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
2018-02-03刘长清��
刘长清��
摘要: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运用教材知识与课堂活动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激发学生思维动力的同时,做好“引导”工作,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思维教育;“引导”;拓展
一、 指明思维方向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强调“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在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思维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但不少老师对学生定向思维的关注不够,造成课堂所设想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拖延了课堂时间。诗歌教学常常需要学生联想和想象,笔者在教授《卫风·氓》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学生想象婚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未能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合理想象,对思维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并未引起注意,这样的思维过程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向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避免出现思维偏差。通过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发现两者是自由恋爱,根本与封建礼教无任何关系。
二、 理清思维过程
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有效地发展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养成创造的习惯,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有的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数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手上参考书众多,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就只会从参考书上直接得出答案,缺少对问题的思考,对文章的分析也只能是人云亦云,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写到:“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对于这一表达,大部分学生是赞叹的,很少有学生提出异议,甚至深受鼓舞,问其原因,都说大师之作,自然是对的。“因为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的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维。”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美丽”与“志向”之间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对“居里夫人是不是心甘情愿的”这一观点进行思辨,有争议地进行讨论,这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使其了解自身的思维过程,并有意地向着正确方向思考。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教授必要的思维规律与常识,使其学会正确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过程。
三、 拓展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即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能够开拓新领域、开创新成果的高质量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广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一般性思维,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对于中学生而言,因生活阅历浅、经验少,身心发展水平还不成熟,因此其思维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思维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挖掘。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其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教授苏轼的《石钟山记》时,面对学生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的不同看法时,并不是简单否定。黄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拓展他们在思维上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思维过程产生正确认知,进而引导其从浅入深进行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在这种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能得到有效锻炼,对其思维深度与广度产生深入挖掘,进而提升思维水平。当然,如果能为学生分享更多石钟山得名的相关资料,就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以上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入挖掘与探索。
四、 规范思维道德
从创造性思维特点来看,它突破以往传统落后的思维习惯,不受习惯思维的约束,敢于创新,勇于发现与创造,进而实现思维空间的进一步开拓。教师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时也常常引导学生学会求异思维,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当然,突破并非是绝对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创造性思维应遵循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尊重基本的规范,避免误入荒谬。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体现的是思维品质问题,也是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总之,缺乏正确思维规范引导的教育则称不上是成功的教育。
比如,有同学在讨论《祝福》中到底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时,竟然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新,但无论从对作品理解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更有甚者,有同学对《卫风·氓》中男子的变心也提出质疑,认为女子人老珠黄,男子变心也无可厚非,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有些老师在讲授《离骚》时,认为屈原的“美”政是不现实的,是个人偏执的表现,而将其爱国精神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会养成不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只是一味地创新求异,而忽略了正确的思维原则,导致思维产生下意识逆反。作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准则与思维方法的正确引导,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思维准则,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教学、高尚人格和人文关怀把学生引向道德的人生、文学的殿堂,为他们照亮奋斗人生的旅途和创造思维的航程。
参考文献:
[1]张建卫,刘玉新.我国中小学创造力教育的透视与反思[J].人民教育,1997,(01).
[2]旷湘平.开设高中化学学生实验课的方法探讨[J].化学教学,1996,(12).
作者简介:
刘长清,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endprint