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党校网络舆论引导探析

2018-02-03蔡慧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特性党校

蔡慧

【摘 要】 党校肩负着在网络上为党立言,为党发声,激浊扬清的思想引领责任,党校网络舆论引导具有政治性、针对性、导向性特征,党校应整合党校系统资源,创建舆情分析中心,培养舆论引导新型人才,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关键词】 互联网;党校;网络舆论;引导;特性;现状;对策

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体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舆论是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历来是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网络舆论是人民群众以网络为平台,在虚拟空间交流和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总和,对国家在经济社会方面的行政等活动进行主观的评价。积极的网络舆论可以振奋精神、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人心,消极的网络舆论如谣言则可能混淆是非、误导民众,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所以,通过监测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来凝聚社會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已成为时下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网络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习近平网络舆论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一、研究现状

学术界目前对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顾方在《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中,通过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情况的研究,分析了网络舆论的特性,提出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林凌在《论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建设》中,从法治建设的思维角度,提出依法建立网络舆论引导责任机制、联动机制,从制度上解决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困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孟维在《试论中国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中,从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特点出发,论述了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杨琳瑜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创新探析》中,从政治与文化斗争的现实维度,分析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因,并提出全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平台,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王海龙在《网络舆论与执政党的舆论引导工作》一文中,分析了网络舆论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和消极社会效应,从党和政府、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和公众等多个维度论述了对网络舆论检测和引导的新路径。

然而,对于党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并未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对党校在网络舆论引导与监督的相关对策研究也显得不够完善,或者说针对性相对较弱。党校如何因势利导,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充分认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网络舆论宣传,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占领网络虚拟空间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成为党校掌握、引导舆论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也是新形势下党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党校网络舆论研究的现状,本课题试图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党校网络舆论引导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党校网络舆论引导现状

目前,各级党校在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功能方面重视不够,机会少,成效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开放、自由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为党校提供了向社会宣传的新窗口,开辟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宣传阵地。如何因势利导,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发挥党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社会效应,成为我党掌握舆论工作主导权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中央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网上斗争十分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我们也要学会这种斗争方式。”“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面对网络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的错综复杂的挑战,我们党校别无选择,只能正面回应。要积极主动地认清网络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突破传统“城墙思维”的束缚,以创新促发展、促巩固、促提升,把舆论引导的先发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里,进一步增强党校舆论引导工作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三、党校网络舆论的特性

1、政治性

这是党校网络舆论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发挥好党校网络舆论引导功能,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坚持党校网络舆论姓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必须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团结。党校网络舆论从业者坚持姓党,就要坚守“四讲四有”的原则,自觉爱党、护党、为党,在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领域贡献党校力量,让党的主张、党的立场、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2、针对性

不同层级的党校干部培训对象级别不一样,网络舆论的受众不一样,发布网络舆论时所用的语言、文字等也不一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导向性

这是现代网络舆论的基本范畴。通过对检测、收集到的热点、难点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加工和技术性包装,向广大的党校学员和社会受众进行合理的宣传,进而引导社会思潮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向。导向功能在党校网络舆论引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党校网路舆论引导的思路与对策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传播当中,党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网络舆论引导作用,担起该担的责任。

1、创建舆情分析中心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产生速度快,数据体量大,而且异常复杂。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党校要有自己的舆情分析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大数据技术,组建团队,分析海量信息,预测发展趋势,并与当地的宣传部门形成舆情舆论联动机制,发出党校声音,实施积极正面的引导,为各级党和政府分忧解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舆论引导新型人才

党校要在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上狠下功夫,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智力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发掘网络引导方面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采用培训和进修等形式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3、整合党校系统资源

全国党校系统是一家。党校要在网络舆论战线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自己一定的话语权,就要告别以往“各自为战”的传统传播模式,就要统筹党校系统资源,从市域、省域或者片区党校系统的宣传系统资源整合开始,发挥党校系统的“抱团取暖”效应,逐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提高党校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4、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党校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时,要创新引导方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改变单一的引导模式,在“贴近实际、贴近受众”的同时,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新媒体技术,让舆论引导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西安市委党校的微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五、结语

党校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不断提高党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这是发挥党和政府智库作用的有力渠道,也是起到网络舆论“防火墙”、“安全阀”和“减震器”的重要功能的体现,必将在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方面贡献党校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2] 邹荣华.网络教育—开辟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J].求实,2002(6)205-206.

[3] 唐润华,李江.论党校网络建设的时代意义[J].西华大学学报,2004(6)27-28.

[4] 张颖.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舆论功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38-39.

[5]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1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8.

[6] 陈一收.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简介】

蔡 慧(1986-)男,江西上饶人,汉族,硕士,编辑.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特性党校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党校人的忠诚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