到健康咨询、保健预防、康复治疗、定期检查等方面。另外,老年人对于疾病就医的需求也多集中在慢性病及老年病的诊疗上,因此对于康复治疗机构、老年专科门诊(诊室)及日间护理站等基础公共设施也有一定的需求。

2.2 供给现状

2.2.1 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缓慢

虽然近些年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了很多标准化的医疗卫生机构,可是,在这其中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和适应老年人需要的慢性病治疗照料机构、康复机构、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机构很少,甚至很多地市的大型医院里都没有专门的老年病科,卫生医疗服务发展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速。部分能提供较好医疗服务设施的老年医疗机构价格也相对较高,只有少部分有经济基础的老年人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

2.2.2 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诊疗、健康咨询、定期检查、保健康复、营养指导、家庭护理、托老与临终关怀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的老年人口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还是以诊疗、检查为主,缺失的内容还比较多。建立完善老年人口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是保障老年人口医疗供给的长期工作。

2.2.3 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短缺

一方面,在学科设置和择业选择两方面因素影响下,愿意主动从事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远少于其他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有的医院在政府的扶持下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很多项目无法提供。第三方面,依据《国家公共卫生基本规范(2011版)》的要求,社区医院要对辖区内建档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每年四次的面对面回访工作,很多社区医院由于人手不足,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

2.2.4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不同省市各地区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老年人口的卫生医疗服务需求、供给存在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老年人口比起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口所获得的卫生服务供给明显要多;城镇老年人口获得的卫生医疗服务比农村地区多。这一资源分布不均衡,就造成不同的老年人所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存在很大差别,有失公平性。

3 应对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供需不平衡的对策

3.1 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老年病科、老年门诊,提供相应的老年卫生服务及老年病床;可以为住院老年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预约诊治、急诊门诊酌情优先等公共医疗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给予老年患者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义诊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进行多点诊治,及在养老机构进行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非诊治性服务。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老年人就近就诊,鼓励老年人更多地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2 探索和发展老年医疗服务的新模式

政府应鼓励和推进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医养结合”老年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了医疗系统与养老系统一体的服务合作机制,强化现有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推动家庭医生模式的发展,让老年人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享受到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

3.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对现有的老年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专业人才职称评定、专业知识技术培训、继续医学学习等形成规范的模式制度;加强已有医疗服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将老年医学、护理、康复等有关专业纳入卫生人员招收规划;对正在学习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人员提高要求;全面完善提高老年人口卫生医疗服务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和数量。

3.4 平衡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的需求

合理布局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医疗救治活动。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建立数量不同服务能力较高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保障制度平衡不同经济水平的老年人口获得医疗服务的水平。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到基层,提高基层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对于高龄、失能、重病或者身体不便等老年人口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应该适当加以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杨胜慧,赵勇,林杰.关于我国老年人口界定标准的一点思考[J].西北人口.2017(02):77-83.

[2]范宏民,张杰,周莉荔,田鹏远.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6):141-142.

[3]邓晨珂.老龄型社会中的社区卫生服务分析[J].首都医药.2010(4):23-24.

[4]苗苗,张鹏俊,石柳琼,于玲玲,曾光.北京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984-985.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老龄化供给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