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某高校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2018-02-05白婧

科技视界 2017年34期

白婧

【摘 要】目的:通过对济南市某高校内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某高校的公共设施和用品的常接触部位,并检测细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学指标。结果:济南市某高校细菌菌落总数的平均值为(2692±265)cfu/25m2,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2.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8.6%,溶血性链球菌的检出率7.3%,霉菌的检出率为15.2%,其中厕所门把手的检出率较高,餐厅餐桌椅的检出率较低。结论:济南市某高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学校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关键词】济南市某高校;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微生物污染

高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而学生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因而,高校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极易造成暴发流行,严重危害师生的健康。因此,保证高校的卫生安全尤为重要。高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和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学生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极易受到交叉污染,特别是师生经常接触的部位更容易通过接触污染,通过“手-口”途径引起疾病的传播[1]。本文抽取济南市某高校内教室门把手、宿舍门把手、厕所门把手、餐厅餐桌椅和图书馆图书等部位,对其进行微生物污染情況分析,找出污染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改善该高校微生物污染现状,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采集样品来源

2017年9-11月间,随机抽取济南市某高校的部分教室、宿舍、餐厅和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选取学生和教职工经常接触的部位,共采集样品350份,其中合格样品320份,采集样品合格率91%。

1.2 检测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

选取特定部位采样,在教室门把手、教学楼内厕所门把手、宿舍门把手、宿舍楼内厕所门把手、餐厅内餐桌椅和图书馆图书这六处分别采样,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浸润无菌棉拭子,在选取的这六处部位反复涂抹3次,涂抹面积达到25m2作为一份样品。去除棉签手接触部位,将棉签放入10mL生理盐水,立即送实验室接种培养。

1.2.2 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2013标准[2],对采集的合格样品进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测定。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济南市某高校教室、宿舍、餐厅和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品细菌菌落总数的平均值为(2692±265)cfu/25m2;其中细菌菌落总数最高的是宿舍内厕所把手(3532±410)cfu/25m2;最少的是图书馆图书表面(1020±98)cfu/25m2。对不同部位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微生物的检出情况

该学校总体大肠菌群检出率为22.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8.6%;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为7.3%;霉菌的检出率为15.2%;其中最高的为教学楼内厕所门把手,大肠菌群检出率为34.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最低的为图书馆图书,但是该部位霉菌的检出率为14.6%。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和真菌检出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大肠菌群检出率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分析济南市某高校抽检部位细菌菌落总数和各微生物的检出情况,可以得出,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其中教学楼内和宿舍楼内厕所门把手污染程度最严重,餐厅餐桌椅污染程度较轻,图书馆图书除了霉菌检出率较高以外,其他微生物检出率也较轻。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楼和宿舍楼厕所使用频率都很高,学生如厕后也没有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习惯[3];二是,学校虽然有保洁人员对厕所进行定期清扫消毒,但经笔者观察发现,洗消过程中忽略了厕所门把手这个关键部位;三是,餐厅的餐桌椅有保洁人员及时清洁消毒,大大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状况;四是,图书馆图书霉菌检出率高,可能由于夏季连续阴雨天气或藏书部位潮湿,加之有的图书长时间未被翻阅,都可能引发霉菌的滋生。

为了给学校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卫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防止集体性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首先,学校相关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卫生管理,对极易造成病原菌污染的重点部位,要督促保洁人员定期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其次,改善图书馆藏书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暴风雨来临前要及时关闭窗户,防止雨滴溅入打湿图书;最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开展师生卫生宣传教育,在公共洗手间放入洗手液,引导学生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晓慧.湖南省2004-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况研究与应对策略[D].南华大学,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3]祝艳云,曹萍.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微生物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118-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